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飘逸的诗仙李白》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豪放飘逸的诗仙李白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源自苏教版第三单元《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在群星璀璨的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颗巨星。他壮游天下,平揖王侯,生性狂放,磊落不群;他的诗境界壮阔,想落天外,既有奇逸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朴素的明快和崇高的伟大完美地统一在李白身上。
本单元由《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四首诗组成。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既有豪放飘逸的狂傲,又有旷达、潇洒、清新、俊义之美。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李白诗美的典范性特征。本专题教学可以让学生围绕“豪放飘逸”这一核心去诵读四首诗,寻出“豪放飘逸”的情感内涵:蔑视权贵的傲气,高标出世的洒脱,面对离情的磊落,呼酒买醉的旷达。找出“豪放飘逸的意象设置:迷人的仙境,皎洁的月光,小小的斑马,奔腾的黄河。悟出“豪放飘逸”手法运用: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巧妙的拟人。走入“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多角度研读这四首诗,可以使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貌,借一苇而渡大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本专题的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而这一诗情的抒发是有独特方法的,“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课程标准的规定非常清晰。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李白豪放飘逸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以及写李白的传记、散文或人物颁奖词等。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
预期成果:理解李白诗情,撰写李诗的赏析性文章。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白其人,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章法、意境、声韵等。2. 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送友人》《将近酒》,通过整合教学,感受他“豪放飘逸”的诗风。
3.能够辩证地认识李白豪放飘逸的灵魂生出对人生的理想追求,并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悟李白在“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
2.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李白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作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李白诗歌常借助哪些意象传达复杂的思想和多变的情感?
李白诗歌常借助哪些艺术手法,表现其豪迈飘逸诗风?
专题划分
1.走进诗仙李白,走进其豪迈诗风
2.走进诗仙李白,走进其月亮情结
专题一
走进李白,走进其豪迈诗风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白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学习李白的诗歌,可以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所谓知人论世,指在鉴赏古典诗歌时,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进一步领会诗歌主题及其社会意义。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李白诗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探究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而这两条线的交汇之处就是诗人“李白”。第一条线属于“表”,第二条线属于“里”,让学生表里结合的去理解,去感受大诗人李白之“大”。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把握诗歌,让学生从多方面接受朗诵这一艺术表现手法,进而能够主动的去诵读。这样既起到引导学生敢于诵读的作用,又能够有一定深度的理解诗歌。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心得。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李白的四首诗,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了解李白诗歌常用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3.体会李白诗歌中蕴含的复杂思想和多变情感。
4.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诵读心得。
5.让学生在朗诵自评、互评,个人品味,小组展示,师生对话,并借助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
本专题问题设计
1.阅读四首诗,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初读每首诗的感受吗?
2.四首诗中,李白诗歌常借助哪些意象传达其多变的情感?
3.四首诗中,李白诗歌常借助哪些艺术手法,表现其豪迈飘逸诗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走进李白,走进其豪迈诗风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李白四首诗。描绘初读每首诗的感受。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情感。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再读四首诗,画出四首诗中,李白常借助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有迷人的仙境、皎洁的月亮、萧萧的斑马、奔腾的黄河、甘醇的美酒。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李白借助这些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思想和情感?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诗,细细品味,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四:四首诗中,李白诗歌常借助哪些艺术手法,表现其豪迈飘逸诗风?四首诗其共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各小组自读交流收获,组员互谈诗风感受;概括出李诗诗风特点。
活动五:,重读四首诗,分析四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之处。
探究李白“豪放飘逸”的灵魂深处:对生命的珍视与张扬,对人格的维护与崇拜,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写成书面文稿,小组之间交流感受。
布置作业: 1.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2.背诵六首词。
教学评价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走进李白,走进其月亮情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