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B部语文《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B部语文《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0 15: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课题 春江花月夜 编写:徐燕 审核: 朱赶楼 时间:
学习目标 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培养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2、赏析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表现的内容、感情。
学 习 过 程
一、前置性补偿字音辨识滟滟( ) 芳甸( ) 霰( ) 汀上( ) 纤尘( )纤夫( ) 皎( ) 浦上( ) 扁舟( )扁担( )徘徊( )( ) 砧上( ) 碣石( )作者简介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 。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 。二、新知探究1、整体理解: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5、“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6、诗人从疑问而转入阐发感慨:“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从中你读出了哪些哲理?此句在全诗结构中有何作用?7、“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问:“白云”、“青枫浦”有何含义? 问:此句中用“谁家”、“何处”发问有没有明确的答案?以此发问达到了一种怎样的艺术表现效果?8、“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问:试分析“徘徊”一词的好处。 三、形成性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2分)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4分) (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