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舞剑辛弃疾

文档属性

名称 戎马舞剑辛弃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2 22: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戎马舞剑辛弃疾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8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爱国词人辛弃疾以词名世,才高,性真,气魄大,与苏轼并称豪放派词人代表。杀敌报国的英雄情结和政治失意的牢骚,是辛弃疾大半生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内容,也因而形成了辛词与一般文人词相区别的豪雄特色。辛弃疾一生不曾改变他炽热的爱国情怀与宏伟的报国理想,所以,辛词较之苏词,少了潇洒、豁达,多了英雄的豪壮激昂。而他面对人生打击所表现出来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更是为我们后世人所敬仰。本单元依托人教版教材中辛弃疾《词二首》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辛弃疾的作品,并结合他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名家眼中的辛弃疾。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骆玉明眼中的辛弃疾——《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和佚名眼中的辛弃疾《南宋的良心》,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尤其是对辛弃疾爱国情怀的解读。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让爱国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辛弃疾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辛弃疾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的追求,增强自己的爱国情怀。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P6)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P8)
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P8)
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P9)
5.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P9)
6.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P10)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P19)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辛弃疾的爱国情怀来自何处?
3.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辛弃疾其人其作 ( 4课时)
专题二:名家眼中的辛弃疾 ( 2课时)
专题三:我眼中的辛弃疾 ( 2课时)
专题一
辛弃疾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4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辛弃疾的作品,是词二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辛弃疾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苏轼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5.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作品的艺术特色。
6.通过经典诵读,激发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1.辛弃疾作品蕴含哪些复杂的情感?
2.辛弃疾的词在主旨和风格上有哪些异同点?
3.辛弃疾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4.辛弃疾作品怎样体现出他的豪放派词风?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人教版必修四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宣传吧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辛弃疾。
2.多媒体展示: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3.自由朗读:扫清《水龙吟》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辛弃疾流露的情感。
4.小组研讨: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登临意”的?情景是如何交融的?
5.当堂检测:重点词语的理解,经典语句的赏析。
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感。
第二课时:
1.熟读词第二首《永遇乐》,把握词中的情感。
2.小组探究:
(1)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理解。
(2)本词情、景是怎样巧妙地组合到一起的?
(3)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4)品味夲词的语言特点。
3.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第三课时:
1.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提高鉴赏水平。
2.小组研讨:从不同角度来比较鉴赏两首词。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2)辛词长于用典。在这两首词中,作者各用了哪些典故?他借助这些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3)辛弃疾这两首词的在主旨和风格上有哪些异同点?
5.结合网络资料,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词,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第四课时:
1.班级交流赏析的文章,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2.重点研讨: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
(1)分组研讨,试以《水龙吟》这首词为例,谈谈你对辛弃疾词作刚健雄放这一独特风格的体会。思考:辛弃疾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辛弃疾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名家眼中的辛弃疾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辛弃疾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用名家对辛弃疾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辛弃疾的了解。采用自主评点的方式对骆玉明眼中的辛弃疾——《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和佚名眼中的辛弃疾《南宋的良心》两篇文章进行品评,评点的重点放在对辛弃疾爱国情怀的感悟上。
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同时,以这两篇文章为示范,让学生多浏览此类的文章,来丰富自己的思想。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来自何处?
1.骆玉明和佚名眼中的辛弃疾有什么异同?
2.辛弃疾的爱国思想表现在哪里?
3.辛弃疾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情怀?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辛弃疾文化研究网:http://www.xwh.cn/
常规资源
骆玉明眼中的辛弃疾——《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佚名眼中的辛弃疾《南宋的良心》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u盘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主评点:骆玉明眼中的辛弃疾——《识尽家国愁滋味,戎马舞剑均为词》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重点体会骆玉明眼里的辛弃疾拥有怎样的情怀。
3.学生自主评点:佚名眼中的辛弃疾《南宋的良心》。重点比较两位名家眼中的辛弃疾有什么异同,他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来谈自己对辛弃疾的感悟的。
4.个人评点的成果上传班级交流平台,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第二课时:
1.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辛弃疾的资料,形成对辛弃疾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2.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体会辛弃疾的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
3.小组研讨,把握辛弃疾的心路历程,理解在辛弃疾身上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4.交流自己对辛弃疾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文章。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专题三
我眼中的辛弃疾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在前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辛弃疾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同时学习辛弃疾崇高的爱国情怀,提升自己的爱国意识。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爱国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辛弃疾崇高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带给我们的价值是什么?
1.辛弃疾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
2.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个人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网络环境的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辛弃疾。着重谈及辛弃疾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
第二课时:
1.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2.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3.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
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