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悲歌

文档属性

名称 英雄悲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5 12:4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英雄悲歌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3课时+课下3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在历史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悲情英雄。他们在一生的奋斗中,往往以生命为代价,演绎出一幕幕慷慨悲壮的命运悲剧。不论事业成功与否,他们却永远保持着人格的独立,闪现出人格的魅力。本单元中的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它的悲剧命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司马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令笔下的悲剧人物千载而下栩栩如生?在他们身上,司马迁倾注了怎样的情感?我们该如何认识评价这些人物?接下来将通过本单元的几篇作品走进司马迁的悲情英雄,了解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鉴赏评价人物,理解良好性格对于成功人生的重要性。
本单元将分为三个专题。
专题一:走进《史记》的悲情英雄;
专题二:《史记》悲情英雄的性格刻画;
专题三:司马迁与他笔下的悲情英雄。
本单元将通过《项羽本纪》《刺客列传》《伍子胥列传》《李将军列传》等作品来了解《史记》悲剧人物,并以《项羽本纪》为主体探讨《史记》是如何来刻画这些人物的,引领学生结合《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进行拓展研究,进一步了解司马迁人生经历,进而理解司马迁在这些悲情英雄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史记》悲情英雄的论文写作。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理、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虚词。
2.认识细节的运用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分析概括几位悲情英雄的命运及悲剧缘由,进而掌握阅读、分析文本的基本技能。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史记》悲剧人物刻画的方法,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技巧。
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并对人物的悲剧命运作出历史的评价。
通过论文写作展示研究成果,提高鉴赏及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发愤著书的精神,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3.感受《史记》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民族精神。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主题单元
问题设计
1.如何给《史记》的悲情英雄分类?
2.司马迁是怎样来刻画这些悲剧人物的?
3.怎样理解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悲情英雄的关系?
专题划分
专题一:走近《史记》的悲情英雄。
专题二:《史记》悲情英雄的性格刻画。
专题三:司马迁与他笔下的悲情英雄。
专题一
走进《史记》的悲情英雄。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阅读《项羽本纪》《刺客列传》《伍子胥列传》《李将军列传》等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司马迁笔下的悲情英雄,分析概括他们各自悲剧命运的缘由,并整理、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四篇纪传,积累文中重要文言实词和虚词。
2.熟悉四位悲情英雄的人生经历、命运起伏。
3. 分析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并对人物的悲剧命运作出历史的评价。
本专题问题设计
1.他们的人生分别经历了哪些起伏跌宕?
2.你能用流畅的语言描述一位你印象最深的人物的命运吗?
3.他们的悲剧原因有哪些?
4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人生悲剧?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五单元相关篇目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印发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每组选一位同学发言描述一下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位人物的人生经历。
2.老师组织讨论:什么是悲剧?你熟悉的悲剧有哪些?你认为造成悲剧命运的原因通常有哪些?
3.组内讨论:他们的人生是悲剧吗?为什么?如果是,那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各是什么?在文章中找到相应的语段。
4.试着根据他们悲剧原因的异同给他们分类,确定分类标准和理由,组长做好讨论记录,班内交流。
5.思考:他们被毁灭的命运给了你什么启示?组内交流。
6. 每小组选取命运相近的一组人物,讨论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所产生的影响,组长在班内发言展示。
7.你认为什么样的性格更有利于人生事业的发展?请把你的观点和想法写在日志上。8.课下思考:司马迁是如何来刻画笔下的悲剧人物的?
教学评价
1.能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2.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3. 能通过阅读分析概括人物的悲剧命运及缘由。
4. 能客观评价人物,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专题二
《史记》悲情英雄的性格刻画。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通过阅读《项羽本纪》,研究探讨司马迁笔下悲剧人物的刻画方法,着重从选材、细节描写与对照手法等角度去体会司马迁刻画人物的准确、用心。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合理的手法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准确及深刻内涵,能通过细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掌握在对比中展现人物性格的的方法。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刘邦项羽入关后各有何表现?说明了什么?
2.有关项羽和刘邦的细节凸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3.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还有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五单元相关篇目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印发资料(有关文章选材、对比手法与细节描写的知识)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1.项羽和刘邦出身贵贱悬殊,项羽入关后的所做所为和刘邦迥然不同,司马迁为什么要这样写?
2.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刘邦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3.文章中的细节描写有哪些?谈谈这些细节凸显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用多媒体展示有代表性的细节,如“彼可取而代之”“泣下数行”“项王笑曰”等)
4.思考:司马迁通过选材、细节、对比等手法来刻画人物之外,你还看出了什么方法?(提示注意文中环境描写的渲染烘托作用和欲抑先扬等手法)
5.作业:给项羽写一篇小传。
教学评价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2.会比较阅读,能从文章选材构思、细节描写中体会作者对于人物刻画的巧妙用心。
3.有一定鉴赏能力,能结合文章分析人物,并有理有据地表达个人的褒贬评价。
专题三
专题三:司马迁与他笔下的悲情英雄。
所需课时
课上1课时+课下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主要引领学生结合《报任安书》《太史公自序》,了解司马迁主要的人生经历及“李陵之祸”对他的影响,探究司马迁写作这些悲情英雄的心理背景,进而了解他在这些悲情英雄身上所倾注的情感,最后完成关于“《史记》悲情英雄”的论文写作。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了解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鉴赏作品。
2.结合司马迁的遭遇,探讨他在悲情英雄身上所倾注的情感。
3. 学习司马迁在逆境中发愤著书的精神,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本专题问题设计
读了《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你对司马迁有了那些了解?
怎样看待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悲剧人物的关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录音机,光盘,课件。
常规资源
鲁教版《<史记>选读》第五单元相关篇目
教学支撑环境
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
其 他
印发资料(司马迁的人生)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走近司马迁
1.读了《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你对司马迁有了那些了解?
2.司马迁为什么要为李陵辩护,从这件事你怎么看待司马迁?
活动二:探讨司马迁的遭际与笔下悲情英雄的内在联系 (小组探讨)
1.你认为司马迁对他笔下的悲情英雄是什么态度?试着从文中找到你的依据。
2.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和他笔下的悲情英雄有哪些相似?这对他的写作有何影响?
活动三:面对磨难
思考:司马迁对于人生磨难是怎样的态度?对你有哪些启发?你应该如何看待人生的困境?请每位同学以日记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活动作业: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史记》中的悲情英雄。
教学评价
1.能通过作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
2.能“知人论世”地评价分析作品和人物。
3.能立足文章、依据史料鲜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能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