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词中之龙辛弃疾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5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南宋奇人辛弃疾文武双全,既能上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又能下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上得了阵,提得起笔,将军与诗人同名,战功与著作等量,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可这样一个人一生以报国为志,却被闲置田园,一腔爱国激情无处可发,他的忧愤不只是从个人得失出发,而且与当时的民族灾难是一致的,故有辛词沉郁、豪迈悲壮的风格。本单元整合鲁人版语文第四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及《唐诗宋词选读》中《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等辛弃疾的七首词,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辛弃疾的作品,并结合辛弃疾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我眼中的辛弃疾。在上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在辛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在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 (3课时)
专题二:我眼中的辛弃疾 (2课时)
专题一
辛弃疾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辛弃疾是南宋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他融会经史子集,风格多样,内容博大精深。而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是贯穿他全部词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线。辛词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他总是以炽烈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雄视人生,在抒发报国之志时,常常显示出武将的英雄气慨,气势沉雄、豪壮悲愤、慷慨悲歌、激情飞扬,堪称“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鲁人版教材中的有关辛弃疾的七首词,《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 结合作者的经历、分析典故去深入品味诗歌蕴含的复杂情感。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4.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5.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辛弃疾一生的命运如何?
2.辛弃疾七首词作运用了哪些典故?
3.辛词中的典故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4.辛弃疾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豪放派词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第四册和《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辛弃疾代表词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辛弃疾。
2.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3.自由朗读:学生结合注释自读《永遇乐》《水龙吟》《青玉案》《贺新郎》《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疏通词句,不理解的词句同桌讨论和向老师发问。
4.小组研讨:
辛词最大特点是用典,小组合作找出每首词出现的典故,仔细品味,分析其作用。本课时重点交流《永遇乐》《水龙吟》。
⑴《永遇乐》作者登上北固亭看到什么?想起了哪些人哪些事?触发了什么感情?
人物
故事简介
关键词句
典故的作用
孙权
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
英雄
风流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裕
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表达作者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
刘义隆
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草草
赢得
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佛狸祠
拓跋焘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可堪
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廉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凭谁问
以廉颇自比,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却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
⑵《水龙吟》
(作者在赏心亭看到什么触动自己心弦的东西?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江天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空寂苍凉。
浩渺壮阔
气势雄浑
苍茫悲凉
景中有情
情景交融
山景
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
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
断鸿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
身世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 —念鱼归隐 —乡思
许汜 —谋取私利 —为国为民
刘备 —雄才大略 —控诉当朝
桓温 —时光流逝 —哀叹虚掷年华
词人借这些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既不愿弃官归隐,又不肯去追求享受,他决定要为实现自己抗金复国的理想而奋斗到底。
5.背诵《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第二课时:
1.检查背诵《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2. 小组合作,用第一课时方法分析《青玉案》《贺新郎》《破阵子》《西江月》《木兰花慢》是借助哪些典故抒发什么情感的?
3. 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辛弃疾的复杂情感。
4. 结合网络资料,个人独立赏析《贺新郎》,写出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第三课时:
1.班级交流赏析《贺新郎》的文章,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2.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3.重点研讨: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
(1)分组研讨,结合所学辛词,思考: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引导学生将辛弃疾的词按不同的创作风格进行归纳。分两类:
①豪放激昂:表达词人徒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而又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②婉约含蓄:表现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孤独、寂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辛弃疾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我眼中的辛弃疾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在辛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辛弃疾豪放潇洒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来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辛弃疾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着重谈及辛弃疾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
第二课时:
1.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2.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3.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
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因为对国家深沉的爱,他毁家纾难,放弃荣华富贵,组织队伍,加入义军抗金。 因为对国家深沉的爱,他不顾性命,率五十骑于千军万马中,杀叛徒,擒逆首。因为对国家深沉的爱,他忍辱负重,忍受南宋小朝廷的排斥和打击,几起几落,矢志不渝收复河山。因为对国家深沉的爱,他拍遍阑干,揾英雄泪!因为对国家深沉的爱,他最终仰天长啸,“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有人说,辛弃疾是愚忠,明知南宋朝廷苟且偷生,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何还要死心塌地的追随?那是因为他对国家爱得深沉,而南宋是当时代表国家的唯一的符号。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