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郁顿挫杜子美

文档属性

名称 沉郁顿挫杜子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2 23:1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沉郁顿挫杜子美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时(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本单元依托苏教版选修教材中杜甫的《兵车行》《旅夜书怀》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杜甫其人其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杜甫的作品,并结合陶渊明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杜甫的价值启示。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了解历代对杜甫的评价,认识他到中国文学发展的贡献,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杜甫的理解,尤其是对杜甫的人生态度的解读。在这两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杜甫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杜甫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借助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
2.通过比较阅读,初步了解诗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
3.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杜甫反抗黑暗,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通过经典诵读,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杜甫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3.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来自何处?诗人是如何表现自己这种情怀的?
4.杜甫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杜甫其人其作 ( 3课时)
专题二:杜甫的价值启示 ( 1课时)
专题一
杜甫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杜甫的作品,一篇是《兵车行》,另外是诗歌《旅夜书怀》,再结合《咏怀古迹五首》和《客至》来理解作品,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杜甫其人其作的目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杜甫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3.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4.本诗中有许多含蓄蕴藉、具有朴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的诗句,你最喜欢其中哪些诗句,为什么?? 5.关于杜甫的诗,历代都有名家评论,尤其对“诗史说”,几乎每一大家都要论及,你从这首诗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特色??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讲义。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杜甫。
2.多媒体展示: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3.自由朗读:扫清《兵车行》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杜甫的情感变化。
4.小组研讨:归纳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重要句式,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
5.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情感。
第二课时:
1.熟读课文《旅夜书怀》,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杜甫的情感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为何有这样的情感?
2.小组探究:
(1)题目中的第一个字是“旅”,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呢?
(2)第二个关键词是“夜”。?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
(3)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4)诗三、四句写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他怎样的风格?杜甫的这种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郁之作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3.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第三课时:
1.诗歌小结? 读起这样的诗歌,我们不免都要随着抒情主人公一起哀叹泣涕了。我们知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有一个著名的杜甫草堂,这是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获得的一个暂时安身的栖身之所。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一段恬静而又安宁的生活。同时也创作了一些清新自然风格的诗歌。《客至》就是其中的一首。?
2.小组研讨:自学《客至》,结合诗歌的背景、自注、注释,思考下面问题:? ⑴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 ⑵结合诗句说说这种感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⑶阅读《客至》、《宾至》,说说诗人为什么分别用“客”、“宾”为标题?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本词是怎样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统一的?
(2)深入探究杜甫作品蕴含的复杂情感。
5.重点研讨:杜甫作品的艺术风格
(1)分组研讨,思考:杜甫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归纳:杜甫作品的艺术特色。
6. 评出佳作进行展示。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2.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3.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4.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专题二
杜甫的价值启示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在学习教材提供的杜甫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用历代对杜甫的解读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杜甫的了解。评点的重点放在对杜甫心路历程的把握上以及对杜甫精神境界的体会上。
学生评点的成果要进行交流展示,以利于互相学习借鉴,来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拓宽自己写作的思路。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设计问题,激发自主探究的热情,讨论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等方法开展研究性学习。
2.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来深度解读文章。
3.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历代对杜甫的评价有何不同?
2.杜甫为什么会拥有如此的情怀?
3.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表现在哪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讲义。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学生自主评点。
2.小组交流评点成果,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3.个人评点的成果上传班级交流平台,学生之间进行二次点评,主要是互相学习,以激活思维,激发灵感。
4.学生个人上网搜集关于陶渊明的资料,形成对杜甫的比较客观的、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5.小组推荐优秀资源,进行资料汇总,以形成大家共享的资源。借此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6.交流自己对杜甫的新认识。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掌握自主评点文章的方法,学会自己来解读观点。
2.能够立足文本,利用相关的事实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观点和材料严格的一致。
3.会灵活利用网络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形成自己的资料库。
4.有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