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豪放飘逸的诗魂
作者姓名
王春华
所属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第一中学
联系地址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15853670686
电子邮箱
hantingchunhua@163.com
邮政编码
2611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时(每周 5 课时,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第三单元。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而李白诗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则是巅峰上的至高点。学习李诗,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会鉴赏李诗,无疑在整个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单元由《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将进酒》四首诗组成,是李白感情的真实告白,作为诗仙的李白,其豪放飘逸的风格在四首诗中已表现得比较充分,学习这几首诗,能窥一斑而观全豹。
专题的划分是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
因为诗歌是抒情的产物,理解诗情为鉴赏诗歌的最重要一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本专题(的)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而这一诗情的抒发是有独特方法的,“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课程标准的规定非常清晰。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李白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经历,以及写李白的传记、散文等相关文章。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诗歌剧表演,诗歌创作、诗歌评析文章展示等。
预期成果:理解李白诗情,展示自己关注李白的图片及诗文,撰写李诗的赏析性文章。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体会其风格特点。
2.了解李白的生活经历 ,领会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3.能通过品味诗歌设置宏大的背景、雄奇奔放的想像、直抒胸臆的手法达成的效果鉴赏李诗。
4.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李白豪迈飘逸诗风的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中体现出的诗人情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李白的豪放情怀,认同古代知识分子报国济世的人生追求,增强民族使命感。
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如何理解李白诗歌雄伟的意境、新奇的形象?
如何理解李白的浪漫情怀?
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情怀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意境、形象 ( 1课时)
专题二: 浪漫情怀 ( 2课时)
专题三: 手法 ( 1课时)
专题一
雄伟的意境、新奇的形象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雄伟的意境、新奇的形象在整个单元中起着前提和灵魂的作用,因为李白的游侠经历和狂放性格使他眼中的意境、形象雄伟新奇。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李白诗歌中的形象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感悟李白诗歌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李白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的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理解李白诗歌雄伟的意境、新奇的形象,了解其诗歌特点。
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
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本单元哪首诗意境雄伟、形象新奇?
诗中哪些语句体现出意境和形象的特点?
诗人为什么设置这样的意境和形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近李白诗
问题:
1.何谓意境雄伟、形象新奇?本单元哪首诗意境雄伟、形象新奇?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 诗中哪些语句体现出意境和形象的特点?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情感。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探究诗人设置雄伟意境新奇形象的根源。
问题:
1. 诗人为什么设置这样的意境和形象?
2.如何理解李白诗中的这种设置?
步骤:
1.借助网络资源,搜索《蜀道难》《把酒问月》《秋浦歌》等诗篇,了解李白诗歌意象特点。
也可在课外到电子阅览室阅读新、旧唐书《李白传》,冯至的《李白传》(也可进图书馆阅读此书)。
2.课堂讨论、探究。
3.撰写一篇有关李白诗的评论文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李白诗歌意象内涵及根源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李白诗理解程度。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全空间学习环境有机结合。
专题二
浪漫的情怀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人浪漫的情怀在整个单元中起着灵魂的作用,李白这位亘古不朽的唐代太诗人,其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是其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驰骋磅礴的丰富想象,大气恢宏的意境,把离奇的神话和历史故事与现实结合起来,表现自己热烈的情感,风格奔放雄奇,色调瑰伟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把握诗歌主旨,感悟李白人格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及展示图文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李白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了解其生平经历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
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诗人浪漫主义在诗中的表现是什么?
与其生平经历有何关系?
体现了其怎样的思想情怀?
如何理解李白的这种思想情怀?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诗人浪漫主义的表现是什么?
学生朗读文本,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体现了其怎样的思想情怀?
学生再读文本,重点品读相关的语句。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三:与其生平经历有何关系?
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李白生平经历,在电子阅览室阅读新、旧唐书《李白传》,冯至的《李白传》(也可进图书馆阅读此书);(课外)理解李白仗剑游侠经历与乐观自信性格与其浪漫情怀的关系。
活动四:再次朗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以品带读,加深对浪漫情怀的理解。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李白浪漫情怀的内涵及根源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李白浪漫情怀的理解程度。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10分)?????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10分)????? 获取信息,技术熟练。(10分)???? 搜集资料,针对性强。(20分)?????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25分)?????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25分)
专题三
表现情怀的手法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不是抽象存在的,是有依托的,如何表现这一情怀则是本专题的又一重点。李白采用的表现情怀的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设置宏大而开阔的背景,雄奇奔放的想像,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对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学与用的结合为核心,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达到对李白诗鉴赏手法的掌握与运用。学生互评,自评,师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赏析性的文章等多样性的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撰写赏析性文章并展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掌握李白诗歌鉴赏的方法,会写赏析性的文章。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白为什么给自己的诗歌设置宏大而开阔的背景?
雄奇奔放的想像是如何表现其思想感情的?
直抒胸臆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李白诗歌鉴赏的纸质书籍、文章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李白为什么给自己的诗歌设置宏大而开阔的背景?
学生品读文本《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中相应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诗中雄奇奔放的想像是如何表现其思想感情的?
学生再读文本,重点品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送友人》中相关的语句。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三:直抒胸臆的手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找出文本中直抒胸臆的语句,继续品味赏析。
活动四:指导学生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撰写赏析性文章。
借助网络资源,搜索《蜀道难》《行路难》及其它诗篇,品味其表现手法。网上搜集诗歌赏析性的文章,为自己的写作提供范例,了解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完成赏析性文章的撰写。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李白诗表现手法的掌握及运用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掌握到位。学以致用,运用灵活。参与积极,踊跃发言。
精力专注,紧跟节奏。
2.赏析性文章
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指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布局谋篇,逻辑性强。认识深刻,材料丰富。用词贴切,评析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