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旅夜书怀》教学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5 13: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旅 夜 书 怀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知人 知世 据意 推志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 意象  意境  思想情感重点知识回顾:学习目标:
能够运用“意象-意境-情感”这一诗歌鉴赏方法,学习和赏析《旅夜书怀》一诗,注意“从诗歌的题目入手”的技巧运用。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从题目入手分析诗歌 “旅”1、通过“旅”字看背景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
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
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严武之死,他决
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
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
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夜”2、通过“夜”字察实景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吟诵意象想象与联想
意境明情 鉴赏方法:
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寻找意象

细草、 微风、 岸、

危樯、 独舟、 夜、

星、 平野、 月、 大江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草:细——孤弱风:微——轻风 虽轻却不断岸:(阔大的)江岸樯:危——高 孤立突兀夜:(凄冷的)夜晚舟:独——孤舟
意象意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平野:月:江流:——低垂阔——辽阔无边垂明朗的月光汹涌澎湃意象意境 鉴赏方法:
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描绘意境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孤弱的细草
在无边的风
里飘摇不定 孤舟
草:细——孤弱风:微——轻风 虽轻却不断岸:(阔大的)江岸樯:危——高 孤立突兀夜:(凄冷的)夜晚舟:独——孤舟
孤立突兀的
桅杆和孤独
的小舟对抗
着漫漫长夜
阔岸
意象意境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平野:月:江流:——低垂阔——辽阔无边垂明朗的月光汹涌澎湃星空低垂愈显
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
江水汹涌澎湃
奔流不息三两星盏衬托着
无边荒凉的平野月似乎不堪滚滚东
流的大江的压逼而
一下子涌了出来意象意境 鉴赏方法:
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描绘意境
微风习习,江岸边细草如丝 。一只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大江奔流,水面上月光涌动。
总结:雄浑阔大、凄冷清静结论:阔岸
平野
大江——孤舟——何等孤单
何等渺小诗人命运的写照明确:
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倌、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书怀”3、通过“抒怀”悟实情 鉴赏方法:
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体悟情感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颈联:  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
活.那么“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明确:
“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 为”老病”而休的。思考: 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
过誉之词.思考: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
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理解: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一生不受皇帝的重用,
又遭到了同列的排挤.所以在这儿所写的仍是激愤之词.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沙鸥 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然后又以广阔的
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
凄凉了.效果:天
地 沙鸥直抒胸臆比的手法_____艺术手法: 鉴赏方法:
寻找意象 描绘意境 体悟情感 体悟情感
居无定所飘泊无依的感伤
深受排挤壮志难酬的不平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总结:通过课文题目了解诗歌内容

 1、通过“旅”字看背景
 2、通过“夜”字察实景
  3、通过“抒怀”悟实情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对《旅夜书怀》一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近景,这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B、颔联写远景:星空低垂,大江奔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
C、诗的后半是“书怀”。“官应老病休”,这是反话,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因为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D、最后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B 赏析训练: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①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皆春水”既点明了客人来访的时间,又交代了当时杜甫草堂周围绿水环绕、春光秀美、清幽淡雅的环境。
B.颔联的“不曾”与“今始”相呼应,表现了诗人独居江村的孤独与苦闷。
C.颈联的意思是,我因远离集市,家里贫穷,只能用最简单的菜肴和浊酒来招待客人了。
D.尾联用探问的语气,言客人如果肯与邻居的老叟共饮的话,就隔着篱笆唤他过来一同饮上几杯。 赏析训练:
阅读并赏析杜甫《客至》一诗:B

赏析训练:
阅读并赏析杜甫《客至》一诗:②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静景写起,描写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然后叙写待客,以动景收笔,动静交融,结构自然。
B.这首诗描写了客人来访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客人之间真挚淳朴的友情。
C.本诗表现了诗人在客人来访时的喜悦心情,抒发了对生活贫寒的感慨。
D.本诗用语朴实,词真情浓,虽没有一个“至”字,但客至之后殷勤待客的欢快情景无不跃然纸上。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