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A部语文《与诸子登岘山》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A部语文《与诸子登岘山》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0 15:1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班级: 学号:__ _ _ __ 姓名____ ______
《与诸子登岘山》《九日齐山登高》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初步熟悉登临诗的特征及思想内容
2、掌握登临诗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学习准备: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把握诗歌内容情感
2、预习导学案前置性补偿,了解相关常识。
前置性补偿:
一、登临是唐诗中常见且内涵丰富的一个意象,登高(山)、登楼、登台(阁)都属于“登临”的范畴。“登楼必愁,登台必悲”。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怀身世;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乡怀亲;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怀古伤今;而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感悟人生哲理。
二、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
杜牧,晚唐诗人。“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虽有报国之志,但不受重用,只能外出为官。当时代的衰颓和自身的怀才不遇使他感到无可奈何时,他也常常以自我旷放来寻求解脱,希望有一种闲适的生活和恬静的心境。在做州官时,喜欢与友人游山玩水,因此登临咏怀之作的笔下常常融合了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总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张祜,杜牧的朋友,较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但由于受到当政者排挤,终不见用,流浪各地。这次张祜从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他们都是失路之人,惺惺相惜。
新知探究:
《与诸子登岘山》
1、结合诗人的遭际及以上羊祜的故事,初步感知此诗,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何联系?
3、颈联的写景,对于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
《九日齐山登高》
1、作者登上齐山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借此美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诗中哪些词能表明作者今天的心情?

3、山上的花儿那么多,为何作者偏爱菊,把他们插满头呢?
4、尾联传达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5、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吗,试作分析?
形成性检测:《滕王阁》
滕王阁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试概括首联两句的内容。
颔联主要用了什么写景手法?表现了滕王阁的什么特点?
尾联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临诗巩固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