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优化方案】苏教语文选修传记选读:专题一李方舟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优化方案】苏教语文选修传记选读:专题一李方舟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21 16:1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李方舟传
诗海探珠
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赏析】 冬末春初,一场大雪后,阳气回升,迎来了春景;而梅花绽蕊吐艳,更给人以春天的信息。诗人抓住这个特征以拟人化的笔法赋予飞雪和梅花以生命。首句“争春”二字,便渲染出环境气氛,仿佛迎来了早到的春光。第二句写诗人对雪望梅时的凝思神态,在诗人看来,春雪与梅花同是春天的使者,同样美丽迷人,要评判出两者的高下,实在难以说清。
后两句从“雪白”“梅香”的特征出发,评判出梅雪均佳,各有千秋:梅花虽白,终究逊雪三分;雪白胜梅,但没有梅的清香。诗人通过这个评判在暗喻人们,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梅雪是这样,社会生活方面的事情何尝不是这样呢?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李方舟传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辨析
(1)辅助·扶助
两者都有“帮助”之意,但帮助的方式有所不同。“辅助”指从旁帮助,也可指帮助性的,非主要的;“扶助”指扶持帮助。
例:①她自己曾经生产过七八胎,多少懂得一些,总可以做一些______的工作.
②双流县出台新政策,对女方未满49周岁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给予特别关爱和经济上的______.
辅助
扶助
(2)清静·清净
两者是同音词.“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清净”指没有外来事物打扰.
例:①他们感到这里很空旷,也很______,当然这和古漪园的地点和创建的时代是有关的.
②拥有一颗_______之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利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
清静
清净
(3)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两者都可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指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例:①尤其那碗筷的清洁、桌椅的整齐,和这一个
卫生模范的南翔镇,更是___________.
②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__________,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四、词语释义
①荒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酬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轩敞:__________
④萧飒:________________
(学业、技术等)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
获得的财物和行动报答.
高大宽敞.
萧条冷落;萧索.
⑤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炉火纯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⑦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_____
⑧氵项洞:__________
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
完美的地步.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弥漫无际.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朱东润(1896~1988),江苏省泰兴人,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传记文学家、
文学史家.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历史,尤其专长历史人物传记文字的创作.
善于将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历史结合起来研究,注重史料的收集和史实的分析考辨,著有《____
________》《杜甫叙论》等传记文学作品,其《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他还是一位书法家,篆、隶、行、草无不精善.
张居
正大传
2.资料链接
《李方舟传》是中国传记史上少有的一部为中国普通家庭妇女著书立说的作品,甚至李方舟在历史上也并无其人,她的原型其实是朱东润结发49年的妻子邹莲舫。邹莲舫是一位家庭妇女,在漫长的岁月中相夫教子,与丈夫同患难,共命运,有着坚强的个性与贤淑的品格。
“文革”中朱东润先生被打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和抄家,邹莲舫受到牵连,不堪凌辱,于1968年11月30日含恨自尽.朱东润在家破人亡的情况下,独居斗室,于悲愤中为纪念含冤去世的夫人而写下这部追思之作.迫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作品中人名、地名、机关名多使用了化名和代称.
六、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1.选文叙述了李方舟哪些经历(事迹)
【提示】 参加食堂义务工作,照料乡村产妇,捐献书籍和房产,重视丈夫生日。
2.综观选文,李方舟的经历体现了她怎样的人生态度?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迪?
【提示】 ①热爱生活。李方舟挚爱自己的亲人,关爱他人,热爱社会;是对生活的爱,使年近花甲的她,对生活有热情、有追求、有担当、有意义。她的经历提醒我们,对生活真诚的热爱,是善良的起点。
②淡泊名利。李方舟做食堂义工不图报酬,帮助产妇不留姓名,捐献财物不要名义,把奉献当做幸福,当做应尽的义务。她的行为启示我们,淡泊名利,是超越平庸和狭隘的必由之路。③善始善终。三年的食堂义务工作从未间断,自始至终照顾乡村产妇,几十年如一日关爱丈夫。她的坚持告诉我们,始终如一的坚韧是从平凡走向伟大的关键。
3.文章最后写李方舟在南翔为丈夫过生日时,大段引述女艺人的唱词,叙写夫妻二人悲惋怅惘之情,对此你怎么理解?
【提示】 ①唱词内容:夫妻恩爱海誓山盟,女子辛苦持家,本图白头偕老,却不料女子早逝,夫妻生死殊途阴阳永隔。重点抒写女子的哀痛怨愤之情。②联系传主生平、全书内容和写作背景看,是暗示李方舟悲剧性的结局。③历历在目的情形,寄寓了对传主的深切哀思、深情忆念。
4.选文所选传主的事迹,都是平凡的工作、平日的经历、平常的生活,琐碎繁杂,作者是如何讲述清楚又突出人物品格的?
【提示】 讲述经历时,先概括介绍后讲述具体事件;讲述具体事件时,按事件发展顺序讲清过程;既注意讲清人物行为,又重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揭示人物行为的思想根源。行文脉胳清楚,人物个性鲜明。
知能优化演练
做人从常识开始
谢有顺
很早以前就听过一个故事,是用来形
容法、英、德、中四国人的办事风格
的:一个人丢了一根针,如果这是一个
法国人,他会聚众到街上游行示威,高
呼口号:“我们要找到这根针!”如果
这是个英国人,他会不露声色地跑到皇家侦探局,
美文佳作欣赏
秘密请人侦破这根针的下落;如果这是个德国人,他会把房间的地板分成一个一个小方格,然后逐格逐格寻找;而如果这是一个古代的中国人,他会找出一根铁杵来,将它磨成一根针;如果这是个当代的年轻一辈的中国人,他则会先找出一根特大号的铁杵,在记者的摄像机和围观的群众面前大做其铁杵磨针的秀,等到风头出尽,暴得大名之后,再趁人不备设法去弄来一根针,以吹嘘自己大功告成.
谁都听得出这个故事里面的讽刺意味,它的确意味深长.并没有人故意损我们,是我们血液里的东西暗合了这个故事所说的荒谬逻辑.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被教导说,要学习这种将铁杵磨成针的刻苦精神,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用铁杵来磨针是最笨的办法,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它远没有用钱买一根针来得便捷有效.即便你没有钱,也可以用这根铁杵向别人换一根针(这种便宜生意有谁不愿意做呢 )而省下磨针的时间.这就好比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失败在大多数时候并非什么成功之母.
还有一个笑话说,老师问学生:“你今天做了好事没有?”学生回答说:“做了,我和小明一起帮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老师说:“很好。”学生却补充道:“不过,那个老太太一点儿都不想过去。”虽说是笑话,却值得深思。帮老太太过马路,捡到东西交还失主,这些本来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是基本的常识,有时却被宣传成一种了不起的壮举,久而久之,常识就被人们不知不觉地遗忘了。
这种将常识盲目进行精神升华,从而造成真正的常识从我们的生活中隐匿的宣传方式,正在把越来越多的人带到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之中:大家都在期待道德英雄、精神典范,希望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们来做,自己则悄悄地躲避作为一个正常人该尽的基本责任.所以,一个单纯用做好事的思想来支撑自身的道德体系的社会,表面上看来,是在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实际上是使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道德要求,并使他们丧失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的热情.
有时候,一个人在做好事,后面跟着的往往是一大群爱占小便宜的人.茅于轼的《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对这种现象有过精彩的分析.比如,一个人本着善良的禀性,用节假日的时间帮助居民免费修理电器,结果大家都把一些破得无法再用的电器带来,耗费了无数的时间和零件,换来的不过是勉强再用几天,从经济效益上说,不值得;从社会效益上说,也造成了一个人学雷锋众人捡便宜的恶俗局面.所以说,做好事的人虽然值得赞赏,但他们的行为却不值得推广.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