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诗仙”李白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一提起李白,我们脑海中显现的肯定是一个身材纤细、白衣翩跹的人物形象,李白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而他在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打击所表现出来的超然乐观和济苍生匡社稷的坚定志向为后世无数失意的文人提供了丰厚的精神养料,供后人不断的汲取。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中李白的《蜀道难》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本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李白的生平和阅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李白生平的相关资料,所谓知人论世,这一步为后来正确的理解李白的文章打下基础。专题二,李白的经典诗篇及名人对李白的评价。引领学生课内课外双向阅读,全面拓展阅读,专题三,“酒”、“月”等重要意象在李白诗篇中的意义。通过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对诗歌“意象”“意境”等鉴赏知识的初步了解。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在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
2.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李白的作品。
3.通过对“酒”、“月”等特定意象的解读,对意象、意境等概念有初步了解。
过程与方法:
围绕相关问题,结合李白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深入讨论研讨。
通过与屈原离骚的对照阅读,初步了解浪漫主义诗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李白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通过对相关意象意境知识的学习,培养审美能力。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 李白的人生有何传奇之处?
2.李白的超然自信源于何处?
3.李白之死为何成迷?
4. 李白真能斗酒诗百篇吗?
专题划分
专题一:专题一,李白的生平和阅历。 ( 1课时)
专题二:李白的经典诗篇及名人对李白的评价 ( 2课时)
专题三:“酒”、“月”等重要意象在李白诗篇中的意义 ( 1课时)
专题一
李白的传奇人生。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李白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
2.从李白不同时期的阅历来参照理解作品。
3.安史之乱前李白的人生
4. 安史之乱对李白人生的影响
5.斗酒诗百篇与“贵妃研磨、力士脱靴”
6.赐金放还后李白的心境如何?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该如何界定李白?
1.李白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2.李白作品在安史之乱风格有无变化?
3.李白诗侠客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二和必修四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李白。
2.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尤其关注“赐金放还”这一命运转折点的情况。
3.自由朗读:扫清《蜀道难》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的情感变化。
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
5.当堂检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
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的复杂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李白的经典诗篇及名家眼中的李白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李白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用名家对李白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李白的了解。采用自主评点的方式对两篇文章进行品评,一篇是一篇是的
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同时,以这两篇文章为示范,让学生多浏览此类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白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来自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读出感情基调。——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 2、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3、理清本诗结构: (一)、入梦缘由 现实天姥 神奇雄峻? ? → 入梦缘由(梦前)? 心驰神往 (二)、梦游幻境 梦到剡溪 清幽寂静??????? ? 白天景象 壮美奇绝? ? →???????? ? 游梦历程(梦中)? 迷离恍忽 夜间景象 离奇险怪? → 神仙洞府 壮丽辉煌? → 梦境消失 无限留恋? → (三)、抒情表态 蔑视权贵 反抗现实?? ? →?????? ? 梦醒嗟叹(梦后)? 惆怅感怀
班级交流平台,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第二课时:赏析《哭晁卿衡》《丁都护歌》《越女词五首(其三)》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酒”、“月”等重要意象在李白诗篇中的意义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采用由共性到个性的拓展式研究,先从中国古典诗词来入手,先大致了解下中国的酒文化,再对月这一意象在诗歌中的不同含义进行探讨。
本次活动主要是在给定材料的情况下让学生讨论,然后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意象、意境等特殊的专业赏析术语。
2.学会通过联想来构造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专题问题设计
对“酒”“月”的意象研究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中国的酒文化漫谈
2.月亮在古诗词的重要含义
3.李白诗篇中的酒、月又如何?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写作:李白斗酒诗百篇后的神情状态。
2.对中国的酒文化进行由古至今的研究。梳理经典诗句。
第二课时:
1.“酒”、“月”意象在诗歌中的层现。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3.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