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多面李白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10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多面李白象谜一样,有时天真,游侠天下极度自信。有时候命途多舛仍唯我独尊。有时想象奇特,酩酊醉酒。有时候委曲求全仍悲天悯人,还有他的儿女情长都构成了他的传奇人生。另外,他在诗、词、文诸方面都给世人留下了无法企及的高度。本单元依托鲁人版教材中李白的《将进酒》《蜀道难》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李白生平及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李白的作品,并结合李白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大家眼中的李白。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李白的理解,尤其是对专题三,我眼中的李白。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李白的独特感悟,形成文字,并且把佳作做以展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李白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学生讨论,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飘逸的李白的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点评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李白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2.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3.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4.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5.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
6.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李白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来自何处?
3.李白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李白生平、作品 ( 4课时)
专题二:大家眼中的李白 ( 3课时)
专题三:我眼中的李白 ( 4课时)
专题一
李白生平、作品
所需课时
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李白的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李白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李白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李白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5.通过比较阅读,初步理解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
6.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李白命运的转折点在哪里?
2.李白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3.李白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4.李白的作品怎样体现他的奇绝险怪、豪放飘逸的诗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人版必修五和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QQ群共享、《清音》报出版、班内打印张贴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李白。
2.多媒体展示:李白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尤其关注“赐金还放”这一命运转折点的情况。
3.自由朗读:扫清《将进酒》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李白的情感变化,及时代背景。
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
5.当堂检测: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
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李白的复杂情感。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将进酒》,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李白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的详细经历是什么?
2.小组探究:
(1)李白人生追求前后有什么变化?具体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2)本文情、理是怎样巧妙地组合到一起的?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联系李白其他的作品理解。
3.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第三课时:
1.初读《梦游天姥吟留别》,体会诗人的情怀。
2.小组研讨: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解读本诗。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本是诗怎样将写景——抒情——言志三者完美统一的?
(2)有人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了作者孤高自傲的处世态度,你认为呢?深入探究李白作品蕴含的复杂情感。
5.结合网络资料,个人独立赏析《南京别儿童入京》,写出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第四课时:
1.班级交流赏析《将进酒》的文章,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2.重点研讨: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1)分组研讨,比较《南京别儿童入京》和《将进酒》的情感异同,思考: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李白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以李白诗风的特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大家眼中的李白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李白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用名家对李白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李白的了解。主要参考朱东润《玉壶吟》, 周丽诘写的《李白》和康震《评讲李白》以及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
通过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同时,以这两篇文章为示范,让学生多浏览此类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白的豁达乐观的情怀来自何处?
1.朱东润和康震眼中的李白有什么异同?
2.李白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情怀?
3.李白思想的复杂之处表现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李白研究
常规资源
余光中的《戏李白》《寻李白》、朱东润《玉壶吟》, 周丽诘《李白》康震《评讲李白》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主评点余光中的《寻李白》《戏李白》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重点体会余光中眼里的李白拥有怎样的情怀。
3.学生自主评点:朱东润的《玉壶吟》。重点比较两位名家眼中的苏轼有什么异同,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来谈自己对李白的感悟的。
4.个人评点的成果上传班级交流平台,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第二课时: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李白的资料,形成对李白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体会李白的豁达乐观的情怀。
3.小组研讨,把握李白的心路历程,理解在李白身上体现出来的各种复杂的思想。
4.交流自己对李白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我眼中的李白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李白。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李白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李白的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李白自信、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辩证地来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李白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李白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李白。着重谈及李白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
第二课时:
1.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2.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3.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清音》报出版。
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