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新天下耳目的苏轼
作者姓名
周广锋
所属单位
枣庄二中
联系地址
枣庄二中语文组
联系电话
15588238851
电子邮箱
Zhougf2009@163.com
邮政编码
2774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2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贬官黄州是苏轼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深重的政治打击,但是他能以超脱旷达的态度来面对。他的思想出入儒道,杂染佛禅,既能关注朝政民生,保持独立的见解,又能随缘自适,达观处世。宏博通达的学识才华和饱经忧患的人生体验,也形成了苏轼诗歌体裁多样,内容广博,立意新奇,呈现出“吞五湖三江”的气象。苏轼经历 眉州--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莫听穿林打叶声;专题二:缺月挂疏桐;专题三:十年生死两茫茫.对苏轼的人格,寂寞,对亲人的思念全面表现出来。苏轼不是简单的豪放派所能概括了的。他是新天下耳目的,他就是他本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苏轼词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词中生动细腻地细节描写和经典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鉴赏“形象美”----丰富的意象,多样的意境;
2 欣赏“语言美”----清新明快,雄浑超脱,忱挚深永;
3. 赏析“技巧美”----象征比兴,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4.通过学生搜集苏轼其他作品,展示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感受苏轼词的新天下耳目的风格。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理解苏轼对人生打击的态度?
2.作品的风格怎样?
3.为什么他的词是新天下耳目?
专题划分
专题一:莫听穿林打叶声。
专题二:缺月挂疏桐。
专题三:十年生死两茫茫。
专题一
莫听穿林打叶声。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理解苏轼人格形象的一个缩影。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对人生道路上遭受的深重的政治打击,能以超脱旷达的态度来面对。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2、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同桌交换意见,如何划分节奏,我请一些同学把最有把握的一、两句读给大家听听。(两位同学)用斜线把你认为需要停顿的地方划出来。教师来示范节奏的处理。全班同学一起来。
想象一下,在某个早晨是天高气朗的日子,几个朋友一起去郊游,待到高兴时,却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皆抱怨连连。怪天公不作美,这是游玩的兴致全无,可是有一人却与众不同。别人都在奔跑找避雨的地方,而他却听着雨打竹叶声,哼着小曲,慢慢的走着。同行的人一定都笑他疯癫。 然而,别人笑‘痴’,谁解其中味啊。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读《定风波》《卜算子》《江城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苏轼的其他诗词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1节课时间会背《定风波》,课前完成“基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课堂讨论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不妨“吟啸且徐行”了。可见“莫听”两字,到出了苏轼的心境。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人们都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才能善于发现呢?不妨学学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不也是很旷达吗。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既然朝廷不给我兼济天下的机会。“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初入庐山》诗)他因了乌台诗案,知名度大大提高。如今,他来到庐山,又受到了出乎意外的拥戴。于是,他更狂傲了,更想涂个清净逍遥,说到底谁不想逍遥自在的生活呢。我觉得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我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是:我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下雨也只要有一蓑衣就行了。燕子很轻盈才能飞的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的很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下片是写,天转晴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山头斜照却相迎”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绕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雨后便是天晴,天晴后便是下雨。如此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佛说“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快乐了。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学习要素;团结 合作 展示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评价方法;
让学生写读后感,交流对苏轼的看法。
专题二
缺月挂疏桐。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林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词人孤寂的心情,教育学生的要耐得住寂寞?。2、词人以象征手法,借孤鸿衬托。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这一时段的背景你知道吗?
2. 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读《卜算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和拟人手法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选段
1.讨论: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2.讨论:我们教育学生要耐得住寂寞?。
思考:
林语堂先生为什么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
学习活动二:重点阅读《卜算子》
1. 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有什么对应和契合吗?
2.思考: 词人是怎样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理会文中形象,体会作者的巧妙用心。
3.用周杰伦的《寂寞沙洲冷》演绎意境。
专题三
十年生死两茫茫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在上两节课的基础上,在体会到他的豪放、豁达,以及孤寂、升华后,欣赏他的新天下耳目的另一面,他同时也是位多情的人。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他对亡妻深沉而真挚的悼念之情。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思想感情;赏析词中生动细腻地细节描写。
2.体会作者在悼念亡妻的同时,委婉地抒发十年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感慨。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写“梦”,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
明确:不能,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
的“夜有所梦”了
2、“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
明确: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人间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的对逝者也是同样的。
3、“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
明确: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江城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先回背诵诗词
活动一:走近苏轼
自由交流
1.读了苏轼的几篇作品,你对苏轼有了那些了解?
2.苏轼的人格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学习他什么精神?
活动二:探讨苏轼的作品风格 (小组探讨)
1.你认为苏轼能简单用豪放派来概括吗?试着说出你的依据。
2.苏轼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写作有何影响?
活动三:面对磨难
思考:苏轼对于人生磨难是怎样的态度?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应该如何看待人生的困境?请每位同学以读后感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学习苏轼的人格魅力。
3.学习苏轼的写作的高超技巧。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