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1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人物刻画的表现技巧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年级
所需时间
课上8课时,课下4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人物是文学作品中一定会出现的描写对象,文学作品少了人物,就缺少了灵性。那么文学家们都通过哪些艺术技巧刻画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呢?本单元通过文学作品的研读来探究这些让人过目不忘的人物的艺术表现技巧。
本单元通过苏教版《<史记>选读》中“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中的《项羽本纪》,苏教版《现代短篇小说选读》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中《万事通》,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活生生的’这一个’”中《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把栏杆拍遍》这4篇文章为依托来探究学习。整个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品读文章,总结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本专题主要通过诵读、小组合作的方法。专题二,其它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本专题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专题三,人物描写片段练习。本专题主要通过习作的形式来完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在阅读了不同题材的刻画人物的文章来总结出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从而能够将这些方法内化到自己的作品中去。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读这4篇写人的文章。
积累这4篇文章中出现的字词、成语,并能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总结这4篇文章中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积累其它的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过程与方法:
大声朗读课文。
会写并积累字词、成语。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合作探究,通过阅读、网络搜索来搜寻其它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学会运用这些艺术手法刻画人物。
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1、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3、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
4、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5、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6、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品读文章,总结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2、其它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3、学会人物刻画,进行片段练习。
专题划分
专题一:品读文章,总结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专题二:其它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专题三:人物描写片段练习。
专题一
品读文章,总结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所需课时
8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史记>选读》中的《项羽本纪》、《现代小说选读》中的《万事通》以及《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把栏杆拍遍》等作品的基础上,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和总要字词。并总结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熟读这4篇写人的文章。
2、积累这4篇文章中出现的字词、成语,并能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3、总结这4篇文章中刻画人物的表现技巧。
本专题问题设计
1、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形格。
2、如何善于运用“选择典型细节”手法来刻画人物?
3、如何善于运用“对比、衬托”手法来刻画人物?
4、如何善于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5、如何善于运用“详略得当”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6、善于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史记>选读》中的《项羽本纪》、《现代小说选读》中的《万事通》以及《现代散文选读》中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把栏杆拍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人物刻画的文章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利用6课时先自主阅读这4篇文章,能够完成《项羽本纪》的文言现象积累以及《万事通》、《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以及《把栏杆拍遍》中的字词、成语积累。
2、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认真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项羽”“万事通”“我的国文老师”“辛弃疾”这些人物的。
3、小组将这些写作手法记录并交流。
教学评价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通过阅读分析总结刻画人物的艺术技巧。
4、能将这些手法积累并有应用到自己文章中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