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说课稿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依据《体育与健康》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合理把握教学的自由度,给学生较大的学、练空间,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发自内心地感受主动参与运动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交流情感、体验快乐课堂。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背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全一册。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能够发展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背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是田径运动中的竞赛项目,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技术构成。
三、学情分析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下面我谈一谈我对学情的分析。此次授课对象为水平五的学生,之前学习过了快速跑、接力跑、耐久跑等其它田径教学内容之后,身体素质基础较以前更加扎实,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具有了较高的运动能力,而且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和分析能力不断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反应敏捷,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强烈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目标
在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
能说背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动作要领,80%的学生能够做出该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背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发展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与竞争的意识,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等优良品质以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本课重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
身体在杆上成反弓形;落地时低头含胸,屈髋伸膝。
【难点】
全身协调用力,身体部位依次过杆。
六、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观察评价法。
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探究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共分为4个部分。
(一)开始部分
1.首先我会进行课堂常规,内容如下: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然后我会进行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起跳。谁能到前面给大家做一个标准的助跑与起跳衔接动作。做的非常标准,哪位同学能给老师说一下助跑与起跳的技术动作。说的真不错,学好助跑与起跳就是为了我们今天接下来学习的技术动作做准备,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背越式跳高的过杆与落地技术。2.其次是队列练习,队列的内容是进行行进间转法练习
队列练习的教学意图是调整学生的状态,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的气氛当中,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队列练习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
(二)准备部分
首先是 “你说我猜”抱团游戏
方法:所有学生以教师为圆心围成一个圆进行慢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通过学生回答字数进行抱团 ,如教师提问“中国的首都是哪里?”学生回答“北京”。学生根据回答答案字数进行两人抱团。
其次是徒手操练习,四列横队体操队形。头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弓步压腿、踝腕关节运动。
要求:动作标准,到位,充分活动各关节。
【教学意图】课前充分活动关节能达到热身的效果,降低肌肉粘滞性,加大关节灵活性,避免运动损伤。也为新授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注意观察老师过杆是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回答:反弓形
教师加以表扬,帮助同学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
2.讲解
动作要点:(1)过杆:起跳后,上体后倒展体,身体在杆上成反弓形,然后肩部继续下沉,髋部上挺,使两膝上升;上体越过横杆后,及时低头含胸,小腿上踢,使整个身体依次过杆。
(2)落地:低头含胸,屈髋伸膝,以肩背部及双臂着垫并借过杆旋转力顺势后翻,做好缓冲。
3.练习
(1)复习助跑与起跳练习。
组织教学:四类横队,依次进行。
(2)原地背向起跳过杆练习。
组织教学:逐个进行,学生背向冲于横杆,原地起跳,用橡皮绳做横杆,降低学生恐惧心理,教师在学生侧方进行保护与帮助。
(3)分层练习
组织形式:用橡皮绳代替横杆,起跳充分的学生进行正常练习,起跳不成分的学生利用踏板进行练习。
(4)完整动作练习。
【教学意图】通过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递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本课内容。
4.检验—学生依次进行动作展示
方法:教师逐个检验学生背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检查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
【教学意图】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80%以上学生掌握该技能。同时也可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学以致用。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教学意图】在课堂学习的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激烈的比赛状态中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缓解疲劳,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操。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检验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我的课后反思提供理论基础。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田径场地、跳高器材、橡皮绳若干。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