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选修之《<史记>选读》——青山埋忠骨,处处是英雄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选修之《<史记>选读》——青山埋忠骨,处处是英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4 19: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青山埋忠骨,处处是英雄
主题单元标题
青山埋忠骨,处处是英雄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3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人类的历史如极具包容性的大海,古往今来,它承载了多少善恶曲直,是非成败。司马迁恰如一名拾贝者,采撷精华会于一心,呕心沥血终成《史记》。《史记》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它对朝代更迭世代交替这些历史事件的忠实记录,更在于它以极富表现力的手法再现了历史中众多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在作品中不动声色地予以褒贬。本单元的学习,将依托《史记》中《垓下之战》《荆轲》《飞将军李广》这几篇文章引导学生感受司马迁笔下的英雄任务,并借助必修课本中《屈原列传》《鸿门宴》《报任安书》等文本以及其他网络资源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英雄”的内涵有更多的思考。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 专题一:走进历史,走近英雄。
专题二:“不以成败论英雄”何谓英雄?
专题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生活中的英雄。
本单元首先通过《史记》中几篇文章的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英雄形象,通过学生对文本和相关课程资源的研读挖掘“英雄”的深层内涵,最终跳出历史和文本,回归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善和美,寻找生活中的“英雄”。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疏通文本,把握文意,梳理、积累文言知识。
2.认识《史记》中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3.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几位英雄人物的命运及悲剧缘由,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史记》英雄人物刻画的方法,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技巧。
3.在研究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对于笔下人物的影响的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评价方法。
4.通过制作简报、写论文等活动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培养收集资料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能对历史人物形成自己的看法。
3.通过对文本的深层品读,从众多英雄人物的经历中获取有益的人生启示。
4.感受《史记》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民族精神。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司马迁笔下有哪些“真英雄”?
2.司马迁是不是英雄?英雄有什么特征?
3.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英雄?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进历史,走近英雄。
专题二:《史记》英雄人物的刻画
专题三:“江山代有才人出”寻找各时代的英雄
专题一
走进历史,走近英雄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屈原列传》《魏公子列传》《刺客列传》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分析概括他们各自悲剧命运的缘由,并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垓下之战》《荆轲》《飞将军李广》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司马迁笔下英雄人物的生平经历,找出他们的相似之处,梳理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三篇课文,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熟悉三位人物的人生的生平经历和悲剧命运。
3. 通过对三位人物命运的比较分析,总结英雄悲剧的缘由。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三位人物各自的主要经历有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一下他们各自主要的英雄事迹吗?
2.三位人物存在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你如何看待这几位人物?他们可以被称作“英雄”吗?
4.为什么司马迁笔下的英雄很多都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史记》选读本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关于项羽、荆轲、李广的拓展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用两节课时间阅读三篇文章,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知识,完成预习学案。)
1.组内交流,概述每位人物的生平事迹。
2.老师组织讨论活动:“英雄对对碰”刘邦VS项羽,荆轲VS秦始皇 说说谁才是你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3.组内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评判英雄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内涵?结合史实举例说明。
4.每小组选取代表做展示发言。
5.课下思考:司马迁在刻画主要人物的时候用了什么手法?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知识总结全面、准确。
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能通过阅读细致地分析概括人物特征。
能客观评价人物,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史记》英雄人物的刻画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对《史记》中众多人物的分析比较,研究探讨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探讨司马迁“借他人酒杯,浇个人块垒”的写作特色。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细节描写、矛盾突出、选材精当等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2.了解司马迁生平,通过文中细节体会司马迁在字里行间蕴藏的个人情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司马迁的作品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通过阅读说说《史记》在写作人物方面的突出特点
2. 有人说,司马迁的《史记》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之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常规资源
鲁教版《史记》选读教材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汉书》《新唐书》《三国志》部分文段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
1.分发《汉书》《新唐书》《三国志》的相关文段材料,小组讨论比较史记在写作人物方面的突出特点。2.组内选取代表在班内展示发言,并说明这些手法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积累整理
活动二:
1.阅读《报任安书》,重新熟悉作者。
2.有人说,司马迁的《史记》是“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之作,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司马迁的经历分析说明。
作业:
借用史记手法,给司马迁写一篇小传。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会比较阅读,在对比中了解不同文本的写作特色。
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能从细节中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江山代有才人出”寻找各时代的英雄
所需课时
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通过学生对《史记》中众多英雄人物的了解,探究英雄的真实内涵,进而从古到今,寻找身边的英雄人物。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对众多人物的经历的了解和评价,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2.结合史实,探寻各时代“英雄”内涵的更迭变化。
3.通过发现和寻找身边英雄,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
4.通过论文的写作,提升写作水平。
本专题问题设计
结合拓展阅读,思考:
1.司马迁是不是一位英雄?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每个时代的英雄涵义是否相同?有什么变化?
3.在我生活的环境中,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英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视频等
常规资源
鲁教版必修《报任安书》,历史必修教材等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课下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关于各时代英雄人物的资源)
活动一:“英雄面面观”
【讨论发言】司马迁是不是一位英雄?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讨论发言】每个时代的英雄涵义是否相同?有什么变化?
活动三:【思考展示】在我生活的环境中,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英雄?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通过作品把握作者的人生经历,形成个人客观的评价。
2.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个人观点。
3.能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大胆发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