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词的爱国情怀

文档属性

名称 稼轩词的爱国情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09 18:4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稼轩词的爱国情怀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热情与愤慨。但辛弃疾也有许多与陆游不同的地方: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纯正”;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专题一:走进辛弃疾;专题二:稼轩词的爱国情怀;专题三:辛弃疾与稼轩词的独特风格。本单元通过《破阵子》《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等作品来了解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并以《破阵子》《青玉案·元夕》为主体探讨辛弃疾是如何把爱国情怀融入诗词中的,引领学生结合《破阵子》《青玉案·元夕》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豪放词风,进而体会稼轩词的独特艺术风格。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稼轩词的名句。
2.掌握稼轩词的抒情技巧。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评价豪放词中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几首豪放词的抒情方法,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稼轩词的抒情的方法,掌握分析豪放词的技巧。
3.在研究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对于稼轩词的影响的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方法。
4.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学习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感受稼轩词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豪放风格。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如何给稼轩词的抒情方式分类?
2.辛弃疾是怎样来融事于情的?
3.怎样理解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与其爱国诗词的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辛弃疾。
专题二:稼轩词的爱国情怀。
专题三:辛弃疾与稼轩词的独特风格。
专题一
走进辛弃疾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破阵子》《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辛弃疾的豪放词作,分析概括这些豪放词的特点。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朗诵五篇词作,积累文中名句。
2.了解抒情技巧,分析抒情诗句。
3.通过五首词的分析,总结各自的抒情特点。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五首词中有哪些名句?你能说出为什么是名句吗?
2.你如何看待这些名句的作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豪放词的分类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2节课时间阅读5首词作,积累诗词知识,课前完成“名句达标检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首词的大致背景。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豪放词?豪放词的特点有哪些?
(投影补充豪放词的相关知识)
3.组内讨论:五首词的抒情技巧一致吗?
4.试着根据五首词的抒情类型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和理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提示参考标准,如背景、抒情方式等)
5.思考:这五首次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稼轩词与豪放词的异同。
专题二
稼轩词的抒情技巧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破阵子》《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三篇诗词的阅读,研究探讨稼轩词的抒情技巧。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稼轩词的抒情技巧。
2.体会豪放词的艺术魅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元夕》描绘了怎样的景?
2.《破阵子》抒发了怎样的情?是如何抒发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读《“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有关诗词鉴赏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重点阅读《永遇乐》
1.讨论:此中作者叙事抒情是如何交融的?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2.讨论:作者写了哪些景,抒发了怎样的情?小组观点形成文字,班内投影展示交流。
活动二:重点阅读《破阵子》
1.词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3.作业:写一篇随笔,展现《元夕》的场景。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赏析,能从词作内容体会作者对于情感抒发的技巧。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词作分析情感。
专题三
辛弃疾及其词作的爱国情怀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破阵子》《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了解辛弃疾主要的人生经历及其对他的词风的影响,完成关于“稼轩词的爱国情怀”的论文写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鉴赏词作。
2.结合辛弃疾的人生阅历,探讨他在词作中所倾注的情感,进一步理解稼轩词的豪放风格。
3.学习辛弃疾以国家为重、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破阵子》《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你对辛弃疾有了哪些了解?
怎样看待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爱国词作的内在联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
常规资源
《破阵子》《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辛弃疾之人格与风格》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预先用1节课的时间阅读《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了解辛弃疾人生经历,重点关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的浓情,结合《青玉案·元夕》等作品,探讨稼轩词的爱国情感。
活动一:走进辛弃疾
自由交流
1.读了《青玉案·元夕》《永遇乐》(千古江山),你对辛弃疾有了哪些了解?
2.辛弃疾司马迁为什么要把爱国浓情融入词作?
活动二:探讨辛弃疾的经历与其爱国诗词的内在联系 (小组合作探讨)
1.你认为辛弃疾对他笔下的爱国词作是什么感情?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2.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爱国词作有哪些内在联系?这些对他的写作有何影响?
活动三:面对选择
思考:辛弃疾对于国家是怎样的态度?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应该如何看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作业: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稼轩词的爱国情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词作和抒情技巧。
3.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