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人生秋季的生命执着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中国古代诗圣——杜甫,身处乱世,一生飘荡流离,但生命的底色却因为飘荡而亮丽。他一生著作颇丰,写诗三千多首,其中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对其进行发展运用,他是新乐府运动的提倡者,他的长篇古诗又像历史,铺张渲染,回环往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三吏”“三别”等。杜甫还在律诗的创作上积累出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题材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他的七律《登高》被称为千古七律之一。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本单元选题源自人教版的《杜甫诗歌三首》,学生自初中以来李白和他的诗歌相对来说是比较熟悉了,本单元将依托《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等代表性诗篇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 专题一,萧森秋景中的亮丽色彩。引导学生课下通过书籍和网络获取有关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知人论世,诵读体会其诗作,研究其作品的复杂内涵。专题二,悲凉秋景中的强大气势。引领学生进行品味鉴赏,分析杜甫诗歌特色,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杜甫之所以为“诗圣”的理解。专题三,漂泊经历中的生命执着。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由表及里,深入研读,讨论杜甫的生命底色,谈出自己对杜甫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评论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发在班级博客上,进行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及其诗歌的成就、地位和影响。
2.熟读以至于背诵,能够流畅地激情朗诵杜甫的代表诗作。
3.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复杂的情思。
4.能够分析评价杜甫诗歌的内容与特色,并能撰写评论性或赏析性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激情诵读,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2.通过问题探究,利用“知人论世”,讨论研讨、深入分析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鉴赏评价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杜甫的漂泊历程,认同古代知识分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5.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杜甫是谁?
2.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3.在漂泊中呈现着怎样的生命韧性?
专题划分
专题一:萧森秋景中的亮丽色彩
专题二:悲凉秋景中的强大气势
专题三:漂泊经历中的生命执着
专题一
萧森秋景中的亮丽色彩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杜甫的代表性诗作:《秋兴八首(其一)》、《登高》。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引领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杜甫,熟读以至于背诵,流畅地朗诵杜甫的代表诗作,结合杜甫的生平思想来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朗诵竞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思想及其诗歌的成就、地位和影响。
2.通过诵读,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3.熟读以至于背诵,能够流畅地激情朗诵杜甫的代表诗作。
4.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复杂的情思。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杜甫是谁?
1.杜甫的人生经历有哪些?
2.杜甫有着怎样的政治理想?
3.杜甫诗歌中包含着哪些复杂感情?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板报、宣传栏中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
1.学生到图书馆或在网络上自主查阅有关杜甫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整理资料,形成体系
2.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以杜甫为主题,制作板报或宣传栏。
课堂: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杜甫。
2.小组代表用多媒体展示:系统化地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
3.小组讨论:杜甫的政治理想。
3.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诗歌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4.朗诵指导: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和情感,学会朗诵诗歌的方法
5.小组研讨:
(1)分析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和主题思想。
(2)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李白的复杂情感。
7.朗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成员热情高涨,讨论热烈。
2.发言主动积极,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朗诵富有激情,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
4.能写出富有个性和文采的作品,作品展示有自己的特点,有借鉴意义。
5. 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专题二
悲凉秋景中的强大气势
所需课时
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登高》等代表性诗作的初步鉴赏基础上,对这几首诗歌在进行深入阅读鉴赏,分析诗歌中塑造的诗人形象和诗歌的艺术风格,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杜甫的了解,重点放在对杜甫诗圣特征的把握上以及对杜甫诗歌艺术的体会上。
采用学生探究、评点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评点的成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班内展示评比,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问题探究,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深入分析诗歌的形象,鉴赏评价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2.采用学生探究、评点的方式进行对杜甫“诗仙”的特征分析和深入理解。
3.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杜甫为什么被称作“诗圣”?他的“沉郁”表现在哪里?
1.诗歌中的杜甫是什么样的形象?
2.杜甫的沉郁顿挫表现在哪些方面?
3.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有哪些特征?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堂:
1.学生自主探究评点:《秋兴八首(其一)》《登高》等诗中的杜甫的自我形象,评点何为诗圣。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教师补充。
3.小组合作探究:结合这几首诗的诗句,探究体现李白沉郁顿挫风格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4.小组交流探究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教师补充。
5.学生自主评点: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的特征。
4.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个人评点的成果在组内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优秀成果在班级博客上发表展示。
课下
1.学生个人上网拓展阅读杜甫的诗歌作品,形成对杜甫的“诗圣”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选择一首鉴赏或几首进行比较鉴赏,写成不少于500字的鉴赏文章。
2.小组内汇总杜甫的优秀诗歌作品,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交流自己对李白的新认识,进一步体会李白的仙姿和豪放飘逸的诗风。
3.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改,然后推荐优秀文章在班内交流,并推荐代表性的作品到校文学社或相关报刊发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自主探究积极热情,掌握了评点文章的方法。
2.有团队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呈现参与度高、主动性强和成果优秀率高的特点,协作良性发展
3.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了自己的资料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4.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有比较显著提升。
专题三
漂泊经历中的生命执着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对杜甫进行再次深入探究分析。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深入杜甫的心灵世界,探究杜甫的生命底色。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栏张贴展示,并推荐最佳作品到校文学社报刊和相关知名报刊发表,以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真实的、客观的和立体的诗仙形象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灵魂的震颤和共鸣。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分析杜甫在漂泊流离中的生命底色。
2.感受杜甫内心的痛苦,认同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杜甫沉郁顿挫背面的生命底色是什么颜色?
1.杜甫为何沉郁?
2.沉郁的杜甫的内心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3.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杜甫行走于人世?
4.你如何看待杜甫的精神世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
1.学生自主探究。
2. 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教师补充。
3.学生自由写作:我心中的诗仙。重点论述李白的的心灵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客观的和立体的诗圣形象。
活动二:
1.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小组交流,互评互改,推选出佳作,组间再进进行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形成评点文字放在文章后面,签名负责。
2.学生总结、交流学习体会。谈谈自己在知识方面,动手能力方面,读写方面和精神层面的收获。借此探讨关于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等问题。
3.成果展示。评出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栏张贴或报刊发表。
4.教室总结陈词。对整个单元主题活动进行总结,重在过程和能力的获得与提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写作能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并能清楚流畅地表达,并做到文情并茂,合乎情理。
2.小组活动充分有效,探究比较深入和全面。
3.评点有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
4.学生认真、热情、积极、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探究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