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年级体育《双杠》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年级体育《双杠》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1-21 20:4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体育《双杠》教学设计
教材 1.支撑移动、支撑摆动 2.后摆下(男)前摆下(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初步掌握支撑移动与摆动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双杠进行身体锻炼,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2.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身体的协调性以及改善前庭器官的机能;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前、后摆下时的及时换握杠 难点:加速摆动的时机
课的 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和要求 运动负荷
时 间 次 数 强 度
开始 部分 2' 课堂常规教育: 一、整队; 二、礼仪教育; 三、本课内容导入 一、组织教学,检查课堂常规执行情况; 二、礼仪教育,向学生问好; 三、讲解课的内容及其与发展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 一、体育委员整队,向教师汇报出勤人数; 二、向教师回礼问好; 三、了解学习内容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关系 四列横队 ♀♀♀♀♀♀♀♀ ♀♀♀♀♀♀♀♀ ♀♀♀♀♀♀♀♀ ♀♀♀♀♀♀♀♀ ★ 要求:精神饱满 思想集中 小
准备 部分 8' 一、慢跑:听数握双杠 二、小组自编自做双杠活动操 一、讲解听数握双杠的练习方法:学生绕双杠慢跑,开始听老师喊数,当喊到3时,学号个位上是3的学生迅速去触握双杠后并迅速返回,最慢的同学站在中间变成引导人继续喊数。 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身体关节活动,提示需要活动的关节及动作名称。 一、了解慢跑的要求和方法 二、慢跑,听口令后迅速做出反应 三、双杠活动操 1、压肩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弓步压腿 5、腹背运动 6、踝、膝、腕关节 组织: 要求:思想集中,反应快速 组织: 要求:动作协调、有力、到位 4 4 1 4 8拍 小 中
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 32' 一、支撑你最棒:双杠支撑 6-8人一副双杠,男生、女生同时跳上成支撑40、60秒 二、勇闯一线天:双杠支撑移动 三、支撑摆动(幅度由小到大) 四、杠端练习 前摆下(女) 后摆下(男) 1.杠端练习 2.杠端拉橡皮筋作为双杠延伸,橡皮筋与双杠的角度由大到0度。 五、杠间练习前摆下、后摆下(男) 七、发展职业劳动素质:“你追我赶,争当先锋” 方法:快速跑15米后到双杠端做前摆侧方跳下后迅速返回队伍与下一人击掌后站回队尾,后者继续练习。 一、讲解练习方法和注意要点,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尽力坚持 二、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勇敢闯关,组织学生分组练习支撑移动,激发学生信心及责任心 三、讲评:讲解双杠与职业能力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练习双杠的积极性 四、示范并讲解支撑摆动的动作、要领及保护方法 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在互帮中练习 六、巡回指导,语言提示自我保护,手势言语鼓励 七、示范讲解前摆下、后摆下,分析推手与换握杠时机 八、组织杠端练习前摆下(女)后摆下(男) 九、组织杠间练习前摆下、后摆下 十、组织每组推选的1名选手进行选择性示范并分析; 十一、组织学生深入学练,手势鼓励 十二、讲解发展职业素质的意义,介绍练习方法 十三、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十四、表彰与鼓励 一、了解练习的目的及方法,男女生分小组练习支撑 二、学生体验和尝试支撑移动动作 三、组长安排学生在双杠外侧进行保护 四、了解双杠对职业能力发展的影响 五、看示范,听讲解,积极思考摆动的方法及摆动发力时机 六、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和保护 七、观察同伴的练习,自我反思,共同探讨分析 八、看完整示范,思考如何才能摆的高以及换握杠的时机 九、练习从无橡皮筋到橡皮筋越来越高,不断挑战新难度的前摆下(女)、后摆下(男) 十、调整心态,加强观察思考,相互保护 十一、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推荐) 十二、深入学习,相互点评促提高 十三、了解练习的意义和方法,并分组练习 十四、分享“先锋”的胜利乐趣 组织:男女分成 4组 要求:认真参与,自我鼓励 组织:男女分组 要求:边做边想, 相互交流,量力 而行,注意安全 组织: 组织:男女分组 要求:边做边想, 相互交流,量力 而行,注意安全 要求:互相观察, 互相交流,保护 组织:男女生混合 1 2 2 5 2 4 1 1 3 2 3 3 2 1 中 中 大 大
结束部分 3' 一、集合 二、放松练习 三、课堂小结与讲评 一、召集学生排成体操队形排列; 二、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三、小结、与学生交流,组织收还器材 一、成体操队形站立 二、跟做放松操 1.相互锤打 2.上抖下肢 三、听小结,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学习体会,收还器材 组织: 要求:呼吸自然,动作轻快 2 4 8拍 小
场地、器材 双杠4副,垫子8张 预计课的密度 35%—40%
预计课的强度 135次/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