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B部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B部语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0 15: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结合诗人的生平、思想侧重理解《左》诗“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2、比较两首贬谪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掌握贬谪诗的一般特征。
【学习重、难点】
理解《左》诗“凄切而不衰飒”的抒情特征。
【前置性补偿】
1.作者介绍(了解诗人的经历,本诗背景)(知人论世)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元和十四年(819),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洲刺史。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
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的骈偶文风,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韩愈是唐代著名散文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苏洵《上欧阳内翰书》)。有“韩潮苏海”之称。
韩愈的诗也有独创成就,向来亦称大家。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奇特雄伟、光怪陆离。韩愈写诗的方法,是"以文为诗"。
2、初通诗意,整体感知
反复朗读,疏通诗意后再读,体会情感。
古人借诗倾吐心声,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A级)
清人纪昀认为《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语极凄切,却不衰飒” 。
【新知探究《左》诗】
1、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B级)(5分)
2、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B级)(3分)
3、 “一切景语皆情语”,颈联的写景有着怎样的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B级)(4分)
4、“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此想向我们倾吐什么?(体会出句与对句分别表达怎样思想感情)(B级)
5、试分析尾联的作用。(提示:结构与内容)(B级)(4分)
6、现在谈谈你对纪昀的 “语极凄切,却不衰飒”的理解。(C级)(5分)
【迁移拓展】
有人认为“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比较韩诗与柳诗,试分析柳宗元与韩愈的贬谪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C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讨论交流:
【课堂检测】
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诗中,诗人是如何以哀景写哀情的?(6分)(B级)
【补充】
(一) 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1、英雄末路之哭 2、忠而被贬之愤 3、壮志难酬之怅 4、生不逢时之叹 5、羁旅行役之苦
6、思乡怀归之情
(二)结合有关诗句,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意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 ——李涉《再宿武关》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韦承庆《南行别弟 》
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张九龄《感遇(其七)》
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
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
(三)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表现手法
①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
②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
③贬官文学言将尽时常常忍不住直抒胸臆。
【课后作业】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情感。试背诵诗歌。(A级)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