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杜甫的诗歌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6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杜甫诗在唐诗中的地位显赫,他与李白号称“李杜”,二人构成了唐诗的脊梁。鉴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杜甫的诗歌是作为唐诗中一个单独的专题出现的。杜甫处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大动荡时期,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诗家不幸诗文幸”,时局的动荡、经历的坎坷使他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沧桑感,同时也浸染了作者殷殷爱国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首先本单元知人论世,介绍杜甫的人生经历,以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他的诗歌的思想感情,将他的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漫游(712 —746年)即诞生到35岁, 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岁至44岁,3、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三年, 4、飘泊西南时期(760—770)49岁至59岁去世。其次,通过具体的诗歌来介绍他的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最后分析他的爱国情怀。
这三个专题之间,环环相扣,一层进一层。只有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才能明白作者的诗歌为什么会沉郁顿挫,为何会充塞着炽热的爱国之情。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杜甫人生经历。
2、能理清诗歌思路,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结合杜甫的经历,深刻体会他沉郁顿挫的诗风。
4、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5、能背诵本单元的诗歌。
6、能进一步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独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搜集杜甫的有关资料,了解他的人生经历。
2、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诵活动,如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小组比赛等。
3、在诵读中体会杜甫诗的风格特点,并通过与李白诗的对比进一步理解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方式深刻关键词的含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杜甫关心民生的拳拳爱国之情。
2.通过学习杜甫的诗,激发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 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2.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 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3、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4、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5、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6、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杜甫的四个阶段的人生经历是怎样的?
2.杜甫的诗风为何是沉郁顿挫的?
3.杜甫的诗歌是如何表现爱国之情的?
专题划分
专题一:杜甫的人生经历 ( 2课时)
专题二:杜甫的爱国情怀 ( 2课时)
专题三: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 2课时)
专题一
杜甫的人生经历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杜甫的生活,丰富学生对杜甫的认识,从而达到了解杜甫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利用网络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
2.多方面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
3.了解杜甫诗歌的写作背景。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杜甫的家庭背景是怎样的?
2.杜甫人生四个阶段的境遇如何?
3.他的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何影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材料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运用网络、图书等多种途径搜集杜甫的资料:谈谈杜甫的经历。
2.小组讨论整合:小组成员分头搜集资料,集体讨论、整合。
3.小组展示:小组选派代表展示研讨结果。
4.多媒体展示:有关杜甫的图文资料。
5.集体研讨:杜甫的经历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二课时
1.教师提出问题:杜甫的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影响。
2.小组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3.小组展示研讨结果: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教师汇总各小组的观点。
5.学生写一篇关于该问题的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观点准确,论据充分,能引发听者共鸣。
专题二
杜甫的爱国情怀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杜甫的爱国情怀,既包含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又是根植于“忧国忧民”之上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体现了诗圣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杜甫的诗歌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爱国,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他的这种忧国忧民的拳拳之情,背诵其中的名篇诗句。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体会作者拳拳爱国之情
2、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研讨杜甫爱国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2.难点:杜甫爱国的形成原因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杜甫诗歌中所体现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2.探究杜甫爱国的根源?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诵读本节所选诗歌
2.学生分小组研讨:杜甫诗歌的题材、内容、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小组展示研讨结果。
4.教师总结归纳
5.学生背诵所选诗歌
第二课时
课前复习:背诵上节课所学诗歌
分小组讨论:杜甫的爱国之情体现在哪些方面?形成的原因
小组分享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发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从杜甫诗纷繁的题材中总结规律。
3.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杜甫沉郁顿挫的风格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杜甫诗的语言风格,从而更深刻地了解杜甫其人、其诗。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明白“沉郁顿挫”的内涵。
2、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杜甫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
2.什么是“沉郁顿挫”?
3.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杜甫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播放杜甫诗歌朗诵的视频资料
2.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
3.小组研讨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
4.小组展示、分享讨论结果
5.教师归纳杜甫诗“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的主要特点
第二课时:
1. 研讨:杜甫诗歌为何是“沉郁顿挫”的?
1.利用网络了搜集杜甫的人生观、价值观,看看他受什么思想影响。
2.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的搜索结果。
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
2.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