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苏幕遮(燎沉香)》(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课件:《苏幕遮(燎沉香)》(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08 13: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客心何事转凄然

—《苏幕遮》赏析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湖南岳阳楼对联《苏幕遮》对比阅读客心何事转凄然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周邦彦初读《苏幕遮》,两首词有无共同的情感?你从哪些句子或语词中品读出来的?羁旅诗初读 感知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 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聚焦关键信息 “黯乡魂,追旅思”,有人认为是“乡魂、旅思”是互文,讲的是词人“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羁旅的愁思缠绕不休”;有人认为“黯乡魂”是指词人,“追旅思”写的是在家乡的妻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好?再读 探究 江淹《别赋》,先写“行子肠断,百感凄恻”,再写“居人愁卧,恍若有亡”。“离梦”是一方,“别魂”又是一方。词人思念家乡,黯然销魂;妻子愁思相随,别感凄恻。通过想象对方思念自己来传达出自己更深的思念,这种手法我们称之为“落笔对面显深情”。“一种相思,两处别愁”五月渔郎相忆否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周邦彦的词作中有没有这种写法?调动你的知识储备,这种手法还在哪些诗词或散文中出现过?“一种相思,两处别愁”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一种相思,两处别愁”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种相思,两处别愁”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 ”
——韩少功《我心归去》“一种相思,两处别愁”两首词下阕在抒情上还有其它相似或不同之处吗?再读 探究你最喜欢词人对哪个意象的描写?为什么?试着来鉴赏一下(意象特点、画面风格、写景角度、炼字…)美读 品味上阕写景,词人描写了哪些意象?羁旅诗常用的传情方式1.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巧妙结合2.落笔对面显深情(想象)3.虚实结合(梦境)4.以乐景写哀情
反复吟味 感受情思融入自己的的情感,大声诵读 秋浓似酒,相思又浓于酒;梦魂难接,明月更添相思之苦;于是酒入愁肠,却化成相思之泪,越发添了相思…..苏幕遮 范仲淹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苏幕遮 周邦彦课外作业以《苏幕遮》为词牌名,尝试着填一首以思乡为主题的词作。一说:“芳草”化用了《楚辞》“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句,意思是说王孙远游不归,只见家乡的芳草丰茂地生长,因此“芳草”指故乡。
二说:以草的缠绵,喻情思不断。
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宋代谢逸《蝶恋花》:“独依栏杆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芳草 水天相接之处斜阳照着远山,而不解思乡之苦的芳草(暗指故乡)却更在斜阳以外的更远方。以家乡渺远衬托出思乡之情浓。
芳草——离愁的唤醒者故乡遥,何日去?  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五、品读上片,回答: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云


烟碧

绿
翠特点:
鲜艳浓烈
烟雾迷蒙2、三四两句中的意象及其画面又是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来?山

斜阳
芳草画面:
夕阳西垂
芳草萋萋想起家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或暗示在热闹场中服一副清凉剂。
三、四句写静中有噪,“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  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
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上片写景。一二句写静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
三、四句写室外之景,“鸟雀呼晴”,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清新美丽、动态可掬,一个“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
  词最后的“芙蓉浦”,与上片的“荷”遥相呼应,是对荷的描写的延伸,使全词结构更为完整、紧密。   每一句都带有动作性或视觉性,几乎句句都可构成一个或几个画面,构成角度不同的镜头……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总结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