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专题七浣溪沙乌夜啼浪淘沙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04 09:4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浣溪沙
乌夜啼
浪淘沙令
诗海探珠
诗海探珠
长相思
林 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赏析】 此词采用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以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节奏和清新优美的语言,托为一个女子声口,抒写了她因爱情生活受到破坏,被迫与心上人江边诀别的悲怀。,上片起首两句,用民歌传统的起兴手法,叠下两个“青”字,色彩鲜明地描画出钱塘江两岸山明水秀的江南胜景。接下来两句,以拟人化手法移情寄怨,借青山无情反衬离人有恨,深切道出了有情人诀别时的痛苦。
过片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写行者与送者。临
别之际,泪眼相对,哽咽无语。结拍两句含蓄点出了他们悲苦难言的底蕴,并以分别后的一江恨水抒写有情人的离情别绪。古代男女定情时,往往用丝绸带打成一个心形的结,叫做“同心结”。“结未成”,喻示他们爱情生活横遭不幸。不知是什么强暴的力量,使他们心心相印而难成眷属,只能各自带着心头的累累创伤,来此洒泪而别。这两句以景语作结,创造出一个隽永空茫、余味无穷的竟境。
【思考】 分析本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二、词语释义
①鸡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乌夜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鸡鹿塞,汉时边塞名,在今陕西横山县西。这里泛指边塞。
吹罢最后一曲。彻,尽、完。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④胭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罗衾(音亲):_____________
⑥身是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落花遭雨打湿兼写女子脸上流过泪水。胭脂,脸上涂的红色脂粉。
绸被子。
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三、名句默写
①菡萏香销翠叶残,_____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菡香销翠叶残)》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楼吹彻玉笙寒。
《浣溪沙(菡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细雨梦回鸡塞远
③相留醉,几时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④____________________,无限江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⑤别时容易见时难。__________________,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独自莫凭栏
流水落花春去也
四、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1)李璟(916—961)南唐皇帝。
字_______,原名李景通,徐
州人,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
公元943年(升元七年)即位,改
元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__________,又为避后周信祖(郭璟)讳而改名李景。庙号元宗。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伯玉
南唐中主
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其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
(2)李煜(937-978),南唐后主,
杰出词人。字_______,初名从
嘉,号钟隐、莲蓬居士。南唐
元宗李璟第六子,公元961年(
北宋建隆二年)继位,史称_______。公元974年(北宋开宝七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公元975年(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宋太宗即位,进封为陇西郡公,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
后主
重光
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李煜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________”。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四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千古词帝
2.资料链接
花间派,是以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花间词派。花间词以“绮罗香泽”为主。花间词派作为最早的流派之一,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晚唐五代时,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相继出现了西蜀和南唐两个词坛中心。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请说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提示】 词眼可以是“愁”,也可以是“恨”,还可以是“残”。“愁”和“恨”,深秋之时,看落花残叶,触景生愁,梦中情景与眼前现实,愁上加愁
,“愁”“恨”交加。“残”:“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
残也,“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也,“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是人在残年对残景,诚然其不堪看也。“细雨梦回鸡塞远”是梦残也,“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也,人在残年感已多,“多少泪珠无限恨”,况且更“倚阑干”对此残景乎。
2.为什么人们特别称颂《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中“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
【提示】 因为这两句词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寄托深远:“梦回鸡塞远”是虚景,在睡梦中见到遥远的边关而去找寻想念的人;“细雨”是醒来后的实景,细雨迷蒙正与梦境的迷离相结合——边关何其遥远。后句“玉笙吹彻”为实,“寒”字写人的内心凄冷,为虚,渲染了抒情女主人公不堪迟暮的感伤心情。
3.“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林花春红”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提示】 伴随春花凋零,作者的生命之春也早已匆匆而去,只留下伤残的春心和破碎的春梦。因此,“太匆匆”的感慨,固然是为林花凋谢之速而发,但其中不也糅合了人生苦短、来日无多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
“林花春红”,象征着生命的鲜艳和美丽。
4.在《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中,作者林花为何能“流泪”“相留醉”?
【名师点拨】 作者是生逢末世、运交华盖的失意人,林花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
5.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你能用《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的内容来诠释吗?
【名师点拨】 李后主因有赤子之心,所以情真意切,表达出亡国之苦,真挚动人。且能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情感体验。如“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
但李后主对故国之思,只限于对淫靡的荒唐生活的回忆,只表达了亡国之悔之痛,全没有对之所以亡国的深刻反省,因而不为阅世深者,全凭一腔真情。
[细剖·深析]
[楼主]
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独自莫凭阑”中的“莫”有人认为用“暮”比较好,大家有什么高见?
[沙发]
词人正在凭阑,但“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就是见了又能怎样,失去的国家不能再回来,逝去的美好生活不能再回来了,自己的生命之春也不能再回来了,所以告诫自己还是“独自
莫凭阑”,表达了词人对亡国的深深悔恨和对故国难回的深沉悲哀以及现实的无限凄凉之情。
[板凳]
“莫”字更有力度,表达了深深的悔恨之情。
[三楼]
“暮”好, 这个意象与全词的意境更加契合,传达出现实的凄凉。与下文衔接更恰当。正因为暮色茫茫,所以放眼望去才会“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典雅:让作文语言更具文化韵味
什么是语言的“典雅”或是典雅的语言?所谓“典雅的语言”指的是我们的作文语言具有优美而不粗俗的特点,“典”是古典,“雅”是文雅,典雅的语言要求我们的文字要具有古典语言的韵味与雅致,让人读起来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高度融合,能够体会到作者较为深厚的学养。
●随堂练笔
话题:治学之道
要求:请运用探究因果的方法试写一则文化随笔。如经典名句探究、历史人物分析、文化现象评述等。
素材积累
1.课内素材开发 
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表达出悲秋怀人的情感,更深地有一种浓烈的时代感伤色彩和忧患意识。这里的秋已不单纯是自然界的秋天,而是借喻了南唐朝廷的秋天,这里的梦也不单纯是怀人的梦,而是比喻对逝去的韶光与青春的追怀。这首词特别值得称道的还有恰到好处地遣词用字,全词有意境美。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怀人”“离别”等有关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2.鲜活素材速递 
英刊点评全球七大科技强国 中国为崛起新秀
环球网记者李亮报道,随着新兴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发生着改变。英国《焦点》月刊3月30日刊出文章,评出了全球七大科技强国。文章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大国科技产出的快速增长将“重绘世界经济的版图”。
文章根据英国皇家学会的一项研究,以科技成就的两项原始衡量标准,即学术论文的数量,以及
各国大学的排名为依据,评出全球科技冠军为美国。文章称,美国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学中占了8所,在科技和创新领域仍是世界领头羊。在几乎所有领域,美国的研究都处于领先位置,而医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都是它的最强项。
而英国则为“意外惊喜”。文章称,英国在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学中占了两所,牛津和剑桥。以国力看,英国在科研方面有些“过劳”了。最新数据显示,英国研究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数量几乎与美
国一样多,而继续加强国际合作将有助于英国将目前的位置保持数年。
文章认为,政治动荡、人才流失及兴趣的减少已使俄罗斯从一个超级科技大国沦为一个越来越不重要的小国,可谓“廉颇老矣”。虽然它艰难地维持科技产出,但在物理和太空科学等传统强势领域,它已经退步了。
而“新晋专家”巴西则已认识到科技是未来繁荣的重要因素,正在加大科研的投入。它在农业和生
物科学领域具有优势,但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它需要说服更多的私人公司投资科技研究。
美国的“潜在对手”是印度。文章称,印度一度被认为是对美国科技统治地位最有力的威胁,但目前,它已落后于中国。它的科技产出不到全球的3%,甚至还不如许多人口比它少的国家。尽管如此,它仍是个快速崛起的大国,许多专家也期待着印度在今后发挥更多影响力。
中国被文章称作“崛起新秀”。在过去十年中,中
国科技产出呈现惊人的增长。尽管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中没有中国的学校,但在论文发表数量上,它仅次于美国,在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材料学领域实力较强,在分子生物学和纳米科学方面也有进展。
而美国的“稳定宿将”则是日本。过去十年,日本的科技产出量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尽管它拥有一些排名靠前的学院,在物理学方面也享有盛誉。专家认为,日本应与远东其它国家更多地展开合作,以改进和发展其研究成果。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站立”“创新”“强国”等有关人生价值与国家发展等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站 着
      闻 俊
你一生只选择一种姿势——站立。
狂风袭来的时候,你不肯倒下;大雪压顶的日子,你不肯屈服;洪水肆虐的瞬间,你不肯俯首;刀斧临头的黄昏,你不肯折腰。一棵树,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一段英雄的人生。
茫茫大漠,一棵树站起来,是一座丰碑;巍巍青山,千万棵树站起来,是一座长城;悠悠河岸,所有的树站起来,是一条蛟龙;青春的树,在时代的浪潮里,歌唱着永恒的真诚。
站着,给大地一片绿荫;站着,给江河一滴清纯;站着,给生命一声问候;站着,给城市一缕温馨。不计荣辱,不计得失,一生的站立,只为报答泥土的养育之恩,只为证明生命坚如磐石的精神。
人,与树站在一起,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更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奇迹!
【赏评】 本文以充满诗蕴却不失刚毅的笔触书写一种风貌,一种让人感慨万端、让人心魂震颤的精神状态。说它写树,还不如说是写人;说它是写人,还不如说是写一种生存姿势。置身滚滚红尘,人有时需要坚守,需要不屈,否则,在广袤无垠的时空中我们将迷失自我。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