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张PPT)
滕王阁 春江花月夜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美文佳作欣赏
滕王阁
诗海探珠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诗海探珠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洛阳城东暮春景色。然而时光易逝,此时的洛阳已是落花季节,桃李纷飞,不知飘向何处。这两句是诗的起兴。下文表达的对大好春光、妙龄红颜的憧憬和留恋,对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伤和惋惜,都是由此生发开来的。“洛阳女儿好颜色”以下十句,写年轻的洛阳女儿面对漫天飞舞的落花生出无限感慨。洛阳女儿所感伤的,实际上是由大自然的变化而联想到美的短暂和人的生命的有限。 “寄言全盛红颜子”以下十
句,概括叙述白头翁一生的经历。白头老翁曾是一个美貌少年,从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孙一起,在树下花前歌舞游乐。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无人理睬,三春行乐只好让给别人了。结尾四句点明主旨,收束全诗。一切都如同过眼云烟,迅速消失了!往日繁华热闹的游乐场所,如今只有几只离群的鸟雀在清冷的暮霭中发出几声凄苦的悲鸣。鸟尚且如此,人何以堪!末句的最后一个“悲”字,是此诗的基调。
诗人在《代悲白头翁》中表现的感情虽然是悲伤的,但并不颓废,因为诗人在认真地思考着人生,眷恋和憧憬着生活中的美。
【思考】 试分析这首诗所传达的思想情感。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二、词语释义
①滟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芳甸: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霰:_________________
④青枫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月徘徊:____________
⑥玉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遍生花草的原野。
雪珠,小冰粒。
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指月光移动。
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⑦捣衣砧: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相闻:_______________
⑨文:______________
捣衣石、捶布石。
互通音信。
同“纹”。
安静的水潭。
湘江与潇水。
趁着月光。
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
指赣江。
水中小洲。
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指滕王。
栏杆。
同“疲”,倦怠。
三、名句默写
①画栋朝飞南浦云,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
②_________________,物换星移几度秋。《滕王阁》
③白云一片去悠悠,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
④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只相似。《春江花月夜》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人生代代无穷已
海上明月共潮生
四、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1)王勃(649—676),汉族,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耻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666年(乾封初)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672年(咸亨三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675年(上元二年)或676年(上元三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
(2)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6—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刑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京都,与贺知章、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吴中四士”。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张旭
包融
此诗是七言长体诗。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流露人生无常之感。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其二为《代答闺梦还》。本诗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之誉。
孤篇压倒全唐
2.资料链接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辑评
胡应麟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详其体制,初唐无疑。
——《诗薮》内篇卷三
王世懋曰:句句以春江花月妆成一篇好文字。
此望月而思家也。言月明而当春水方盛之时,随波万里,靡所不照。霜流沙白,状其光也。因言月之照人,莫辨其始。人有变更,月长皎洁,我不知为谁而输光乎?所见惟江流不返耳。又睹孤云之飞而想今夕,有乘扁舟为客者,有登楼而伤别者,己与室家是也。遂叙闺中怅望之情,久客思家之意。因落月而念归路之遥,恨不能乘月而归,徒对此江树而含情也。
——《唐诗解》卷十一
锺惺曰: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唐诗归》卷六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滕王阁》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哪些?属于时间的有哪些?
【提示】 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 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 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2.《滕王阁》中“佩玉鸣鸾”是怎样的场景?此句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诗人有何感慨?
【提示】 场景: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场面十分豪华。艺术手法:一个“罢”字,转入了现实的描写,滕王已经死去,以当时宴会的豪华反衬过后的凄凉。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兴衰无常的感慨。
3.《春江花月夜》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提示】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4.《春江花月夜》中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试分析其主要内容。
【名师点拨】 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5.《春江花月夜》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试作分析。
【名师点拨】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
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细剖·深析]
[楼主]
为什么会是《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唐朝诗集可以填海,我看过解释,和一般的名诗解释没什么两样。我就不明白,他凭什么说这话,他说的就是真理?诗坛,本应百花齐放放嘛!配上点儿好的词汇来形容,怎么说都可以!此软柔之词,就可以包唐强悍之音?如果同意我的,请捧个场,如果有异议的,请高人给我以臣服的理由!我真想弄明白!
[沙发]
同意,强烈的同意。我承认这是首好诗,但是,唐朝,那是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这样一首诗怎么能涵盖一切!难道他可以比得上杜甫沉郁顿挫?难道他可以比得上李白浪漫飘逸?难道他可以比上王维禅灵空性?
[板凳]
此诗意境可谓上佳,景情交错,江水月影一贯全诗,而咏月是中国千年抒怀的主题,得到那样的颂誉,也许是古今上下伤月感月人的心声吧!
[三楼]
我不同意一楼的观点,该诗写了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性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清人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现代学者闻一多评称“孤篇压倒全唐”,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
想像与联想
想象和联想都是智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基础之一。没有想像和联想,也就没有作文,两者是写作的翅膀。
一、想像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这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观察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以生活为源泉,以意旨为轴心,使思想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也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因为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想像,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离不开想象。所以,要激发自己的思维,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就离不开想像这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有一年高考语文试题要求“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的对象,外加陪衬物构成一个画面、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写一篇200字的想象作文”,这就是要求用再造想象作文。有考生以《红日》为题,写“北海看日出”:“天际边太阳在白雾中害羞地露出了半边脸”→“大圆脸”→“升上了天空,光芒四射”。想象格式,描写的重点突出;再用“细雨”、“海浪”、“云彩”、“渔帆”、“海滩”作陪衬物,编织了一幅美丽的海上日出图,楚楚动人,得了满分。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的过程。
二、联想
这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想起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联想力是十分重要的,联想力首先有助于解决作文的材料问题,因为由此事联想到彼事,可以丰富材料;由进步的联想到落后的,可以加深思索;由表层的联想到内在本质的,可以深化理念;由可见的联想到不可见的,可以拓宽思路。学生作文最大的困惑就是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其实,他们只是不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
叶圣陶曾说,“训练学生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累”。运用学生积累,靠的就是联想。种种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常常还是避免选材枯燥和老化、开掘不深、立意不新的有效办法和主要途径。这就是说,联想还有助于学生提炼和深化主题,有助于运用托物言志、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借景抒情等构思和表达技巧。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联想能力的提高。
●随堂练笔
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改写《春江花月夜》,使之成为一篇情质兼美的散文。
1.课内素材开发
《春江花月夜》、《滕王阁》通过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滕王阁上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生命”“生活”等有关人生追求与人生体验等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素材积累
2.鲜活素材速递
校园话题:富裕让家庭教育不知所措
腐烂的脐带拦住了孩子上进的路?
在深圳一大公司任总裁的康先生对儿子从幼年到高中的教育充满了批判精神。“女儿要娇养儿子要苦养”,可从小到大,儿子要什么有什么,却总号称自己“很忧郁”。父亲觉得这就是“欠揍”。
孩子总是要挟,不让玩游戏课本就一个字不看,所以在大学任教的母亲甚至在今年暑假瞒着丈夫专程到日本买了最新款的PS游戏机,希望孩子能多看看书。
康先生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儿子小康不肯吃大闸蟹,忙着玩游戏;奶奶将蟹肉剥好,一口一口喂在小康嘴里。奶奶一米五出头,而小康一米八三,两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囝囝没有营养怎么行呢?”都18岁了,还被叫做囝囝,一点阳刚气都没有!他说,儿子是失败的教育的产物,也是自己今生最大的失败。
有一种“腐烂的脐带理论”,认为如果不能让孩子尽早建立其对自己的责任感,家长的照顾反而会适得其反,变成两代或者三代人共同的痛苦。这种理论把父母儿女之间矛盾的关系,比作一根即将腐烂的脐带,让人厌恶,却无法割断。
一所民办高校的刘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的迎新晚会场面“蔚为壮观”——学生们挤在前排高高举着当季最新潮的手机、数码设备啪啪拍摄,就像“最新款数码设备的展示会”。该民办高校最大问题是学生进校时心情郁闷,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但学生们家庭背景普遍不错,电子产品更新频率极高。刘老师感叹,崽卖爷田,“他们用父母的钱真是不心疼”。据了解,该校本科学费一学年1.3万元,专科也要7500元。
家长把矛头直指网络游戏,孩子从不与家长交流,容易歇斯底里。女孩对父母的情绪表达方式多半是哭和笑两个表情,而男生则只有冷漠和鄙夷。
记者发现,这类家长都属于自我要求极高,事业有成的群体,都曾对孩子寄予了厚望,但现在充满绝望。他们对孩子不惜冷嘲热讽恶言恶语——“要么你给社会下跪,要么社会给你下跪。你不会有工作的,到我们公司连个搬运工都不配。”
让孩子吃苦,家长病急乱投医
当然,大多素质较高的家长都像康先生一样将孩子没有上进动力归罪于“没吃过苦”。
不少家长选择了出国这一途径,这样父母鞭长莫及,孩子只能发奋图强,开始懂事。这对很多孩子确实有用。可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留学垃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父亲告诉记者,他将儿子送到澳大利亚,每年给他相当于50万元人民币的澳元。去年,儿子回来,什么学历也没混到手,父亲赶紧给他联系民办大学。可几个星期下来,家人发现儿
子身体虚弱,脸色苍白,反复盘问之下才知道,儿子为还赌债,竟然在国外“把一个肾卖了”!
全家的心都被撕裂了,这位20岁的年轻人身高1.85米,双腿颀长,眉目清秀,但他的未来在哪里?这位父亲请记者转告其他父母:如果在国内没有培养好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自制力,就不要盲目地送孩子到国外。
“我们这一代人反抗父母就离家出走,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喜欢甘当寄生虫的消极抵抗?”刘女士问记者。
北京海淀区某小学的凌老师则把年轻人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归咎于幼年良好品德的养成。她曾经看见一个学生在教室外打手机,一边哭一边声讨家长——为什么没给我装语文作业?“他们把自己的好胜心建立在父母帮助的基础上,失败了是父母的错,成功了是自己独享。这样对孩子的未来只有害处。”
她觉得,生硬地让孩子去吃苦,不如让他们处理好自己手头的事,一步步学会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解决人际关系,然后建立起独立的意志力和思考力,高三时、大学毕业时就不会让家长措手不及。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生命”“生活”“志向”“教育”等有关人生追求与人生体验等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春之怀古
张晓风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浑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舒适,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赏评】 《春之怀古》以通过一系列春天的意象,使春天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文中几乎每一句都使用了恰如其分的修辞手法。例如文章第一段,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却用了拟人、排比、叠句、比喻四种艺术手法,融情于景,浑然天成。在后面的几段中,拟人、排比、反复、比喻、对比、通感、联想等手
法也是层出不穷。“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作者把自然界中难以言表的春的意象,都比拟成可感知的人的形象和人的姿态,给读者以形象逼真的感受。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