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圣”杜甫的悲人情结

文档属性

名称 一代“诗圣”杜甫的悲人情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4 19: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一代“诗圣”杜甫的悲人情结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选自苏教版的《唐诗宋词选读》的第四单元“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杜甫就是其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而杜诗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则是巅峰上的至高点。学习杜诗,对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其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鉴赏杜诗,无疑在整个课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单元由《兵车行》《旅夜抒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客至》四首诗歌组成,是漂泊中的杜甫感情的真实告白,作为诗圣的杜甫,其漂泊中的情感在四首诗中已表现得比较充分,学习这几首诗,能窥一斑而观全豹。
整个单元将分两个专题进行:专题一,杜甫其人其作。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其作品,并结合杜甫的经历来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我眼中的杜甫。在前一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杜甫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及其在各方面的艺术成就。
2.反复诵读体味作品优美的语言,提高语言感受力。
3.熟读成诵,能准确无误、流畅地背诵杜甫的作品。
4.结合作者的经历学习“知人论世”,深入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
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搜集有关杜甫悲己悲人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人情怀。
4、运用自主评点的方法来品评文章,深度解读文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杜甫的悲悯情怀,认同古代知识分子报国济世的人生追求,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生中的磨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增强民族使命感。
2.通过经典诵读,在品味、探究中肯定自身价值,增强合作意识,激发自己对古典文化的深沉的热爱之情。
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对应新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3.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4.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5.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6.尝试进行诗歌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7.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2、如何理解杜甫对自己生活的悲叹、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
3、杜甫带给我们哪些有价值的思考?
专题划分
专题一: 杜甫其人其作 ( 3课时 )
专题二: 我眼中的杜甫 ( 1课时 )
专题一
杜甫其人其作
所需课时
3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杜甫的作品,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杜甫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悲己悲人的情怀在整个单元中起着前提和灵魂的作用,因为杜甫在漂泊中感受到了极大的痛苦,才真正理解别人受的苦难,推己及人,表现其崇高的品格。
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朗诵中的互评,同伴的展示,师生对话,个人品味,借助网络进行信息搜寻,撰写思想评论等多样性活动相应启动,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杜甫其人其作的目的。
学习成果:理解杜甫的思想,掌握抓住关键语句品读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思想评论文章及有关的图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初步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2、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风格并对其内涵有所了解。
3、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4、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挖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撰写思想评论。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本单元哪些诗、哪些语句体现出对自己的悲叹、对弱势群体的悲悯?诗人到底悲叹自己什么?
2、诗人悲叹的根源是什么?如何理解杜甫对自己生活的悲叹?
3.杜甫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材、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宣传吧 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课时:学习《兵车行》
1、学生自由交流:谈谈你所知道的杜甫。
2.多媒体展示:杜甫的生平经历以及各方面的成就。
3.自由朗读:扫清《兵车行》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
4.小组研讨:
①开头描写了什么场面?给你什么感受?描写的角度有哪些?有何作用?
②“点行频”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分析其危害。
③“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造成这种社会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5.当堂检测:请用杜甫的口吻转述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6.朗读比赛:小组推举代表进行朗读比赛,深入体会杜甫的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
第二课时:学习《旅夜书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一)学习《旅夜书怀》: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2.小组探究:
(1)首联、颔联写了哪些景物?主体景物是什么?这个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如何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3)诗末“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
3.背诵比赛:
采取计时赛、小组接龙赛、随机抽取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把古诗文的教学落到实处。
(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1.初读全诗,了解王昭君其人其事,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2.小组探究:
(1)通读全诗,了解王昭君美丽、孤独、思乡、幽怨的形象特点。
(2)再读全诗,理解“悲昭君以自悲”的写作目的?
(3)本词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
3.背诵比赛:
第三课时:学习《客至》《宾至》
1.初读《客至》,体会诗人的情怀。
2.小组研讨: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解读本诗。
3.小组展示: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讲解,教师只做适当地补充说明。
4.问题探究:
(1)首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颈联的正常语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结合网络资料,个人独立赏析《宾至》,写出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诗歌赏析。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能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引发听者共鸣。
2、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文章,重点字词掌握牢固。
3、个人发言声音洪亮,能准确流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4、小组合作积极主动,组员参与度高,讨论热烈。
5、能写出个性化的作品,作品展示有独到之处,对他人有借鉴意义。
评价方式:老师点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批互改思想评论,提出建设性意见,橱窗展示。
评价指标:理解到位,读出感情,探究深入,网络资源利用充分。
专题二
我眼中的杜甫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是进行成果展示活动。诗人悲人的情怀在整个单元中起着灵魂的作用,相对于杜甫对自己在漂泊中感受到的痛苦,别人受的苦难则更在他的关注之上,推己及人,忧国伤时,其精神的崇高和胸怀的博大使其真正拥有了“诗圣”之名。
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杜甫。在前一个专题的基础上,自己提炼升华,写出自己对杜甫的理解感悟,形成个人专题研究成果。
本次活动主要是把个人的成果放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评点,推选出佳作,进行宣传吧张贴展示,做好示范引领,把专题阅读的学习落到实处,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学习杜甫辩证地来看待人生中的磨难的人生态度,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
本专题问题设计
1、诗人为哪些人而悲叹?悲叹什么?为何悲叹?如何理解杜甫对弱势群体的悲悯情怀?
2、杜甫的人生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到底是什么?
3、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体现在何处?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材课本,有关杜甫的纸质书籍。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佳作展示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
1.学生自由写作:我眼中的杜甫。着重谈杜甫的人生态度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把作品上传至班级交流平台,互相点评,学习借鉴。每篇文章至少谈出一条优点和缺点,这样有利于自己学习提高。
活动二:
1.小组研讨,推选出佳作,进入佳作交流点评。对于佳作先谈出自己可以借鉴的优点,再提出改进的建议。
2.学生交流:谈体会。此次专题学习自己的收获,知识层面的、精神层面的皆可。借此探讨关于精神财富和人生价值等问题。
3.班级佳作展示。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推选出班级本次的佳作,进行宣传张贴。
4.教师进行主题单元学习总结。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灵活使用班级交流平台进行学习,加大学习容量。
2、写作能清楚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合情合理。
3、合理借鉴他人成果,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4、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
评价指标:
态度端正,方法合理。团队合作,交流融洽。 ? 获取信息,技术熟练。搜集资料,针对性强。 ? 筛选分析,整合到位。观点明确,表述严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