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孔子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走近孔子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3 22: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走近孔子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4课时+课外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生前,并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通认可;在他死后,儒学也几经起落:既有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也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有“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也有后来儒学研究的复习。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位先哲?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
本单元选题源自鲁人版的第三册活动性专题,整个专题将分成四个小专题进行:
专题一,我说孔子。初步感知孔子,了解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专题二,我读孔子。收集孔子的名言警句中,进一步理想孔子的思想内涵。
专题三:我解孔子。通过实地考察或者资料搜集,撰写小论文。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孔子的生平经历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2.阅读孔子的名言警句或《论语》的相关内容,加深对孔子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2.利用文字、网络等平台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
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学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具体显现,走近孔子,就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保持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孔子其人其事。
2.你最喜爱的《论语》中的语句。
3.你眼中的孔子如何?
专题划分
专题1:我说孔子
专题2:我读孔子
专题3:我解孔子
专题一
话说孔子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孔子在封建时代被尊奉为“至圣先师”,其实,在历史记载中他首先是一个有着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那么,你对孔子的了解有多少呢?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研读“活动资源”中的《<论语>六则》《孔子世家》,并借助图书馆、网络资源,初步感知孔子。
2.初步感受孔子伟大人格和思想内涵。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曾经学习过孔子的哪些格言?
2.你读过关于孔子的哪些文章或者书籍?
3.说说你对孔子的理解。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鲁人版第三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1、文章: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李零《丧家狗》
2、视频:于丹《论语心得》 易中天《孔子其人》节选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引导学生广泛搜集、阅读关于孔子的各种资料,然后定向整理、圈定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卡片,形成对孔子的初步感知印象。
活动二:根据自己整理的资料卡片,每人选择一个角度,以小组为单位,讲述孔子其人其事。
活动三:每个小组根据组员的讲述情况,汇总整合,形成一篇完整文学报告,拿到班内进行交流。
布置作业: 1.阅读活动资源中的《<论语>六则》,并完成背诵。
2.搜集自己喜爱的《论语》名言。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本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1.要从不同的角度领悟文本的丰富内涵。
2.要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调、表情来表达见解。
3.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小组内同学的相互协作,补充、完善对孔子的认识。
专题二
我读孔子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孔子的言论是其思想的直接载体,而《论语》则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论语》里的许多言论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精炼、隽永的语句十分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学习《论语》里的名言警句成为本节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论语》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孔子的人格境界和思想内涵,思考孔子名言的现实意义。以板报、宣传栏的形式展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疏理《<论语>六则》的内容,朗读并争取背诵。
2. 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搜集自己喜爱的名言警句。
3.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你最喜欢的孔子的一句话是什么?请试着作出自己的赏析。
2.你搜集了多少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请尝试将它们分类整理。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课件。
常规资源
中学语文教材:鲁人版第三册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论语>六则》原文与译文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2、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可以雕刻。用脏土垒砌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译文】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
4、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先进》)
【译文】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轻率匆忙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来推行了。”“公西赤,你怎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皙)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所以笑他。难道冉有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何以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盟会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说他只能做小相,谁又能做大事?”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收集孔子的名言警句,然后小组内交流,可以在班内交流,邀请老师或同学发表评论,进行相关资料的补充、完善。
活动二: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归纳,分成或干不同的模块,拟出相应的小标题,制成富有特色的手抄报。
活动三:将每人的手抄报再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小组推荐具有代表性的手抄报在班内进行展评,评出的最佳作品制成板报或者宣传栏,有条件的也可以制成网页或者在班级博客上发表。
活动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论语》诵读大赛,进行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背诵《论语》里的经典语句,加深对名句和孔子的理解;
2.增强语文运用能力,促使思考孔子名言的现实意义;
3.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其创造性,加强其阅读、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专题三
我解孔子
所需课时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思考、表达能力。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之上,再充分利用山东乃儒家文化发源地的优势,让学生进一步实地考察或通过网络了解与孔子有关的文化景观、风俗礼仪等资料,然后撰写出自己的个性文章,编辑成册,发表在班级博客上,共享本专题的知识成果、思想成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一些网络视频(如周润发饰演的《孔子》)、书籍资料,进一步介绍儒家学说的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再次探究孔子的积极性。
2.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3.合理引导学生做出自己的理性思考,终究形成书面表达。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关于孔子你还知道哪些?现在的儒学发展如何?
2.孔子在你眼中最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你是如何评判他的?
3.我们该怎样来看待孔子的现实意义?当下,我们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
常规资源
班级博客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内容】
活动一:课前再次布置同学们去通过网络、书籍或对家人朋友的询问增加对孔子或儒学文化的了解。老师也可以呈现一些相关的资料:如电影《孔子》、祭孔大典、国学热现象、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等等。
活动二: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其将前面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个性化的吸收与解读,然后以“我眼中的孔子”为话题进行写作。
活动三:对写出的文章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在班内交流、展示。
活动四:将文章编辑成册,择优在班级博客上发表,同时向报纸杂志推荐。
【优秀案例】
美丽的孔子
高一2班 张梅赞
孔子文化已是历史上的一道迷人的风景,犹如浩瀚星空,繁星闪烁,照耀着中国大地,指引着思想之路的延伸。而孔子文化的美丽,到底还是取决于孔子的美丽。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孔子,从此,便以一个孜孜不倦的求学者的身份,奔走于知识的各个角落。他向苌弘请教音乐,向师蘘学习弹琴,向老子问礼……孔子真的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乐知者”,又是一个“闻鸡起舞”般的好知者。勤奋。更是勤奋的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也”,孔子的勤奋有一个朴素而后劲十足的出发点-----对知识的热爱。他感叹着“逝者如斯,越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迈着勤奋的脚步走出了“韦编三绝”,并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孔子也许是第一个对时间发出感叹的人,是古今学生中最好学的一个。可以无可辩驳地说,孔子是伟大的求知者,是一个“美丽”的学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一个有创新意识的老师。他率先提倡“民间办学”,对于“贫富差距相当大”的学生一视同仁;他教导学生要“温故而知新”,并提出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把教学思想应用于实践中,当他看到“宰予昼寝”时,一向温和的孔子,却真正的生气了-----“朽木不可雕也”!孔子是一位美丽的老师,这种美丽是真实而质朴的。
孔子的身份是平易近人的美。他的追求更是美丽的。
子路曾经问起孔子的志向。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还有,孔子对曾皙的赞同:“莫春者,春服既成功,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霹,咏而归”。孔子的追求没有富贵的踪迹,而知是对原始生命姿态的由衷向往,一种对世俗名利的超脱。这种追求源于自然,源于人类思想中的纯净,源于生命最本质的特征,容不得掺杂一丝尘世的污点。“质胜文责野”,也许过于本质的东西总是有消极的嫌疑,但是这恰是儒家文化的真善美之所在,一种常人无法渗透的大美!
追求的美丽必然造就思想的美丽。“子不语怪、力、乱、身”,孔子是生于知识天地的人,他重视知识,而无比蔑视敢与知识分庭抗礼的一切事物。这正与2500多年后的今天的“尊重知识”的思想暗暗相合,原来思想的长度和广度竟是如此惊人而神奇。
孔子极力倡导道德风尚,他希望创造一种和谐的社会气象。“德不孤,必有邻”。在孔子眼里,君子与小人是直接对立的关系。他教导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是一位最完美的“君子”阿!
孔子曾经这样评价自己:“其为人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之允尔”。这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不也是思想的美丽这棵参天大树的枝叶吗?“智者乐,仁者寿”。孔子是仁者,更是自称“丧家之狗”的幽默乐观的智者。
孔子的思想之美真可谓大放光彩了!
这种美已上升为儒家思想内涵的集合体,悬于中国文化的天空,光照宙宇。;
孔子是美丽的,这种质朴而含蓄的美永不老去!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自己个性的思考。
2.能够在大量占有素材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文字。
3.展开班内互评,要求每人至少评阅3篇同学作品,并写出评改意见。
4.学生结合同学提出的意见,对成果进行完善、修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