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英雄人物与悲剧性格——司马迁眼中的英雄人物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三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3课时+课外2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司马迁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开辟了问过历史文学的先河,突出了一个伟大史学家的卓越品质和无私精神。让学生深深体会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让学生在历史中感悟总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总结历代成功、兴盛的经验和衰落、灭亡的教训,阐述对当今社会现象的分析,培养自己正确社会观和人生观;涵养正直、真实,公正意识内涵。
基于本单元的学习依托一篇文言文为主,从一个侧面切入,进行拓展研究。由于本单元是文言文,学生在阅读时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首先动员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小组协作、自备古汉语词典等语文必备工具书,进行文章梳理。
本单元在教学上设置一个专题,如何理解归纳并使用塑造人物的方法。任务有三个:分析归纳人物传记中塑造人物的方法,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领悟、体会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课前让学生了解刘邦、李广等人物的生平事迹。
2.了解文言知识·词类活用
3.能比较熟练的理解三篇文言文《淮阴侯列传》《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
4. 能够辩证地评价人生历程,养成正确的人生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使用多媒体、查阅工具书等学习活动,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小组协调分工,小组讨论,教师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疏通文意,教师讲解、点拨掌握本单元的文言基础知识。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物塑造的方法,认识司马迁在记叙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刻画人物形象技巧过程中,感悟他们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司马迁忍辱著述的巨大动力,在于它励志继承好发扬前辈褒善惩恶,评判历史的责任感。
2.在阅读中理解作者刻画人间真相,给予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
3.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新问题的自觉意识。
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总目标
以《史记选读》的课文教学为抓手,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突破口,扎实有效的推进文言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英雄悲歌”为话题通过李广等悲剧人物展示了《史记》的悲剧精神,而且悲剧人物贯穿各单元,如项羽、韩信、李广等。
理解《史记》之可贵不仅在于它将充满社会悲剧的三千年历史作了实录,真实地再现了悲剧人物的命运,更在于它多侧面的探寻了人生悲剧的根源。
文中的人物都胸怀大志、锐于进取,有一种为显示个人理想而不怕挫折的精神,并且多数都死得很悲壮,有重大政治意义,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因而给予读者的不是伤感消沉,而是令人感到壮烈,激人奋进。选文关注这一特质的基础上,对落实本模块的“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等课程目标是十分有益的。
以上思想都是通过鲜活的人物塑造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阶段目标
熟练疏通理解文言文。
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对生活中富有个性人物进行描写和发表见解。
能感受和体验作品主题、社会意义及表现手法,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人物的特点和思想。
能在课外有选择地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
有写作的热情,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史记选读》中此类人物的形象特点分别是怎样的?
2.简述这几个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
3.如何看待他们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把握人物的生平事迹(附带相关联系) (课内1课时)
专题二 《史记选读》中此类人物的形象特点 (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
专题三 悲剧人生与社会启迪 (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
专题一
把握人物的生平事迹
所需课时
一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活动通过对史记选文中几个悲剧人物经历的梳理,分析人物在社会权力生活中的悲剧命运,为后面探究人物的悲剧性格做准备。
本次专题活动以阅读本专题提供的三篇文言文为依托,梳理《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李广列传》中三个人物的生平事迹,梳理生命中的典型事件。
播放电影《霸王别姬》《韩信》等电影片段,直观感受人物性格特点,深切体会人物悲剧命运。
交流个人见解,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比较研究大家对作品的鉴赏认识。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了解《史记》“贵乎真”的史家传统,史记相关文学常识。
2. 让学生熟练精确的梳理出三个人物的人生事迹。
3.通过电影片段播放,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简述文中项羽的典型事迹。
简述文中韩信的典型人生事件。
概括李广生命中的重要事件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电影视频《霸王别姬》《韩信》等片段
常规资源
《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李广列传》以及网络上的背景拓展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1:清理基础知识学习,检测预习效果。(生字词语及有关作家作品)
活动2:自由交流
《李将军列传》在材料选择上,有怎样的取向标准?重点叙述了哪几件事?
《淮》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用四个字概括一下。
《项》使用了主人公那些生活素材?
小组讨论,书面表达,自由发言。
教学评价
1.文学常识及有关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扎实。
2.书面语描写客观、真实;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3.能够从人物记叙中梳理概括人物形象的生平经历;能够描绘人物的生命轨迹图。
4.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动情。
专题二
《史记选读》中此类人物的形象特点
所需课时
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是在专题一梳理人物人生经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下一专题探究人物的悲剧命运(性格悲剧),梳理正确的性格观、人生观。重点探究项羽的典型性格。
本专题活动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和比较阅读的方式,把《高祖本纪》中刘邦和项羽进行比较。
通过本专题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性格与人物命运的关系,明确性格绝对命运,习惯可以影响性格,好好把握人生。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以项羽为例分析性格特点以及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采用比较阅读鉴赏法,探究具有相同性格的人物的不同命运。
本专题问题设计
1. 回顾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概括项羽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2.在这些特点中哪些有积极作用,那些有消极作用,如何避免?
3.选文中除此外韩信、李广、屈原甚至赵高的性格与命运之间有何不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搜索,韩信、李广、屈原图片
常规资源
高中语文相关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性格与人物命运的关系等相关研究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1: 回顾课文主要情节的基础上,概括项羽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活动2:如何理解项羽复杂多变的性格特点?
活动3:项羽悲剧的命运与性感的关系是什么?
活动4:一代名将,死非所伤,实堪哀伤,这是司马迁对韩信持有的感情,那么你觉得韩信是一个怎样的人?
活动5:李广具有怎样的个性特点,又有哪些个性缺点?
(除了“智慧”、“英勇”、“刚烈”的个性特点外,还有:擅长射箭,爱好单调,口呐少言,廉洁奉公,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宽缓不苛。文中有件事就专门写了他的缺点,杀霸陵尉的事情也表现出他的心胸狭窄,公报私仇,容不得一点欺侮的报复心。)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准确客观辩证分析人物性格,并能理清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智慧共享;
3.积极主动参与团队活动,能够正确运用网络技术查阅相关资料;
4.能够立足文本,依据充分的事实资料阐明自己的观点;
专题三
悲剧性格、悲剧人生与社会启迪
所需课时
课外1课时+课内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前两个专题的升华与深化,让学生探究悲剧人生的成因。采用“人物性格与人物命运”图片和征文活动的形式,把握文意,进行联想和想象,写作穿越式文本,虚拟未来。
本次活动采用小组写作、小组探讨、班内展示评比的方式。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上网查找有关事例和图片,设计小组版面,最后,举行全班成果展示评比。完成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汇报小结。
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明确人物性格,明确人物经历的事件,了解悲剧命运的成因
2.利用网络查找和使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优秀行为,养成优秀习惯,完善性格,改变命运的探讨研究,激发掌握自己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以上人物的悲剧命运的结局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以上历史人物的悲剧成因是否都相同,试做分析?
他们的经历不只给人惋惜,更给人震撼,谈谈感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多媒体,
常规资源
图片和征文活动设计范例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教室
其 他
提供学生以小组形式的展示平台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1:公布关于设计“性格与人物命运”图片与征文活动通知,明确要求。集体讨论提出小组参赛设想。
活动2:在此话题基础上探究,如何看待生活的不公,如何看待他们悲壮的美?
活动3:
拓展延伸:结合搜集的图片和文字,研究怎样使自己在当前喧嚣浮躁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活动4:全班展示交流,评出优秀作品。
教师作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1.能够熟练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图片。
2.能够明确“性格能影响人的命运,好习惯可以养成好性格”的观点,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价值观。
3.能够积极参与团队设计活动,合作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