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巨人的肩膀:命运的强者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阅读传记,审视传主的一生,其实就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去经历我们未曾经历的人生,也是在充实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伟人也好,凡人也好,他们有哪些共同之处?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他们的言行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帮助呢?
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传记作品选读》,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对许多巨人有所了解,本单元将依托《贝多芬传》《居里夫人传》《启功传奇》,进行拓展研究从巨人的身上我们学到什么。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居里夫人:一个不平凡的伟大女性。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居里美丽端庄的形象被永远定格在历史上的原因。专题二,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指导学生围绕题目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经历的挫折及他的影响,把握他的形象。专题三,启功先生:传奇式的人物。引领学生探究“奇”在何处。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了解传主的经历事迹及个性精神,把握传记文体的基本特征,理清行文思路。
2. 阐述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提高对传记文学的归纳概括能力。
3. 学会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用辩证的方法评价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学习巨人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励志、冶情、勤学、修身的自觉性。
3. 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2.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情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每篇传记带给你的最深感受是什么?
2.了解了巨人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他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作者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何处?效果如何?
专题划分
专题1:居里夫人:一个不平凡的伟大女性
专题2: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专题3:启功先生:传奇式的人物
专题二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他自己,而且为着人类。这样一种超生和创造的力,只有自然界里那种无名的、原始的力可以相比。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
所以,生活中教会学生要坚强面对挫折,以贝多芬为榜样,同时可以设计相关的其他作家。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哲理语句,仔细品味其妙处,并把你的理解写在课本边上,做好3-5处批注。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2.体会作者抓住特征进行肖像描写,以凸现人物精神气质的方法。
3.学习并体会传记的写作特点:史述与评论的紧密结合,学习理解本课抓住传主一生重要事件进行评述的写作方式。
4.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本专题问题设计
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
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身处这样的境地,我们可能会作出什么选择呢?
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
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传记作品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链接:文本拓展
【阅读提示:下面这篇文章是作者1927年为纪念贝多芬逝世一百周年而作的纪念文章。文中介绍了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为人,其音乐创作的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突出了贝多芬及其作品的强烈的反抗精神,是一篇优秀的人物评论和音乐评论。】
贝多芬百年祭
萧伯纳
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你能去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张波斯地毯或者听一曲巴哈的序曲,但乐趣只止于此;可是你听了《唐璜》前奏曲之后却不可能不发生一种复杂的心情,它使你心理有准备去面对将淹没那种精致但又是魔鬼式的欢乐的一场可怖的末日悲剧。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时你会觉得那和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的最后乐章一样,都是狂欢的音乐:它用响亮的鼓声奏出如醉如狂的旋律,而从头到尾又交织着一开始就有的具有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的乐调,因之更加沁人心脾。莫扎特的这一乐章又自始至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
但是贝多芬所做到了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顺便说一句,这也是激进共和主义者的特点)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可怖的和弦。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干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得那样引人,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征,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当柏辽兹听到一位法国作曲家因为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听了很不舒服而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时,他非常生气。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十八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了一步(爵士乐,附带说一句,就是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乐队),不但能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有删改)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泛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列出故事梗概。
活动二:让同学们在筛选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就课文中一些重点段落进行重点的探究和思考,以便深度把握传记的人物。
1.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
2.猛狮在恋爱中:它的利爪藏起来了。
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教师引导。
活动三: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互相启发交流,合作探究,深入把握贝多芬形象。
1.作者以贝多芬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为标题,你怎样理解?
2.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活动四:老师要引导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写作技巧,疑难点,文章拓展延伸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1.课文多次写到贝多芬的肖像,无论是直接的描写,还是转述画像,都很有特色,传神地刻画出贝多芬的精神气质。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这些描写,认真加以体会它们在表现贝多芬的精神气质方面有何具体作用?
2.本文在叙述传主的生平经历时,经常引用材料,把作者的情感和评价融入叙事中,请举例分析。
活动五:学以致用,灵活运用各种形式为贝多芬写一个小传,300字左右。
布置作业: 1.阅读秦海的《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2.欣赏一段贝多芬的交响乐作品,并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下来。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采用加分制,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C层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①总结:理解语句的方法
②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
③能做到我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