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8 22: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遥二中有效教学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问题导学案
【课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课型】:问题探究解决课
编写人: 审核人: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 了解有关李白的生平、创作、思想及其人格魅力。
2、 反复诵读四首诗,理清李白诗歌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魅力。
3、 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重点、难点】:1、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2、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相关链接】:
【李白简介】(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 ( http: / / baike. / view / 310970.htm" \t "_blank ),号青莲居士 ( http: / / baike. / view / 74768.htm" \t "_blank )。唐朝 ( http: / / baike. / view / 6527.htm" \t "_blank )著名诗人 ( http: / / baike. / view / 15168.htm" \t "_blank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 ( http: / / baike. / view / 1646.htm" \t "_blank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 ( http: / / baike. / view / 22654.htm" \t "_blank )”之称。李白和杜甫 ( http: / / baike. / view / 2211.htm" \t "_blank )合称“李杜 ( http: / / baike. / view / 39773.htm" \t "_blank )”。祖籍陇西 ( http: / / baike. / view / 323020.htm" \t "_blank )成纪(今甘肃 ( http: / / baike. / view / 8461.htm" \t "_blank )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 ( http: / / baike. / view / 2673.htm" \t "_blank )北)。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 ( http: / / baike. / view / 5073.htm" \t "_blank )抒情 ( http: / / baike. / view / 186610.htm" \t "_blank )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自长安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 ( http: / / baike. / view / 31478.htm" \t "_blank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导航】:诗题中的“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天宝三载(744)三月,上疏请还山,玄宗赐金放还。天宝五载(746)卧病东鲁。他在东鲁等了一段时间,唐玄宗没有召他再去长安,他十分失望苦闷,打算先漫游名山大川。于是告别东鲁诸公,写有《梦游天姥吟留别》。 即便是在流落东鲁时期内,他仍然念念不忘长安,希望能有重回朝廷的机会。长安宫阙成了诗人心中解不开的结,不能忘怀的梦。这梦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得到了再现。
[预习思考]
一、1、解释下列加点词
我欲因之梦吴越 失向来之烟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势拔五岳掩赤城:
2、找出文中的古今异义字并解释
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势拔五岳掩赤城
3、找出文中的多义字并解释
訇然中开 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来万事东流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虎鼓瑟兮鸾回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云青青兮欲雨
(2)名词用作状语:对此欲倒东南倾 訇然中开 古来万事东流水
(3)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
二、预习课文后,你提出了哪些问题?
【互动课堂】
【问题探究】:
1、理清全诗脉络
2、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
3、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4、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5、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小组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6、 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7、 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8、 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9、.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10、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问题导学案
【课题】:《将进酒》 【课型】:问题探究解决课
编写人: 吴京宇 审核人: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相关链接】
一、背景简介 我们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诗人被排挤出长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将进酒》这首诗则是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二、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将进酒”意即“劝酒歌”, 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的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预习思考]
一、注音
将( )进酒 莫使金樽( ) 径须沽( )取对君酌( ) 岑( )夫子 千斤散( )尽 钟鼓馔( )玉 斗酒十千恣( )欢谑( ) 烹( )羊宰牛且为乐 呼儿将( )出换美酒
二、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
①高堂明镜悲白发 ②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 ④斗酒十千恣欢谑 ⑤径须沽取对君酌 ⑥与尔同销万古愁 ⑦但愿长醉不复醒 ⑧主人何为言少钱
【互动课堂】
问题探究:回答下面的问题,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这首诗的风格。
1、 请同学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激动的(找出对应诗句:) 豪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悲壮的(找出对应诗句:) 自信的(找出对应诗句:) 愤慨的(找出对应诗句:) 狂放的(找出对应诗句:) 愁苦的(找出对应诗句:)
2、 怎样理解诗人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作用?
3、 像这样的夸张手法,本诗中还有哪几处?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上下文有怎样的联系?
5.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
6.通过哪些词语,你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
7、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这万古的愁从何而来呢?(请同学们结合背景,结合你所了解的李白作答)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体会两首诗的异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课后巩固】
1、名句默写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月亮对诗人情深意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中真诚与月相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诗中化用曹植《名都篇》之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诗中对仗工整、情景交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描写名山大川的诗篇中,往往将自己胸中喷薄的豪气融入自然景色,已出神入化的想象驾驭着情感,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诗歌境界。请将《蜀道难》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对比阅读,说说杂言和七言乐府歌行对表达这种诗歌境界的作用
3、仿照下面的句子,另选两位名人,写一段文字。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他人生价值的宣言,也是他作为一位天才诗人高度自信达观豪放的写照。
4.比较阅读
将进酒
作者:【李贺】 体裁:【乐府】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1
高二语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