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4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而清照词是宋词中精品。她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抒发了家国身世之慨,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本单元拟通过对李清照的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的认识,借助清照词的研习,对其作品的情感内涵、艺术表现手法、语言风格、艺术评价有一些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把握词人词中丰富的审美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学习鉴赏诗词的一些基本的方法,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本单元重点对《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等几首词进行鉴赏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诗美与人生。了解李清照的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世界,指导学生知人论世,了解国破家亡对词人情感世界和词风的影响。专题二,诗美与艺术手段。《一剪梅》《声声慢》等词,解读词的意象,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并比较词人南渡前后词的思想内容与词风的不同,总结鉴赏的基本方法。专题三,苦难与人生。亡国之恨、丧父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李清照的人生,而词人却用苦难擦拭着自己的艺术灵魂,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以“苦难与人生”为话题写课后练笔,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2、了解个人生活遭遇与作品创作的密切关系。 3、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文化内涵以及词人情景交融艺术表现手法。
4、把握知人论世等基本诗词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全面把握词人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2、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音乐影像资料,以加强学生对作品意境美的感受。
3、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文本研习,对李清照的词的艺术感染力有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对宋词成就有更深的认识和领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体验,丰富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3、从词人的人生经历中受到启迪,正视苦难。
对应课标
1.阅读优秀诗词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 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2、培养阅读诗词的兴趣,从优秀的诗词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3.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学写诗歌评论,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5、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一剪梅》与《声声慢》都写“愁”,这两种“愁”有何不同?
2、这两首词都运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绪的?
3、词人前后风格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诗美与人生。了解李清照的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1课时)
专题二,诗美与艺术手段。(2课时)
专题三,苦难与人生。(1课时)
专题一
诗美与人生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拟在了解李清照的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知人论世,了解国破家亡对词人情感世界和词风的影响。
本专题《一剪梅》MP3导入,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多媒体展示李清照人生大事记,了解词人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用讲义形式将词人前后期的代表词作引发给大家,让学生整体阅读感知。
用多媒体展示各个时代画作中的词人形象,直观形象感知。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了解李清照的复杂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熟读并背诵词人的经典作品。
3、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音乐影像资料,以加强学生对作品意境美的感受。
4、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清照词的风格前后期有何不同?
李清照词的风格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MP3
常规资源
《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文本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1:交流课前预习中有关作家文学常识和生字生词的音与义。
活动2:自由交流课外阅读和自己查阅的网络资料。
活动3:逐篇诗词阅读,把握词中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活动4:多媒体展示词人人生经历大事记图表
教学评价
1.作家作品及有关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2.对于词作感情与手法的分析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3. 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个人在课堂研讨中能够积极参与,质疑大胆,分析深刻。
专题二
诗美与艺术手段。(2课时)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本专题意在探讨诗美与艺术手段的关系。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出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抓住这些意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进而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
本专题学习目标
学习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文化内涵以及词人情景交融艺术表现手法。
3、把握知人论世等基本诗词鉴赏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一剪梅》与《声声慢》都写“愁”,这两种“愁”有何不同?
2、这两首词都运用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绪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平台
常规资源
高中语文相关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等相关研究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1:赏析《一剪梅》、《醉花阴》、《声声慢》,体会词中蕴含的情感和表现手法
活动2:比较词人前后期风格的不同。
活动3: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活动4:上网查阅有关清照词的评论,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准确把握词作意境;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技术查阅相关资料;
4.能够立足文本,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专题三
困难与人生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专题意在引导学生走进词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正视苦难。并通过学生查找同类资料,班内交流感想的活动,使本主题的内涵得以拓展与延伸。
本专题学习目标
1、走进词人的精神世界,在困境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灵魂。
2、从词人的人生经历中受到启迪,正视苦难。
3、查阅相关范例,积累写作素材。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清照的词风与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有何关联?
怎样面对人生的困境?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多媒体,
常规资源
图片 MP3音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教室
其 他
提供学生以小组形式的展示平台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1:小组合作研讨本专题设计的问题,丰富完善自己的答案。
活动2:围绕“困难与人生”的话题,利用网络查找和使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搜集相关素材,整理到语文摘抄本上。
活动3:班内展示交流,丰富写作素材。
活动4:课后形成一片完整的练笔。
活动5:全班展示交流,评出优秀作品。
教学评价
1、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会写诗歌评论,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2、注重合作学习,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3、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