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史记》中不同人物的悬殊命运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史记》之所以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因为司马迁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马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令笔下的人物千载而来栩栩如生?在他们身上,司马迁倾注了怎样的情感?作为21世纪的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评价这些人物?本单元将通过《史记》的两篇作品走进司马迁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境界,了解司马迁刻画人物及方法,学会鉴赏评价人物,理解精神对于成功人生的重要性。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进《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下的人物,理解其命运不同的原因;专题二:司马迁对刘邦和李广的性格刻画;专题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他笔下的人物。本单元通过《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作品来了解《史记》人物,并以《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为主体探讨《史记》是如何来刻画这些人物的,引领学生结合《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司马迁人生经历,进而理解司马迁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的论文写作。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梳理文言知识。
2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3.?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两位人物形象,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史记》对人物刻画的方法,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技巧。
3. 在研究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对于笔下人物的影响的过程中,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4.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发愤著书的精神,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感受《史记》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民族精神。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司马迁是怎样来刻画这些人物的?
3.怎样理解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人物的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下的人物,理解其命运悬殊的原因。
专题二:司马迁对刘邦和李广的性格刻画。
专题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他笔下的人物。。
专题一
走进《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下的人物,理解其命运悬殊的原因。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分析概括他们各自命运的缘由,并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两篇传文,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熟悉两位传主的人生经历、命运起伏。
3.通过对两位传主的比较分析,总结他们各自的命运缘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两位传主的人生分别经历了哪些起伏跌宕?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的命运吗?
2. 两位传主的不同命运原因有哪些?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3.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不同命运?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史记》选读《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与之相关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两节课时间阅读两篇传记,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人物的人生经历。
2.老师组织讨论:命运是什么?你认为造成命运悬殊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3.组内讨论:两位传主的命运有差别吗?为什么?如果有,那他们不同命运的根源各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段。
4.试着根据两位传主命运的异同,确定理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提示参考标准,如性格、环境、偶然因素等)
5.思考:他们不同的命运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6. 每小组选取一个人物,讨论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7.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有利于人生事业的发展?请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日志上。
8.课下思考:司马迁是如何来刻画笔下的人物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悲剧命运及缘由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司马迁对刘邦和李广的性格刻画。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李将军列传》《高祖本纪》等两篇文章的阅读,研究探讨司马迁笔下人物的刻画方法,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司马迁刻画人物的准确、用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纵观秦始皇而叹这一细节中,流露出刘邦怎样的心理?
2.刘邦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反应了刘邦怎样的心理?
3. 探讨“斩霸陵尉”,此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
4.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史记》选读《李将军列传》《高祖本纪》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高祖本纪》
1.讨论:纵观秦始皇而叹这一细节中,流露出刘邦怎样的心理?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2.讨论:从刻画人物出发,文章选材应该注意什么?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3. 刘邦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反应了刘邦怎样的心理?
活动二:对比阅读《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
思考:刘邦和李广的命运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
学习活动三:重点阅读《李将军列传》
1.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谈谈这些细节凸显了李广怎样的性格特点?(用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细节,“如斩霸陵尉”等)
2.思考:司马迁通过选材、细节、对比等手法来刻画人物之外,你还看出了什么方法?
4.作业:给李广写一篇小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与他笔下的人物。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了解司马迁主要的人生经历及“李陵之祸”对他的影响,探究司马迁写作这些人物的心理背景,进而了解他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的论文写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结合司马迁的遭际,探讨他在悲剧人物身上所倾注的情感,进一步理解《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深刻内涵。
3.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发愤著书的精神,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你对司马迁有了那些了解?
怎样看待司马迁笔下人物不同的命运?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常规资源
苏教版《史记》选读《太史公自序》《报仁安书》《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高祖本纪》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预先1节课的时间阅读《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了解司马迁人生经历,重点关注李陵之祸后司马迁艰难的心路历程,结合《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等作品,探讨司马迁在这些人物身上所寄予的情感。(课下印发“李陵之祸”的相关背景)
活动一:走近司马迁
自由交流
1.读了《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你对司马迁有了那些了解?
2.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从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司马迁?
活动二:探讨司马迁的遭际与笔下人物的内在联系 (小组探讨)
1.你认为司马迁对他笔下的人物是什么态度?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2.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人物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些对他的写作有何影响?
活动三:面对磨难
思考:司马迁对于人生磨难是怎样的态度?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应该如何看待人生的困境?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史记》中的悲剧人物。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