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诗仙太白天上来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5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包括《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两首诗歌学习,“我眼中的诗仙”话题作文。李白,在中国人的心里,不仅仅是诗人。他是高天上的流云,飘逸国人浪漫的情怀。而对于学生来说,李白更是从“床前明月光”中走来伴随至今,成为心灵之舟休憩的一个港湾。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诗歌选修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诗歌的教学,更注重积累、诵读、感悟和熏陶。新课标要求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语文学习局面,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三个文本体现了李白豪放、飘逸、浪漫的风格,也可深入探究其潇洒人生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走近李白,亲切对话,启迪人生。
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除传统文本学习之外,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李白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以及有关李白的传记、散文等。另外还有诗歌朗诵比赛,作文竞赛。希望通过这一系列学习,当读到“李白”这两个字时,学生不仅仅是说——我学过他的诗,而且,更能感觉到心灵相通的热度。让李白,鲜活地站在学生身旁,如熟悉的老师,朋友,而非抽象的两个汉字。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白的生平。
2、理解诗人的豪放、浪漫情怀。
3、品味语言,鉴赏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
4、与诗仙对话,完成随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理解感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2.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李白的信息,拓展知识的广度,挖掘深度。
3.联系现实生活,深入理解诗人的浪漫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李白的浪漫情怀,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选修部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你如何理解李白的浪漫?
李白在诗中是如何表现他的浪漫的?
你也可以如此浪漫吗?
专题划分
专题一:梦中仙——《梦游天姥吟留别》 ( 2课时)
专题二:酒中仙——《将进酒》 ( 1课时)
专题三:“我眼中的诗仙”话题作文 ( 3课时)
专题一
梦中仙——《梦游天姥吟留别》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白追求个人自由,狂放不羁。一方面,他追求摆脱世俗羁绊的凌云之志;另一方面,他蔑视权贵,渴求自由,在苦闷中追求解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这种追求的体现。本专题是理解诗人浪漫风格的一把钥匙,为整个单元的重点。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李白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旨。
欣赏“梦游”之境,奖赏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本专题问题设计
全诗按什么顺序进行?
后人评说这是一首“游仙诗”,从文中有何体现?
作者的梦境象征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李白的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进入李白的梦境
问题:
1、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到何处结束的?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2、为何从“瀛洲”谈起?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怎么体现的?
3、梦境中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各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学生诵读诗歌,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活动二:读懂李白
这首诗歌写离别的字眼不多,更多的笔墨描摹了他奇幻迷离的梦境,诗人为何花
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反映了诗人什么性格?历来诗评家都
认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试结合全篇内容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
学生诵读诗歌,教师点拨,理解诗歌的情感,把握诗人性格特点。
活动三:评价李白,启迪人生
问题:你认同李白的处世风格吗?
写作:面对同踏过一方土地的仙人,你想说些什么?
步骤:
1.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李白故事,了解其“济苍生”“安社稷”的豪情及报国无门的悲情。
2.做社会调查:李白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今日兖州留有李白的哪些遗迹?借此让李白的薪火传递到学生的手中。
3.课堂讨论、探究。
教学评价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酒中仙——《将进酒》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李白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而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这种独特个性在《将进酒》中表现得极为突出。本诗既表现出诗人傲岸不屈的性格和鄙弃世俗的精神,又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中,明显流露出人生易老,应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朗诵互评,同伴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都可以有效开展。
学习成果:理解李白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朗诵。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诵读诗歌,把握诗人的感情变化。
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知道多少中国古代文人饮酒诗的名句?饮酒对诗人有何好处?
2、李白为何如此爱饮酒呢?说说自己的看法。
3、你怎样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李白的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诗仙的酒宴
问题:
1、《将进酒》中提到的“主人”是谁?主角又是谁?
2、诗人是如何劝酒的?
3、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饮酒豪情是怎样的?他们喝了多少酒呢?
4、作者为什么要喝那么多酒呢?
学生诵读诗歌,小组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活动二:诗仙的豪情与悲情
问题:
酒中仙借酒消的是什么愁?
即使是豪饮三百杯,诗人能与朋友“同销万古愁”吗?饮酒者知道这一点吗?
杜甫不赞成李白饮酒过多,曾写道:“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你对李白的“痛饮狂歌”有什么看法?
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理解这种李白式的悲哀,学生就能理
解李白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懂得他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活动三:再见李白
步骤:
朗诵展示,师生互评。在诵读中触摸诗人的情感波澜,在文字中感受不老的诗魂。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一首醉酒的诗。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李白饮酒的看法。
教学评价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诗歌,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三
“我眼中的诗仙”话题作文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旨在拓展延伸,毕竟两首诗歌对了解李白来说仅仅是管中窥豹,还应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并开发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由学生搜集李白的诗歌、名句,寻找“月中李白”“山中李白”“水中李白”“离别时的李白”“思乡时的李白”……有关李白的评价——名人眼中的李白,整理自己的思考——我眼中的李白,让李白在自己的心灵驻扎。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真正理解李白,不仅是他的豪放与浪漫。
客观评价李白,不是盲目的崇拜,不是偏激的诋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本专题问题设计
你怎样评价李白?
你最欣赏李白的什么?
如果李白在线,你会对他说什么?
自己的人生路上,会有李白的一些影子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李白的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描画多面李白
借助网络资源,搜集李白的诗歌名句,如《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自选角度,寻找“月中李白”“山中李白”“水中李白”“离别时的李白”“思乡时的李白”……
收集阅读关于李白的传记,评价文章,了解名人眼中的李白。如夏丽君《在西域读李白》
交流信息,认识不同人眼中的李白。
活动二:钟情李白
写作:与李白面对面。
要求:有真实的想法,有文化底蕴。
教学评价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