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悲歌塑英雄》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英雄悲歌塑英雄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内4课时课外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题源自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又一巅峰,而辛词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则是词的集大成者。正是他那激扬蹈厉、始终不渝的爱国激情;而作为稼轩词主旋律并奠定其在词史上的地位的,也正是他那宏富而又内蕴深厚的爱国词章。学习辛弃疾的词,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培养爱国情感,无疑在整个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单元依托《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四首诗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的划分是从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以及如何表达这一感情而设计的,三个专题呈层进式展现。
专题一,了解辛弃疾其人其作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辛弃疾的成长环境及其时代背景,为理解爱国情怀,英雄本色奠定基础。
专题二,分析诗词中的英雄形象和自我形象体会爱国情怀指导诵读《永遇乐 》《水龙吟》《破阵子》三首词 ,比较词中英雄形象的异同,
专题三探究辛弃疾抒发爱国情怀的手法,设计《辛词中的英雄自许和英雄许人》文学评论,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借助网络平台、图书阅览,搜集辛弃疾英雄本色,慷慨悲歌的有关诗篇及其生平,以及写辛弃疾的传记、散文等。另外还有诵读,诗朗诵比赛等。
预期成果:理解辛弃疾爱国诗情,展示自己的文学评论,撰写辛词的赏析性文章。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词人及词作背景和内容。
2.了解辛弃疾的英雄本色,慷慨悲歌。
3.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感。
4.探究辛弃疾爱国情怀的表现手法
5.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鉴赏相关的诗歌并撰写评论性和赏析性文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辛弃疾爱国情怀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人情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感悟辛弃疾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坚强的人格品质,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辛弃疾的诗词是如何通过塑造英雄形象来展现爱国情怀和英雄本色的?
3.辛弃疾爱国情怀的表现手法?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英雄 感悟爱国之情
专题二: 感悟英雄形象 悲歌塑造英雄
专题三: 英雄悲歌 吐纳风云之气
专题一
走进英雄 感悟爱国之情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爱国的情怀在整个单元中起着前提和灵魂的作用,因为辛弃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他从小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仇雪耻的志向,并且有一段驰骋疆场、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理解辛弃疾立志报国的爱国情怀,把握诗词主旨,感悟辛弃疾人格的魅力。基于这一主题,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户外访问,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理解辛弃疾的爱国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的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理解辛弃疾立志报国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本色,了解其生平。
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
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辛弃疾的英雄本色对以后的创作有何影响?
2.比较辛弃疾和屈原的爱国情怀?
3.如何理解辛弃疾的英雄本色?英雄本色的根源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辛弃疾的纸质书籍。如:《唐宋词史》、《稼轩词序》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纸笔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走进辛弃疾
问题:
1.了解辛弃疾生平
2. 多媒体展示:辛弃疾《鹧鸪天》体会辛弃疾的英雄本色
学生自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的情感。
班级自由交流,师生互评,形成基本共识。
活动二:探究词人英雄本色的根源。
问题:
1.比较辛弃疾和屈原的爱国情怀?
2.如何理解辛弃疾的英雄本色?
活动三:自由朗读:《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并初步体会辛弃疾的爱国情感
步骤:
1.借助网络资源,搜索等诗篇,
也可在课外到电子阅览室阅读《唐宋词史》、《稼轩词序》,(也可进图书馆阅读此书);或做家庭社会调查,理解辛弃疾的英雄本色的真实性与深刻性。
2.课堂讨论、探究。
3.撰写一篇有关辛弃疾的英雄本色的评论文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 辛弃疾的英雄本色的内涵及根源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辛弃疾的英雄本色的理解程度。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探究深入,全空间学习环境有机结合。
专题二
感悟英雄形象 悲歌塑造英雄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辛词爱国情感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塑造一个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来实现的,所以只有挖掘这些形象身上所寄托的精神,才能真正体会词人身上的凛然正气和磅礴气势以及仕途坎坷,英雄失路的悲情
这一专题就是通过学生诵读、小组讨论、老师点拨等方式来具体分析词中的英雄形象来走进辛词,进一步了解辛弃疾以及其爱国情感的表达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明确把握诗词鉴赏的规律及其方法
2. 通过反复诵读能够把握诗词中形象特点
3. 体会英雄形象和作者自身形象的关系
4.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这几首词是如何表达爱国情感的?
2.每首词中塑造的英雄形象有何不同?
3.词中英雄形象的悲歌是怎样成就英雄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检查词的背诵情况
活动二:探究词中英雄形象的不同,(分析词中抗战英雄形象、壮志难酬形象、矢志不渝,慷慨悲壮形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激情勃发,气冲牛斗的英雄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英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矢志不渝,慷慨悲壮的英雄
活动三:讨论辛弃疾词中的英雄形象的爱国精神和战斗精神
英雄自许和英雄许人
活动四:再次朗读诗词,以品带读,加深对“英雄成就英雄”的理解。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辛弃疾英雄形象的内涵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2.对英雄悲歌的理解程度。
评价量规: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10分)????? 团队合作,交流融洽。(10分)????? 获取信息,技术熟练。(10分)???? 搜集资料,针对性强。(20分)?????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25分)????? 观点明确,表述严谨。(25分)
专题三
英雄悲歌 吐纳风云之气(探究辛弃疾爱国情怀的表现手法)
所需课时
课内2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诗人爱国悲歌的情怀不是抽象存在的,是有依托的,如何表现这一情怀则是本专题的又一重点。辛弃疾采用的表现情怀的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意境阔大,雄奇恣肆;用典贴切,沉郁苍凉;善用比兴,寓情于景;巧设意象群,化旧为新。对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学与用的结合为核心,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达到对辛词鉴赏手法的掌握与运用。学生互评,自评,师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赏析性的文章等多样性的活动相应启动。学习成果: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撰写赏析性文章并展示。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能掌握辛弃疾诗歌鉴赏的方法,会写赏析性的文章。
本专题问题设计
辛弃疾用什么样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
辛弃疾是如何运用典故、比兴表现其思想感情的?
辛弃疾诗歌中英雄的意象群是怎样表现自我形象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有关辛弃疾诗歌鉴赏的纸质书籍、文章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诵读内容:辛弃疾的诗词
诵读形式:脱稿,配乐,追求进入诗歌意境,恰当抒发诗歌情感
学生诵读文本交流自己的看法。
活动二:辛弃疾用什么样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
学生再读文本,重点品读《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中相关的语句。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活动三:辛弃疾是如何运用典故、比兴表现其思想感情的?
学生找出文本中运用典故、比兴的语句,继续品味赏析。
活动四:辛弃疾诗歌中英雄的意象群是怎样表现自我形象的?指导学生以“英雄自许和英雄许人“撰写赏析性文章。
借助网络资源,搜索辛弃疾其它诗篇,品味其表现手法。网上搜集诗歌赏析性的文章,为自己的写作提供范例,了解这类文章的写作要求及方法,完成赏析性文章的撰写。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辛词表现手法的掌握及运用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
评价指标:理解正确,掌握到位。学以致用,运用灵活。参与积极,踊跃发言。
精力专注,紧跟节奏。
2.赏析性文章
评价量表: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评价指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布局谋篇,逻辑性强。????? 认识深刻,材料丰富。用词贴切,评析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