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7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3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选修7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13 10:41:38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一、字词释义
1.通假字
⑴可与不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⑶拜书送于庭  
⑷召有司案图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不=否,表疑问语气)
(奉=捧,用手托)
(庭=廷,朝廷)
(案=按,察看)
(缪=穆 )
(孰=熟,仔细)
2、一词多义: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⑵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⑶幸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而君幸赦臣
③则幸得脱矣
(依仗,凭借)
(辜负,对不起)
(违 背)
(使...承担)
(背 着)
(引见,延请)
( 拉 )
(牵,拉,引申为掉转)
(宠 幸)
(幸而,幸好,侥幸)
(侥 幸)
3、词类活用:
⑴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舍相如…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从者衣褐
④相如前进缶
⑶使动用法 (使宾语动)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舍,安置住宿
刃,用刀杀
衣,穿
前,走向前
⑵名词作状语
①相如庭斥之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廷,在朝廷上
间,从小路
完,使……完整
破,使……破碎
负.使……承担
归,使……回去
羞,以……为羞耻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美:以……为美
⑷意动用法(以宾语为……)
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
4.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⑸请指示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
⑺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
⑻布衣之交
拜,授予官职
患,忧虑,担心
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指示,指给...看
前进,上前进献
宣言,扬言,到处说
布衣,平民.
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
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1.判断句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四.文言句式
2.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君何以知燕王.
②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状语后置:
拜送书于廷庭
1.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
(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2.廉 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
六.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交欢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缪贤 -蔺
秦王、群臣-蔺
廉 -蔺
有智谋
大智大勇
国家为重
作业:一、四、五。
结 构 概 要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写 作 借 鉴
从历史著作的特色看,本文突出表现了士阶层的两个杰出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而且显示出作为个体的士,怎样在时代中把握机遇,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作为文学作品的传记文学,它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1. 三个故事各有首尾,有独立性却又环环紧扣,相互关联。  故事以秦赵--蔺廉这一双重矛盾冲突贯穿,以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前者决定着后者,层层推进,引人入胜。内外两重矛盾冲突层次井然有序,外部矛盾缓和了,内部矛盾便激化了,这样结构文章清晰而有力量。
2. 叙事有波澜,曲折抑扬
  
如完璧归赵,秦求赵璧又不予之城,秦强而赵弱,矛盾陡起,蔺相如分析了形势,并入秦请完璧归赵,情节已趋缓和。秦廷受欺,相如睨柱,又紧张,秦王答应相如的要求,又趋缓和,相如欺秦王,几被处死,情节紧张,秦王终于毕礼而归之,不再索璧,又趋缓和,相如因功拜上大夫。秦因璧事攻赵,又紧张,为好会,引出渑池会,归国拜上卿,廉颇与之争位的矛盾。
  叙事要有波澜,不能平铺直叙流水帐。就要抓住贯穿于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围绕矛盾冲突组织材料。本文的冲突是塑造表现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形象是在冲突过程中展现出其方方面面的性格。蔺相如的智、勇、忠义是一成不变的,廉颇的则随矛盾发展而有变化。
3. 选材的精当  
写人物要把人物置于冲突中写,才能生机勃勃,而传记则是以人物一生中的最光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本文以三件典型的事,把个人和国家双重的矛盾、利益纠结在一起,突出了廉蔺的崇高品质和性格特征,且又以细节描写予以声色之,就使得人物在这三件事中栩栩如生,恰当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主旨。同时,全文也显得十分集中。描写人物,刻画细节很生动突出。
4. 悬念、虚实映衬等技巧在本文体现突出。
《廉颇蔺相如列传》塑造人物的方法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成功的塑造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敌、能言善辩、顾全大局、不计私怨的思想品格。同时用寥寥数语塑造了廉颇忠君爱国、勇于改过的光辉形象,此文中作者主要运用下列几种手法,使二人成了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文章开头简明扼要交代了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地位后,紧接着便将赵国、秦国尖锐的矛盾展示出来。正当君臣为难,矛盾无法解决之时,宦者令缪贤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举荐蔺相如智谋过人,从而给读者造成很强的悬念。赵王召见蔺相如后,蔺相如胸有成竹地分析了赵国、秦国的形势,得出了“宁许以负秦曲”的结论,并愿亲自出使秦国,且向赵王保证“城入赵,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就与缪贤的举荐巧妙呼应,证明蔺相如确实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所以缪贤的举荐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二、对比映衬,相辅相成
文章一开始作者对廉颇与蔺相如在身份、地位上进行强烈的对比:“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宦者令缪贤舍人也”。使二人身份一高一低、一贵一贱,从而造成强烈的反差,紧接下来作者又用赵国君臣对秦国欺诈性的来信“计未定”,来衬托蔺相如的智谋过人;在“完璧归赵”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贪婪与欺诈来反衬蔺相如的机智与勇敢;在“渑池会”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
三、细节描写,形神兼备
“完璧归赵”中写到:“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冠。”只寥寥数字,却十分形象的描绘出了蔺相如的神态、动作,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渑池会”中,写蔺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在这里一个“前”字,一个“跪”字都十分准确的表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再如“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仅此两笔就描绘出了蔺相如正直、刚强、不畏强敌的凛然正气。
交友习语
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会变心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结交的朋友
竹马之交:幼年之交
忘年之交:不计年岁,以德为主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上去平淡,实际上很重道义的 朋友
肺腑知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金兰之交:兄弟般的朋友
莫逆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共36张PPT)
司马迁
作 者
1.司马迁,字子长,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 》。
作 品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
4 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50余万字,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 《史记》是第一部.
一、时代背景简介: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七国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外扩张.
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时间和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
赵王得璧
二.情节复述(图解)
秦王索璧
群臣商议
相如请命
相如赴秦
秦王得璧
相如持璧撞拄
召有司案图
从者归璧于赵
九宾于廷
左右欲刃相如
拜为上大夫
秦王邀赵王
廉颇送至境
赵王鼓瑟
渑池相会
19
相如逼秦王击缶
官拜上卿
廉颇妒相如
相如引车避匿
返回
相如劝阻舍人
负荆请罪
将相和好
返回
刎颈之交
第一部分(1)简介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
第二部分(2—7)完璧归赵
第三部分(8—10)渑池会
第四部分(11—12)将相和
三.文本结构
结构纲要
一.作者是如何通过三个故事刻画蔺相如的形象?
作者写蔺相如主要从缪贤的评价“其人勇士,有智谋”为张本,详写了他一生经历的三件事。在“完璧归赵”中写他献策、入秦、智斗,最终将玉璧完好无损地送回到赵国,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在“渑池会”中,写他逼秦王击缶,戏秦臣献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在“将相和”中,写他避让廉颇,慷慨陈志,化敌为友。这三件事,都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件,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对国家的耿耿忠心和不畏强暴,申明大义的品质。
四.人物研究
二.对廉颇、蔺相如二人的描写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对蔺相如的描写主要用了明写、详写的方法,笔墨酣畅,具体入微。除了正面描写外,还用了侧面描写,对比描写等方法。
对廉颇的描写采用了暗写、略写的方法,往往是寥寥几笔,性格全出。
1.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热爱祖国;
申明大义,忠心耿耿.(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2.廉 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
三.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将相交欢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缪贤 -蔺
秦王、群臣-蔺
廉 -蔺
有智谋
大智大勇
国家为重
作业:一、四、五。
1、可予不
(“不”同“否”)
2、臣愿奉璧往使
( “奉”同“捧”)
3、召有司案图
( “案”同“按”)
一、通假字
4、拜送书于庭
( “庭”同“廷”)
5、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缪”同“穆”)
6、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同“熟”)
五.文言语法总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使……承担(使动)
仗着 凭借(动词)
违背(动词)
对不起 辜负(动词)
背着(动词)
二多义词辨析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 私仇也
凭借
用,拿
而,来,连词
用以,用来
因为或把

幸好
宠幸

①而君幸赦臣
②而君幸于赵王
白白的
只,只不过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拜送书于庭
拜为上卿
授官
叩拜

延请

牵,拉,引申为掉转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出使

使臣
不如因而厚遇之
相如因持璧却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趁此
于是
通过

2、一词多义综述:
⑴负①秦贪,负其强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⑵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
③相如引车避匿
⑶幸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而君幸赦臣
③则幸得脱矣
(依仗,凭借)
(辜负,对不起)
(违 背)
(使...承担)
(背 着)
(引见,延请)
( 拉 )
(牵,拉,引申为掉转)
(宠 幸)
(幸而,幸好,侥幸)
(侥 幸)
1.舍相如广成传舍
2.乃使从者衣褐
3.左右欲刃相如
4.怀其璧
5.赵王鼓瑟
6.而相如廷斥之
7.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安置住宿
用刀杀
穿
在朝廷上
从小路
名 动
名状
名词活用
怀揣
弹奏
三、词类活用
1.完璧归赵
2.秦王恐其破璧
3.宁许以负秦曲
4.毕礼而归之
5.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使...完整
使...破碎
使...承担
使...回去
使动用法
“使...”
使威严,尊重
以...为羞耻
以...为先;以...为后
意动用法
“以...为”;
“把...当作”
“感到...”
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⑴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舍相如…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从者衣褐
④相如前进缶
⑶使动用法 (使宾语动)
①完璧归赵
②秦王恐其破璧
③宁许以负秦曲
④毕礼而归之
舍,安置住宿
刃,用刀杀
衣,穿
前,走向前
⑵名词作状语
①相如庭斥之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廷,在朝廷上
间,从小路
完,使……完整
破,使……破碎
负.使……承担
归,使……回去
羞,以……为羞耻
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美:以……为美
⑷意动用法(以宾语为……)
①且庸人尚羞之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③吾妻之美我者
三、词类活用综述
⑴拜为上卿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⑶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⑸请指示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
⑺宣言曰:吾见相如必辱之
⑻布衣之交
(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10)以勇气闻于诸侯
拜,授予官职
患,忧虑,担心
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指示,指给...看
前进,上前进献
宣言,扬言,到处说
布衣,平民.
左右,指左右的的大臣
四、古今异义
勇敢善战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3.我为赵将
4.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5.且相如素贱人
6.而君幸于赵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9.何以知之?
10.求人可使报秦者
11.拜送书于庭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倒装句
判断句
被动句
五、文言句式(共26张PPT)
《廉颇蔺相如列传》扫描
点击课文,链接高考
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司马迁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句式
点击虚词
点击翻译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句式
点击虚词
点击翻译
一、人物点评
你能数出课文中有哪些人物?
蔺相如 廉 颇 缪 贤
赵惠文王 秦昭王
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哪一个?请略作点评
课文人物
一、人物点评
链击高考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004年全国高考卷)
A.孟尝品性正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孟尝很有才能。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一、人物点评
人物评价知人论事
事件归纳前后有别
感情评价恰如其分
时间概述有先有后
小 结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句式
点击虚词
点击翻译
二、实词含义
点击课文
1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2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3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4 .乃谓秦王曰
5 .窃计欲亡走燕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攻 取
被 杀
授 官
对…说
私 下
1.(2001全国)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2.(2005北京) C.景公与陈无宇……诛封 诛:杀掉
3.(2005广东)?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4.(2005广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说
5.(2004全国) D.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 窃:暗中
链击高考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含义
句中含义
诛:惩罚 窃:私下
便言多令才 (《孔雀东南飞》) ( )
9.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 )
8. 请解释下列“请”字的含义。
(1)璧有瑕,请指示王 ( )
(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
请允许我,动词,谦词
请你,动词,敬词
(1997全国)1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D、请今日为始。 请:请求。 ( )
链接高考
×
命令
美好
(2005江西)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
不正确的一项是
B.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 )
美好
链接高考
点击课文
点击课文
二、实词含义
一词多义
点击课文
下列加粗词语古今意思是否一样
1.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2.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2.璧有瑕,请指示王
3.于是相如前进缶
4.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2004湖南)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2004福建)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此吾弄臣,君释之 
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
链接高考
二、实词含义
古今异义
指示,指给……看
前进,上前进献
宣言,扬言,到处说
明年,第二年
戏弄与弄臣
异义
同义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句式
点击虚词
点击翻译
三、虚词用法
直接取材
1.其(2003北京)12题 B.①一则羡其不孤
②秦贪,负其强
2.乃(2004青海)12题 C.①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000全国)12题 C.①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01全国)12题 D.①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
(2004北京)12题 C.①因留养之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004全国)12题 B.①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②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3.因
不同
不同
不同



三、虚词用法
依托课文
(2000全国)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1.每 课文例句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2002全国)C.既出塞,出东道
2.既 课文例句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
(2004全国)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2005湖南)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3.遂 课文例句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入秦
4.悉 课文例句 赵王悉召群臣议
每一次
每一次
以 后
以 后
于 是
于 是
全、都
全、都
三、虚词用法
寻找规律
根据课文中的例句,说出“之”字的用法。
1.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 )
2.得璧,传之美人 ( ) 3.即患秦兵之来 ( ) 4.均之二策 ( ) 5.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 )
助词,的
代词,代璧
助词,取独,无义
代词,这
代词,我
总结规律
代词
动+之
动+之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这、这些
它、他

助词
主+之+谓
定+之+中
取消独立性
结构助词,的
高考链接
(2005湖南)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
A.见有弊筐贮放书在壁间,发而视之
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
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
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
主+之+谓 取独,无义
主+之+谓 取独,无义
动+之 代词,代书
动+之 代词,代文
定+之+中 的
三、虚词用法
寻找规律
根据课文中的例句,说出“以”字的用法。
1.宁许以负秦曲 ( )
2.以此示知之,故欲往 ( ) 3.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 ) 4.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 ) 5.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 )
连词,来,而
介词,根据
介词,凭借
连词,来
介词,用
总结规律

以+动
以+(之)+动
连词
介词,用,根据等
表目的,而或来

介词,凭借、根据、
因为、把、拿、用
高考链接
以+名
以+代
例1(2003全国)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例2(2004全国)C.①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例3(2004湖南)A. ①故……人以比贤人君子 ②若亡郑……敢以烦执事?
例4(2005北京)C.①后世以为法程。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不同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句式
点击虚词
点击翻译
四、特殊句式
请补出下列课文中各句话的省略成分,并写出具体内容。
1.相如闻( )不忍与( )会。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3.请奉盆缶( )秦王。
4.(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点击课文
宾语,这件事
介宾,代廉颇
谓语,厉害
介词,给
主语,廉颇和蔺相如
链接高考
(1999全国)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
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颖)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A)
点击人物
点击实词
点击句式
点击虚词
点击翻译
五、翻译文句
翻译下列课文中的句子。
点击课文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只是因为爱慕您的崇
高品德啊。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划给赵
国城池,其实不能到手。
计策没有确定,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
有找到。
五、翻译文句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链接高考
(2004湖南)(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2004湖南)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2004湖南) (3)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六、布置作业
请根据“负荆请罪”的文言材料,按照高考题型,设计四道选择题,三道翻译题的一份文言文试卷。
创新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