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快速跑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快速跑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2-17 14: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速跑
新设计
跑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能力之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快速跑是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的重要教学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速度有积极地作用,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面跳跃和球类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了解步频与步幅的关系。
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全面锻炼身体。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愉悦身心、展示自我。
学情分析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依据,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来提高快速跑的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快速跑的正确姿势;
教学难点:
提高步频,加大步幅。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1——2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练习为背景,以思考为轴心来展开教学。教师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百米飞人博尔特跑步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回答,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快速跑的准备。
准备部分(5分钟):
我采用了“徒手跳绳”的游戏进行热身,让学生围成广播体操队形散开,进行不同方法的跳绳,在跳的过程中,穿插高抬腿和的练习,让学生身体各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逐步激发练习兴奋,预防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激发兴趣阶段(3分钟):
分组进行30米的往返接力赛,记录各组取得的成绩,了解学生快速跑的水平和易犯的错误动作,并提示学生在这节课结束前,还将进行一次同样的接力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技术阶段(23——25分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学会快速跑的正确姿势。教师通过讲解动作要领,并做示范,强调易犯的错误动作,让学生初步形成动作的表象,然后进行原地的摆臂和原地高抬腿练习,让学生体会含胸收腹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动作,教师对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然后进行教学分组,由小组长带队到指定的场地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与学生之间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具体的练习分为三步:
练习一:提高步频,限制步幅
在跑道上用红色粉笔设置标识,男生标识间隔1.2米,女生为1米,距离为30米左右,让学生体会快速抬腿和跋地的动作。
练习二:加大步幅,限制步频
在跑道上用白色粉笔设置标识,男生标识间隔1.8米,女生为1.5米,距离为30米左右,让学生体会后蹲和抬大腿的动作,鼓励学生进行示范,相互交流心得。
练习三:进行30米提高步频,加大步幅的快速跑练习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完成由认知到体验的过程。对练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进行集体纠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做好个别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快速跑的技术动作,逐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巩固与运用技术阶段(3分钟):
进行30米往返接力跑,通过游戏比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检查学生对快速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结束部分(4分钟):
播放轻松音乐,引导学生进行放松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放松。然后对本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加以讲评,指导课外练习,拓展课外资源。
安全意识和场地器材:根据体育课的特征和本课的内容特点,我从学生上课的服装,场地的布置,学习活动的要求等方面,制定了安全预案,以确保本课的顺利进行。场地器材:田径场一块,红色、白色粉笔若干,录音机一台。
课后反思: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提倡课程与生活资源的整合。本课从内容选择上,既贴近青少年生活,又符合青少年情趣,又让教学活动“还原”社会生活。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大亮点:
1、热身活动充分,避免运动损伤;
2、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以教学比赛的形式展开,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4、让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突出本课程“活动性”特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