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把栏杆拍遍辛弃疾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在中国诗坛上的多名作家中,很少有人比辛弃疾的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也很少有人像辛弃疾那样专注于词的创作,自如以词记事、咏史、抒情、言志、咏物、感怀、寄愁,几乎无所不可。辛弃疾在词史上异军突起,于剪红刻翠之外,毅然建立了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的独特词风。
本单元依托苏教版教材中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学习,进行拓展研究,辛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学习这几首诗,能窥一斑而观全豹。
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引导学生回顾诵读体会学过的辛弃疾的作品,并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了解其为人,已达到知人论世。专题二,辛弃疾其词。引领学生在温故知新和知人论世的基础上通过诵读体会其词作的内容及思想。专题三,辛弃疾其格。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体会辛弃疾的高尚情操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生活经历 。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4.积累写作素材.
5.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2.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人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辛弃疾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的道德情操。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你知道辛弃疾的哪些作品和生平经历?
2.辛弃疾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哪些情怀?
3.从辛弃疾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辛弃疾其人 ( 1课时)
专题二:辛弃疾其词 ( 1课时)
专题三:辛弃疾其格 ( 1课时)
专题一
辛弃疾其人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通过回顾以前学过的辛弃疾作品,上网查阅关于辛弃疾的相关资料,诵读本专题的几篇作品,引领学生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初步体会作者作品中蕴含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诵读比赛、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其人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知道辛弃疾的哪些作品?
2.你对辛弃疾的生平有哪些了解?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辛弃疾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辛弃疾。
2.诵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诵读自己喜欢的辛弃疾词作,并推荐优秀者,进行班级评比。
3.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4.积累素材: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并能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佳作展示:撰写一篇有关辛弃疾的评论文章,将佳作展示到宣传栏里。。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要素:
1.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朗读时声音洪亮,富有感情,能引发听者共鸣
3.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评价方法:
同学互评,学生自评,老师点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专题二
辛弃疾其词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在对文本《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水龙吟》、《青玉案》《丑奴儿》研习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进一步体会其思想的复杂性。
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个人品味,师生对话,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感受李辛弃疾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追求。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诵读和交流的的方法来品评文章。
2.通过提问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理解辛弃疾思想的复杂之处。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辛弃疾是如何表达其思想情怀的?
2.辛弃疾在其作品中表达了那些情怀?
3.辛弃疾思想的复杂之处表现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学生细读品评:辛词中表达了什么思想?怎么表达的?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3.学生质疑,老师提问:加深对文本的把握。
4.比较阅读:体会辛弃疾思想的复杂性。
5. 交流自己对辛弃疾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要素:
1.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朗读时声音洪亮,富有感情,能引发听者共鸣
3.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评价方法:
同学互评,学生自评,老师点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专题三
辛弃疾其格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对名家名作的赏析,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通过写作交流的形式,让辛弃疾的高尚品格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学习辛弃疾忧国忧民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梁衡是如何评价辛弃疾的?
2.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辛弃疾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梁衡《把栏杆拍遍》、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文章研读:研习梁衡作品,感悟名家平价。
2.小组讨论:交流你的感悟,及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同情怀的事例。(动荡年代,所谓的报国是驰骋疆场,报国杀敌,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的报国心。)
3.佳作展示:修改或撰写一篇有关辛弃疾的评论文章,将佳作展示到宣传栏里。。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