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当时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像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学习重点】
鉴赏“梦游”的意境,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学习难点】
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前置性补偿】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因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次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李白准备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
二、李白诗歌的主要内容
1.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2.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3.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李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三、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
2.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彩,充分地表现了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使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3.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像,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像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4.李白能自由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四、“古体诗”和“吟”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或七言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限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
吟,诗体名,歌行体当中的一种。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预习检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天姥( ) 瀛洲( ) 剡溪( ) 渌水( ) 木屐( )
殷岩泉( ) 栗深林( ) 水澹澹( ) 扉( ) 訇( )
鸾( ) 觉时之枕席(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烟涛微茫信难求 ( ) 越人语天姥 ( )
云霞明灭或可睹 ( ) 势拔五岳掩赤城 ( )
我欲因之梦吴越 ( ) 脚著谢公屐 ( )
迷花倚石忽已暝 ( ) 熊咆龙吟殷岩泉 ( )
栗深林兮惊层巅 ( )
新知探究:
一、整理文章结构(用原文填空)
1.入梦的原因:( )
2.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3.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4.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
二、诵读并分析①层
思考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思考2.本段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天姥山”的神奇与高大?
三、诵读并分析②层
思考1.本段集中描写了“梦游”中的哪些景?这些景又有怎样的特点?
四、课堂检测: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第二课时
【前置性补偿】
默写
① (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
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望庐山瀑布》)
③(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④(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⑤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春夜洛城闻笛》)
⑦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⑧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 ),(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新知探究:
一、思考第二层:诗人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境?诗人的心情如何?
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读“洞中仙乐”部分,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 描绘。
二、诵读并分析③层
思考1.本段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思考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三、讨论:李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那么,浪漫主义在本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四、朗诵、背诵全诗
五、课堂检测: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