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B部语文《商山早行》导学案1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二B部语文《商山早行》导学案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20 15: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商山早行 编写:沃玲玲 审核: 朱赶楼 时间:
学习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体会情感。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 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体会情感。
学习难点 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学 习 过 程
一、前置性补偿1. 作者简介 温庭筠(yún)(812-870),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生在京兆鄠(hù)县(今陕西户县)。才思敏捷,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又擅长填词,与韦庄并称“温韦”。是最早大量写词的作家。花间派鼻祖。
2. 写作背景:诗人本来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 “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3.古诗浩如烟海,但从内容上看,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1)、怀古诗 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2)、写景咏物诗(包括田园诗)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3)、送别诗 如李颀《送魏万之京》。4)、边塞诗 如高适的《燕歌行》。5)、羁旅思乡诗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二、新知探究1)朗读全诗,思考:①、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②、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你是怎么看出来?2)把握情感,思考:①、作者“悲”什么?“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②、“悲故乡”在全诗中有何作用?3)品味两画,思考:①、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概括两幅画面的意境。②、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作者什么情感?4)赏析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①、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景色的?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②、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这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③、将此联改成“鸡声茅店映残月,人迹板桥落微霜”好不好?为什么?三、形成性检测宿建德江 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写出这首诗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作简要分析,2. 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