(共21张PPT)
判断多义词的两种方法
(1)联想式辨析判断。针对一词多义的实词,可联系课文中有关语句和熟悉成语的语义、用法、相互比照,初步确定文段中实词的含义。如:诗名冠代。“冠”一词可联系“今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训俭示康》)来理解,“冠”字可解释为“位居首位,超出众人”而“一时”与“代”意义相近。“诗名冠代”可理解为:所做的诗文在当时是首屈一指,超出众人。
(2)利用句式结构辨析判断。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形式。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从句式结构看,属于对仗,“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所以“以”的意义就是“任用、重用”。
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不是直接地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施行第一动作,即动词对于宾语含有介词“为”“为了”之意,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也就是说动词里含了一个介词“为”的概念,很显然,动词活用为“为动词”是为动用法里最常见的。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其中的“死国”是“为国家大事而死”。那么,除了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为“为动词”之外,别的词可以不可以活用为“为动词”呢?其实,名词也是可以的。
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起修饰限定作用;而古代汉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词后,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定语后置。形式如下:
①中心词+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中心词+之+定语+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③中心词+之+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书”——《史记》的特色体例
“书”是《史记》中很有特色的体例,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以明古今制度沿革的专章,非是熟悉掌故的史家,是无法撰写成书的。班固《汉书》改称“志”,成为通例。“书”的修撰,为研究各种专门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史记》中共有书八篇。
《史记》中的“八书”是司马迁创设的八篇分门别类的文化制度史。
1.主要内容
《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
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表明了司
马迁对治水重要性的明确认识和深
切关注。司马迁在此书篇末,历叙
他阅历过的江淮河济等众多水系和地区,从而归结为一个观点:“甚哉,水之为利害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对水可为利又可为害的两面性的认识和对水利问题的重视与关切。《河渠书》是以后历代史书撰述河渠水利专篇的典范。
2.结构思路
1.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治水工程?有怎样的效果?
【分析明确】
2.作者是怎样评价文中的水利工程的?最终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分析明确】作者对汉代之前的工程一一写明它们的益处,表明了作者对这些利国利民的工程的积极肯定。
而对于汉代的工程,是非分明,有褒有贬。既将汉武帝治理黄河的举动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又着重表现了汉代水利建设的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天子临河作歌的无奈与忧愁,显示了汉代水患的严重。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又暗示了司马迁对为个人私利而不顾天下苍生的田蚡及望气用数者的官吏的无情鞭笞,对汉武帝劳民伤财的讽刺,对民生安乐的期盼。
正是在将人们通过河道的开凿、治理变水害为水利的经验,与水害造成的自然灾难及统治者治理不当劳民伤财的教训的比较中,作者水到渠成地收束绾结,提出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观点,切中肯綮,发人深省。
1.对比鲜明,爱憎分明。
在本文中,除将汉代与之前的治理水患的效果加以对比外,还将治理水患的态度作了对比。郑国修渠,旨在为韩,但渠成亦有利于秦,体现了一种利己利人的天下意识。而汉代的统治者田蚡则为了一己私利,以天命、气数做借口,破坏兴修水利的计划。另外,秦的统治者觉察到了郑国的阴谋,却以大局为重,变害为利,而汉武帝却因与田蚡的亲戚关系而放弃了这一工程,致使水患的危害延长了20余年,以汉武帝率众劳民伤财的堵塞作终。
2.详略得当,结构完整。
文章内容上起大禹,下至汉朝。作者并没有平均着墨,而是采用远略近详的手法,突出了对汉代民生的关注,对吏治丑行的揭露。最后,作者又水到渠成地收束绾结,提出了“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观点,表达了对化黄河水灾为水利的殷切期盼。(共22张PPT)
通假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正确区分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是字词教学中的重点,也
是难点。只要掌握了它们的内在联系,就会使学生轻松、容
易地理解它们的含义。比如:《捕蛇者说》中,“更若役,
复若赋”与“岁赋其二”两个“赋”字,前一个是名词“田
赋”,后一个是动词“征收”,这是“一词多义”而不是
“词类活用”;“两小儿辩日”与“而乡邻之生日蹙”中,
前一个“日”是名词太阳,后一个“日”是名词作状语,
“一天天”,修饰“蹙”,这是“词类活用”而不是“一词
多义”。再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是修辞手法,不是词的比喻义。“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狐”是名词作状语,不是“狐”的比喻义。而“臣本布衣”中“布衣”由于长期的反复使用借代,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义项,是词的引申义。
动词活用作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1.活用形式: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
(1)动词(介词)+动词:后面的动词作宾语,活用为名词。
(2)其+动词
2.注意事项: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夏禹治水:因势疏导治水 造福子孙后代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
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
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
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
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巡视鲧治水无功,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死在那里。
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蛮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
尧时禹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禹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大禹与筷子的故事
有一次,大禹乘船来到洪水中的一个岛上,饥饿难忍,就架起陶锅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烫手无法用手抓食。大禹不愿等肉锅冷却而白白浪费时间,他要赶在洪峰
到来之前治水,所以就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夹出,吃了起来。从此,为节约时间,大禹总是以树枝、细竹从滚沸的热锅中捞食,这样可省出时间来制服洪水。如此久而久之,大禹练就了熟练使用细棍夹取食物的本领。手下的人见他这样吃饭,既不烫手,又不会使手沾染上油腻,于是纷纷效仿,就这样渐渐形成了筷子的雏形。
1.主要内容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选文所述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救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们才拥护他。司马迁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向人们叙说了夏禹的业绩,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树起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
2.结构思路
1.本文写了夏禹的哪些功绩,表现了他的哪些品质?
【探究交流】
探究夏禹这个人物形象
2.阅读课文并思考,鲧、禹治水的事迹对你有怎样的启迪
【探究交流】从鲧、禹的治水事迹中,我们看到的是中国远古时期人类前赴后继与大自然作斗争的拼搏精神,在失败中寻求经验教训,百折不挠,万众一心,最终达到的是“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的太平盛世。因此,我们要运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大禹治水,吃苦耐劳,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克己奉公、忘我的奉献精神也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精神。大禹承父业治水,完成了先人的遗愿,这启示我们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继续走前人没走完的路,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本文运用了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1.侧面描写
四岳对夏的推荐最明显,也是最有说服力的侧面描写,体现了大家对夏禹的认可,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无人可比。另外就是夏禹功成身退后,群臣的追随,也从侧面体现了他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2.细节描写
细节虽细,但却更能体现人物特点。本节的细节,一是在受命后的“让”,表现这个人物的谦虚,这也为后文的“让”天子位埋下伏笔。二是治水过程中的三过家门而不入,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佳话,体现了夏禹公而忘私、先国家之急、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
3.对比描写
禹父鲧治水九年不成而死,禹最终却为民除害兴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了夏禹的明智聪慧、高瞻远瞩。尤其治水方法的不同,更显示出禹的出众脱俗,因此,禹能成为一代君主而鲧身败名裂。
4.行动描写
如第5自然段,作者详细地描写禹治水的艰辛,劳神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风餐露宿,穿山越岭,不辞劳苦并且最终谦让帝位,这些行动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一个为民造福、先国家之急、谦让有加的领袖形象。(共22张PPT)
古汉语词义引申的方式
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能表达多种意义,通常是由一个本义衍生出来的。古汉语词义的引申通常有事理性引申、比喻性引申、借代性引申、转化性引申等几种方式。
1.事理性引申是指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和事物之间外在的和内在的联系的认识进行类比、推演而产生引申义。
2.比喻性引申中,由于人们反复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某些词产生了新的稳定的意义。
3.借代性引申也和比喻性引申一样,人们常常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使某些词产生了一种新的稳定的意义。
4.转化性引申,是由词性的转化而产生的新义。
名词活用作动词
(1)两个名词相连,必有一个活用。
(2)结构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活用。
(3)名词后直接粘附一个语气词活用。
(4)连词“而(以、且)”前后的名词活用。
(5)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
(6)状语(不)后面的名词活用。
(7)能愿类词语“能、欲、可、当”等后面的名词活用。
(8)介宾补语前面的名词活用。
(9)被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谓语上的名词活用。
(10)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特殊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有的与现代文的句式相同,有的就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文言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倒装句又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
千古贤相——周公
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开始实行分
封制,周公旦被分封到曲阜。武王
死后,他帮助年幼的成王平定管、
蔡之乱,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
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
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
“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
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1.主要内容
《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2.结构思路
1.周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在历史上建立了怎样的功绩?
【探究交流】周公是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
主要功绩有:(1)辅助武王,剪灭殷商;(2)质代王死,临危摄政;(3)平定叛乱,营建洛邑;(4)还政成王,制礼作乐。
探究周公人物形象特点
2.阅读课文,你认为周公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探究交流】周公虽然已不在,但是他的精神品质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后人以启示:(1)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千百年来感动着后世的有识之士,成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2)他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了数百年后孔孟儒家学说的形成,奠定了我国“文明礼仪”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础。
3.本文是如何运用深情的语言来塑造周公的高大形象的?
【探究交流】作者饱含着激情塑造了周公形象,详尽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乱时的坚定果断,牺牲个人时的义无反顾,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作者用与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语言娓娓道来,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岸君子形象,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
1.叙事简洁而生动
在叙写周公以自身为质、代武王祈祷时,作者运用较少的语言就交代了祈祷的原因、情形、过程及结果,简洁而又传神。
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作者始终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在流言面前,周公的一番表白刻画了一位忧劳深思、稳重忍耐的老臣形象。面对儿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时的一番话,语重心长,一位和蔼可亲又庄重严肃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而当成王彻底化解了与周公的嫌隙,被周公感动时,他接连自称“予小子”“予幼人”“朕小子”等,这些充分表现了忏悔、自责、羞愧不已的君王形象。(共21张PPT)
一词多义
所谓“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甚至有几个引申义,还有比喻义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比喻义,也属于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名词活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作用,在句中充任状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
1.表示比喻义。这是指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像……一样,像……似的”。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看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当作……那样”和“像对待……那样”。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工具或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文言文中的名词用作状语是比较常见的文言语法现象,如何判断一个名词是否用作状语呢?结合以上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分析,我们知道,用作状语的名词它的位置都是置于动词之前的。因此,一般来说,凡是置于动词之前的名词如果不充任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
被动句式的表现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5.用介词“被”表被动。
以简驭繁的体例——表
“表”就是表格。用表格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大事,提纲挈领地谱列国家、人物、史事,从纵横两方面组织史料,一方面可以了解同一时间下发生的不同事件,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一件史事发展的前后过程。此类文章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驭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表是《史记》中的重要体例,《史记》中共有表10篇。
1.主要内容
《六国年表》以秦史为纲,勾连六国
史实,将六国日渐衰微、秦国日益强大的
过程对比排列,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国家
兴衰存亡的根由,让后人从历史中得到启
示。作者在文中对秦朝作出了客观公正的
评价,指出了其暴政的残酷,但也肯定了其顺应潮流统一天下的历史功绩,对当时目光短浅、观点片面的学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2.结构思路
1.结合《六国年表》的独特之处,分析“表”在《史记》中的作用。
【分析明确】《六国年表》作为“十表”之一,与其他体例的不同之处是: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序文;二、表文。表文,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一条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
表文的存在,弥补了纪传体以写人为主、叙事脉络不足的缺陷,可以横向比较,了解各国同时在发生着什么。
2.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年表?
【分析明确】①往左选择看。例如秦献公十七年至二十三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②由上往下截取看。例如周显王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③单线看,也就是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环节和链条。
④综合看,就是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从微观上把握事态,揽战国总体形势于掌上,收七雄风云际会于眼底。在《六国年表·序》中,司马迁简明扼要地勾画出了秦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又提纲挈领地揭示了春秋到战国的演变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⑤对照看,就是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例如,秦魏彫阴之战是一场大战,秦斩魏军四万五千,《年表》说这次战役发生在魏襄王二年,而《魏世家》记为魏襄王五年,前后相差三年。
1.线索清晰,对比鲜明。
“表”是司马迁创造的将人物、事件按年代排列的一种
表格,前面加上序文,简要介绍一些相关问题,表达自己的
看法观点。这种体例的特点是“于径寸之内犬牙相接”“于
方尺之中雁行有叙”,使读者阅文便睹,举目可详,对历史
事件一目了然。
“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比鲜明。纵横之间皆井然
有序,横向的对比可见此消彼长,使人对历史有一种全局
感;纵向的对比可见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让人明白前因后
果。纵横对比可以让读者在立体把握历史的同时,更能发现
一些蕴涵其中的问题,从中探求对抗强敌、富国强兵的方法。
2.语言精练,观点深刻。
以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深刻鲜明的主题是本文的一个特色。
在序文中,作者从自己的需要出发,简单提炼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史实,表达秦暴戾、不施仁义却卒并天下是上天所助的看法。然后极其简省地叙述六国之史料亡失的事实,表达秦国顺世异变成功可法的观点,同时也对当时的学者进行了嘲讽。
在表格中,作者继承《春秋》传统,不对历史进行繁琐的描述,只用三言两语概括事件,但历史的真实状况毕现,这种表格的形式仿佛让人置身历史的时空,借历史来陶冶自己,汲取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