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豪放飘逸的诗仙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时(课上5课时+课外2)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第三单元《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李白,大唐诗史上最亮的一颗星,他传奇的一生,被无数人传颂;他豪放飘逸的诗句,被无数人吟咏。在那个空气中也弥漫着诗香的时代里,缔造出了这位超然的诗仙——李白。
学习李诗,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会鉴赏李诗,无疑在整个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单元由《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送友人》《将进酒》四首诗组成,是豪放飘逸的李白诗的代表,作为诗仙的李白,其豪放飘逸的情感在这几首诗中已表现得比较充分,学习这几首诗,能窥一斑而观全豹。
专题的划分是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
因为诗歌是抒情的产物,理解诗情为鉴赏诗歌的最重要一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本专题的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而这一诗情的抒发是有独特方法的,“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课程标准的规定非常清晰。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李白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以及写李白的传记、散文等。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
预期成果:理解李白豪放诗情,展示自己学习成果,撰写李诗的赏析性文章。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诗人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2.能通过品味诗歌体会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李白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所学诗歌,加深理解诗人豪放飘逸的诗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李白的豪放,走入“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
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李白的豪放飘逸表现何处?
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情怀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豪放飘逸的诗风 (3课时)
专题二:豪放飘逸的灵魂 (1课时)
专题三:我眼中的诗仙 (1课时)
专题一
豪放飘逸的诗风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豪放飘逸”在整个单元中起着前提和灵魂的作用,因为李白豪放诗风是其诗美的典范性特征,把握诗歌风格,感悟李白人格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李白的诗风特点,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的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李白的诗风特点,了解其生平。
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
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本单元哪几首诗最能体现诗人的豪放诗风?
诗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豪放飘逸的特点?
诗人选择的意象的特点?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李白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近李诗
问题:
1.本单元哪几首诗最能体现诗人的豪放诗风?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诗中哪些语句体现出豪放飘逸的特点?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体会诗歌的风格。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探究诗人诗风的特点。
问题:
1诗人选择的意象的特点?
2.诗人的手法?
步骤:
1.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李白及其诗歌评价
也可在课外到电子阅览室阅读新、旧唐书《李白传》,或做家庭社会调查,理解李白的真实性与深刻性。
2.课堂讨论、探究。
3豪放飘逸的李白体现在----(写作练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李白的豪放诗风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豪放诗风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全空间学习环境有机结合。
专题二
豪放飘逸的灵魂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人豪放的情怀在整个单元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杜甫漂泊中的悲人情怀,把握诗歌主旨,感悟李白人格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及展示图文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李白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李白的思想情怀,了解其生平。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如何理解诗人豪放的情怀?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李白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诗人的情感是怎样的?诗歌那些语句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学生朗读文本,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诗歌那些语句体现了诗人的情感?
学生再读文本,重点品读相关的语句。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三:诗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情感?
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李白相关资料,在电子阅览室阅读新、旧唐书《李白传》,(课外)
活动四:再次朗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以品带读,加深对“豪放飘逸”的理解。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李白豪放情怀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李白情怀的理解程度。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10分)?????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10分)????? 获取信息,技术熟练。(10分)???? 搜集资料,针对性强。(20分)?????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25分)?????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25分)
专题三
我眼中的诗仙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诗仙。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李白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李白对人格的维护,批判地看待他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学习李白对人格的维护,批判地看待他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白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李白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李白。着重谈及李白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3.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