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5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为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的最后一个单元,是继前一个单元文本研修后,对词风独具的南宋词人辛弃疾及词作的问题探究单元。本单元有《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四首词。为便于学习研讨,本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引导学生诵读作品,了解作者生平,研讨作品内容及风格。专题二,名家眼中的辛弃疾。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范开《辛稼轩词序》,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尤其是对辛弃疾的积极人生态度的解读。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并把自己感悟写出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使宋词创作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真正走进莘莘学子心中。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及词风;
2.对所选词作熟读成诵,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3.能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体会词作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挖掘文章内涵,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阅读探讨,初步了解词作的艺术特色;
3.通过自主评点,深度理解辛词;
4.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通过品读辛词,激发自己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能力。
对应课标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辛弃疾为什么具有虎啸生风、气势豪迈的情怀?
2.辛弃疾词作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里?
3.辛弃疾给我们的人生之旅带来了什么启迪?
专题划分
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 ( 3课时)
专题二:名家眼中的辛弃疾 ( 1课时)
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 ( 1课时)
专题一
辛弃疾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初识文本、探究文本,是由课内探究走向课外探究的基础。主要是整合四首辛词:《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结合辛弃疾生平事迹探究词作,体会词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领略稼轩词所独具的艺术魅力。
本专题的学习活动为学生个人查阅相关资料、诵读比赛、小组合作探究、赏析展示等;通过学习探究活动,学生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方式方法,为进一步认识辛弃疾这位宋词创作中取得最高成就的作家奠定基础。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生平事迹经及在词作方面的独特成就;
2.对选词熟读成诵,提高语言感受力;
3.体会词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4.探究辛词的艺术特色。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辛弃疾为什么具有虎啸生风、气势豪迈的情怀?
2.辛弃疾作品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电脑、投影仪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修)》、学习记录本
教学支撑环境
常规教室
其 他
展示黑板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所知道的辛弃疾;
2.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事迹及词作成就;
3.自由诵读:《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中的字词障碍;
4.小组研讨:归纳词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5.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作者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研究探讨辛词《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把握其情感脉络。
2.小组探究:
(1)《菩萨蛮》这首词中蕴含了什么样的爱国思想?
(2)《水龙吟》中作者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青玉案》一词的主旨是什么?
(4)《丑奴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3.理解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理解成果;
(2)教师幻灯展示四首辛词的情感脉络及成因。
4.布置作业:找出四首词中的名句,背诵四首词。
第三课时:
1.探讨辛词《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2.小组研讨:
(1)《菩萨蛮》含蓄的比兴手法;
(2)《水龙吟》借景抒情,恰当用典;
(3)《青玉案》气氛的渲染,对比手法的运用;
(4)《丑奴儿》对比手法,平易浅近的语言。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有人说:辛词用典晦涩难懂,影响了词意的表达,你是怎样理解的?
(1)学生发言;
(2)老师补充提示。
5.布置作业
结合网络资料,结合辛词特点,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辛词赏析文章。
教学评价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
2. 小组展示踊跃;
3.诵读声情并茂;
4.能比较准确地确理解词作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评价作者;
5.能较好地赏析辛词的独特风格。
专题二
名家眼中的辛弃疾
专题三
我眼中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