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游记专题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游记专题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6 14: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游记专题主题单元设计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游记是杂记散文的一个类型,因和其他杂记相比自有其鲜明特点,故苏教版将它专门列为一个专题。游记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体,是到唐代才开始的。柳宗元在贬谪生涯中所撰写的山水游记,尤其是著名的“永州八记”,标志这一类文体的独立成型。宋人在游山玩水之余,常常思考辨析,因而创作的游记充满了理性色彩,在这一点上,王安石和苏轼最为引人瞩目,他们在柳宗元的基础上使游记有了新的发展。
本单元选取三篇文章。《钴鉧潭西小丘记》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了无生命的石头,联想奇妙,下笔传神,明写小丘的遭遇,实际上暗含自身的际遇,于自然景物中融入自己的内心感受。《游褒禅山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半途而止的经过,借以生发议论,记游言志。苏轼的《后赤壁赋》按传统文章分类属于赋类,但根据作品的游览内容,也列入本专题。
以课下自学为基础,让学生自主疏通文章大意,课上解决文言疑难,解析作品内容,感悟作者情怀。能背诵经典语段。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梳理文言知识。
2.了解游记记游言志,有所寄予的特点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三位作者记游言志的原因,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寄予在作品中的情怀,掌握分析景物描写的技巧。
3. 在研究柳宗元、王安石,苏轼的人生经历对于文章主旨的影响的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方法。
4.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学习作者在人生困境中能疏导自身情怀,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感受游记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民族精神。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整合单元重要文言知识,积累重要文言现象
2.作者如何做到借景抒情的?
3.怎样理解三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他们的文章的内涵的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一:文言知识整合。
专题二:景物描写的方法。
专题三:记游言志,感悟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情怀。
专题一
文言知识整合。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等作品的基础上,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三篇传文,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熟悉三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命运起伏。
3.通过对三位作者的比较分析,总结他们各自的情感抒发的内因。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三位作者的人生分别经历了哪些起伏跌宕?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的命运吗?
2. 三位作者的悲剧原因有哪些?你能在文章中找到依据吗?
3.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人生悲剧?这些悲剧能否避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钴鉧潭西小丘记》《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游记的分类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四节课时间阅读三篇游记,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作者的人生经历。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命途多舛?你熟悉的这样经历的作者有哪些?你认为造成其命途多舛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投影补充唐宋时期被贬谪的士大夫的相关知识)
3.组内讨论:三位作者的人生是命途多舛吗?为什么?如果是,那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各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段。
4.试着根据三位作者悲剧原因的异同给他们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和理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提示参考标准,如性格、环境、偶然因素等)
5.思考:他们多舛命运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6. 每小组选取以为作者,讨论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7.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有利于人生事业的发展?请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日志上。
8.课下思考:三位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寄予情怀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悲剧命运及缘由
4.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景物描写的方法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钴鉧潭西小丘记》《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三篇文章的阅读,研究探讨三位作者景物描写的手法的运用,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三位作者景物描写的准确、用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景物描写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景物描写的精妙。
3.掌握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寄予作者情怀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鉴赏《钴鉧潭西小丘记》中以小丘写人,以得意写失意的表现手法
2.把握《游褒禅山记》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严谨结构。
3.前后《赤壁赋》对比阅读,把握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及其和所写景事的关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读《钴鉧潭西小丘记》《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
1.文章不止一处强调了小丘的廉价,先在文中勾画中这些句子,理解意思,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2.讨论:“果有遭”一般认为有两层意思,先翻阅工具书看看这个“遭”应该怎样理解,然后说说“果有遭”有哪些含义
活动二:重点阅读《后赤壁赋》
1.找出文中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说说作者感情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2.文章结尾孤鹤东来,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学习活动三:《游褒禅山记》
1.“此予之所得也”的“得”具体指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思考:这是一篇记游说理的文章,简要分析前文记游和后文说理是如何互相照应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描写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记游言志,感悟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情怀。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钴鉧潭西小丘记》《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了解作者写景描写中运用的手法,并且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体悟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情怀。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三位作者,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鉴赏作品。
2.结合作者的景物描写,体悟作者寄予在文中情怀。
3.学习作者在人生困境中有所寄予的情怀,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钴鉧潭西小丘记》《游褒禅山记》,你对作者有了那些了解?
怎样看待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前后赤壁赋?
3.如何理解情景交融的深刻内涵。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读《钴鉧潭西小丘记》《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赤壁赋》“永州八记”《苏东坡突围》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预先用2节课的时间阅读《后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了解苏轼和王安石人生经历,重点关注乌台诗案后苏轼艰难的心路历程,探讨司两位作者在文中中所寄予的情感。(课下印发“乌台诗案”的相关背景)
活动一:走近作者
自由交流
1.读了《游褒禅山记》《后赤壁赋》,你对两位作者有了那些了解?
2.乌台诗案对苏轼究竟有怎么样的影响?从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司苏轼?
活动二:探讨作者笔下的景物描写中所给予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小组探讨)
1.你认为王安石在游褒禅山后有怎么样的人生体悟?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2.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景物描写物有什么关系?他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
活动三:面对磨难
思考:司苏轼对于人生磨难是怎样的态度?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应该如何看待人生的困境?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游记阅读对你作文的启发。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