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10 10: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 《屈原列传》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 归纳---总结
复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用案人自我创新
【自主学习】(相信你自己,你能行!)第一至三节1.重点字词:娴于辞令(熟练、熟悉) 争宠而心害其能(嫉妒)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位次) 屈平属草稿(写作)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制定法令,两词都是同义复用) 平伐其功(自夸、炫耀)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 可谓穷矣(处境困难)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治乱之条贯(条理,规律) 2.通假字: 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糜不毕见(“见”通“现”)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3.词类活用: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做名词,识别力) 谗谄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为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做名词,邪恶、不正的小人) 蝉蜕于污秽(名词做状语,像蝉那样;形容词做名词,污浊的环境)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做名词,端方正直的人)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做动词,阐明) 4.文言句式: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判断句) 方正之不容也(被动句)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离骚者,犹离忧也(判断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故死而不容(被动句) 明道德之广崇(定语后置句) 5.重点实词拓展:属zhǔ::属引凄异。(郦道元《三峡》):连缀,接连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同“嘱”,嘱咐,托付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赤壁赋》):倾注,引申为劝酒:注:“属”还有⑴(意念)集中于一点,如“属意”;⑵恰好遇到的意思。属shǔ: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类别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隶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系,是第四至九节1.重点字词:惠王患之(担心、畏惧) 齐与楚从亲(同“纵”,合纵) 楚诚能绝齐(如果) 奈何绝秦欢(断绝) 屈平既嫉之(憎恨) 人君无愚智(无论) 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全部)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件接着一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 2.通假字: 屈平既绌(“绌”通“黜”)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乃令张仪详去秦(“详”通“佯”) 使于齐顾反(“反”通“返”)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3.词类活用: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做动词,用丰厚的礼物)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使……破)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做状语,在宫内; 在外面)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做名词,忠诚、贤能的人) 身客死于秦(名词做状语,像客人那样) 秦虎狼之国(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做动词,结为婚姻) 4.文言句式: 大破楚师于丹淅(状语后置句) 遂绝齐(省略句)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省略句)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被动句)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被动句) 举贤以自佐(宾语前置) 5.重点实词拓展:顾: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回头看 顾野有麦场(《狼》):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拜访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难道、岂 使于齐,顾反,谏怀王:返回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顾重顾藉。(《柳子厚墓志铭》):顾惜 注:“顾”还有照顾;考虑;反而;不过的意思。
达标检测【夯实基础】1.根据释义,总结本文出现的成语。⑴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⑵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⑶ :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⑷ :形容心中无主、空虚怅惘的神态。2.名句名篇默写:⑴ ,夕 之宿 。⑵ ,春与秋其代序。⑶ ,恐美人之迟暮。⑷ ,何不改此度?⑸ ,来吾道夫先路。⑹长太息以掩涕兮, 。⑺亦余心之所善兮, 。 ⑻路 其修远兮, 。 ⑼新沐者必弹冠, 。⑽蓬生麻中, ; ,与之俱黑。(《荀子》)3.解释、区别“微”的含义: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⑶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王阁序》): ⑷猥以微贱,除臣洗马(《陈情表》): ⑸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4.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谗谄之蔽明也 B.邪曲之害公也C.方正之不容也 D.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5.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B.冀幸君之一悟C.屈平既绌 D.乃令张仪详去秦【 】6.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短于顷襄王 短:揭露短处
B.顷襄王怒而迁之 迁:调动官职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列:班列
D.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祖:称为鼻祖【 】7.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父母者,人之本也 ②秦,虎狼之国,不可信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⑥此不知人之祸也⑦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⑧离骚者,犹离忧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 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1.博闻强记 泥而不滓 随波逐流 爽然若失2.朝搴阰之木兰兮 揽 洲 莽 日月乎其不淹兮惟草木之零落兮 不抚壮而弃秽兮 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 曼曼 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浴者必振衣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3.精妙;没有;身份卑微;身份卑微;轻微、微弱4.A项动词活用为名词,其余均为形容词做名词5.B6.C 7.A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