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错位帝王,多情才子——李煜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李煜,一位风华绝代的千古词帝,一位抱憾终生的错位帝王。作为杰出词人的李煜,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但是作为南唐皇帝的李煜,他能够登上权力的顶峰却纯粹是个意外。在古代父死子继的家天下,生于帝王之家便有了继承王位的可能,然而李煜不但无心参与权力的争夺,甚至还有心主动地退避,李煜对待权力为什么会是这种态度?而当他登上权力巅峰之后,又会如何面对大宋王朝的虎视眈眈?当他亡国之后,又会怎样度过寄人篱下的囚徒生活呢?
本单元将依托《相见欢》等六首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李煜的词。指导学生诵读《相见欢》《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六首词 ,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感受李煜的凄美情怀。专题二,李煜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李煜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追求对李煜诗词创作的影响。专题三,走进李煜的凄美情怀。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走进李煜的凄美情怀”的文学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煜的生平经历和诗词创作的主要成就。
2.能够依据李煜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品味李煜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李煜的美丽情怀,培养感悟美的情怀和坚强的人格品质。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李煜词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
2.李煜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李煜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闪耀千古?
专题划分
专题1:走近李煜的词
专题2:李煜的人生经历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专题3:李煜诗词世界中的凄美情怀
专题一
走近李煜的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宋代词人李煜在其词中为我们建造了一座美丽的“百花园”,他把感情完全融注在花的世界中。纵观李煜留存下来的词作,几乎篇篇有花、月,花、月与他的生活紧密相连。他爱花、赏花、知花,花、月就是他的生命的一种寄托、一种情感的升华,是他全部情性的写照。
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李煜的《相见欢》《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六首咏花词展开,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花,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
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 选择你喜欢的李煜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诵读李煜的六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
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4.感悟李煜坚韧、孤高的灵魂。
5.了解李煜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够尝试将自己初读每首词的感受描绘出来吗?
2.词中的情感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来的?
3.这六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
4.六首词中所写的花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李煜不同阶段的诗词六首
(一)《相见欢》又名《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二)《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诵读《相见欢》《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六首词。
活动二:这六首词中出现了哪些典型意象?
引导学生将重点意象圈画出来,品味意象,要求抓住意象沉淀的文化意义。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这六首词中出现了一个共同的意象,是什么?这一意象有什么特点?
活动四:同是表现“愁”绪的词,表达的情感相同吗?
选取你最喜欢或体会最深的一首词,进一步品味,然后说一说这首词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小组交流,班内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活动五:
抓住词中“花”这一意象,用书面文字赏析一首词,重在品味每首词中“愁绪”的具体内涵。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
布置作业: 1.阅读梁衡的散文《乱世中的美神》
2.背诵六首词。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赏析意象时要学会想象和联想,注意“以诗解诗”,联系自己以前接触的诗句。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专题二
李煜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煜词中的意象,折射出作者一生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承载着词人家国兴亡的悲哀历史,充分展示了一代词人李煜的旷代才情。
从以上几首词中,探讨李煜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感受李煜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根据对李煜及其诗词的认识,课下写一篇文学评论:走进李煜的凄美情怀。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能够依据李煜不同人生阶段的诗词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词创作的影响。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能将这六首词分成三类吗?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2.每个时期的词分别表现了李煜的怎样的情感?
3.李煜特殊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梁衡为什么将李煜称为“千古词帝”呢?你认为这种魅力体现在哪里呢?
5.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煜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六首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思考
(1)你能将这六首词分成三类吗?
(2)你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引导学生将李煜的词按创作的不同时期进行归纳。
活动三:每个时期的词作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活动四:集中讨论:李煜的人生经历对李煜创作诗词的影响。
活动五:为什么将李煜称为“千古词帝”呢?你认为这种美体现在哪里呢?
教师预设:诗词之美,追求之美。
活动六:不同阶段的诗词分别表现了李煜的怎样的人生追求?
提示: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其中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 相见欢》(又名《乌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阵子》等,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多哀婉凄凉,主要抒发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无限眷恋。故有人说:李煜不是个好皇帝,但是个好的词人。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书、画创作均丰。
活动七: (课下)提供文学评论的范例,介绍撰写文学评论的基本原则与写作格式。指导学生撰写评论文章:走进李煜的凄美情怀。放到班级博客上进行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李煜的诗词;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撰写文学评论,能够抒发自己对人物的独到认识;能够在博客圈内对同学博文给予认真、合理的点评。
专题三
走进李煜的凄美情怀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检测学生对李煜词的掌握情况,举行诗歌配乐朗诵比赛,并设计一次博文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朗诵代表,全班同学进行投票,选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最后,举行全班博文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总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诗歌配乐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透过李煜的一生对美丽的追寻,引发学生思考和塑造自己的美丽人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最喜欢李煜的哪一首词?
2.李煜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美丽千古?
3.从李煜一生对美丽的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课前布置诗歌朗诵的任务。小组讨论所选诗词和推荐人选,每组不少于2人。
(1)诵读内容:李煜的诗词。
(2)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
活动二:全班分四个组课下交流博文,每组推选两篇优秀博文,参加全班评选。
全班展示交流。根据评价量表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活动三:
(1)李煜的词为什么会穿越时空美丽千古?
(2)从李煜一生对美丽的追求中,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各种“经历”?
小组讨论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提示:人的一生中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经历,但可以选择自己面对人生的态度。
活动四: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近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国维对李煜的词有这么一个评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唐五代的词都是男人工作后填来叫美女唱来娱乐的,所以称为“伶工之词”,李煜亡国前的词也大多是“伶工之词”,而到了亡国后这段时间写的词中,他的眼光所见不再局限在闺房之中,而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是“别时容易见时难”的无限江山!而他的心中所惑,也不再是男女爱情,而是家破国亡之后的血泪真情,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悲愤;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感叹;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愤,是那种“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怀念! ???????这种转变使他的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达到了高超的境界。可以说李煜站在了那个时代的顶峰,为后来的词人们开启了新的风格和发展道路,从而造就了万紫千红的宋代词坛,让词这种文体在中国文学艺术之林有了一席正式的地位。故有人说李后主是宋词的开创者! ????????李煜在词中这样毫不掩饰地写他的思想感情,这样翻来覆去地唱他的痛苦、怀念和忧愁,终于让性格偏狭残暴的宋太宗赵光义感到不可容忍。命人在李煜七夕生日当天送去一壶下有“牵机药”的毒酒。 ????????公元978年7月7日夜里,南唐的最后一任皇帝李煜在经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后,有在非常巨大的肉体痛苦中死去了。 ????????李煜的生命是不是结束了呢?是的。不过结束的只是他的政治生命和肉体生命,而他的艺术生命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永远高傲地活了下来。 ????????很多人经常把李后主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放在一起评论。如沈谦在《填词杂论》中写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在如卓人月在《古今词统》中写道:后主、易安,直是词中之妖,恨二李不相遇。
命运让李煜在现实世界里失去尊严,失去皇冠,失去国土,却又在词的世界中都还给了他。 ???????命运让李煜在现实世界里流泪流血,付出生命。又让他用这泪、血、这生命铸成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在千年之后,仍然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尊敬,让我们仰望。这也就是文学评价史上一再提到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 ????????有人说后主是“风流才子,误作人主”,我认为不是这样,如果后主没有亡国的经历和感受,他绝不可能戴上“词帝”这个皇冠。 ????????李后主,一个伟大的词人,虽然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他却以一己亡国之悲恨写尽千古文人之悲愤!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脱稿诵读诗词。
2.小组课前准备充分,朗诵声情并茂。
3.展开班内互评,要求每人至少评阅3篇同学作品,并写出评改意见。
4.学生结合同学提出的意见,对成果进行最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