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跨栏跑—栏间跑节奏
跨栏跑
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非对称性、周期性运动项目,要求在短时间内,在保持快速跑动的情况下,连续跨越栏架,对发展速度、力量、弹跳、柔性、节奏感和时空感有明显作用。
跨栏跑全程技术构成
起跑到第1栏的技术
过栏技术
栏间跑技术
终点跑技术
由于全程跨栏跑主要是由跨栏步和栏间跑若干个跨栏周期所组成,因此,跨栏步和栏间跑是跨栏跑技术的重点。
跨栏跑比赛项目栏架设置要求
栏间跑
栏间跑是指除去跨栏步以外的栏间距离跑部分。
栏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因此栏间跑的步数也应是固定的。常采用三步、四步或者五步等形式。
栏间跑技术
栏间跑的节奏
栏间跑技术的重点是栏间跑的节奏。
栏间跑的节奏是影响跨栏跑成绩的重要因素。
科学、合理、平稳的栏间跑节奏,能够提高连续过栏和快速跑动速度。
以三步为例,一般为:一小、二大、三中。主要任务是发挥跑速,保持节奏,准备攻栏。
栏间跑三步节奏成因
第1步:由于跨栏步过栏着地使水平速度受到损失,后蹬时膝关节基本不参加工作,使蹬地力量受到局限,因此第1步不能太大。一般只有1.5—1.8米。
第2步:有力的起跨腿蹬地,蹬摆动作舒展,接近短跑途中跑的动作,而且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继续加速。因此,第2步是栏间跑3步中最长的1步,一般约为2.0-2.1米。
第3步:因为要准备做下一栏的起跨攻栏动作,因此要求在靠近身体重心投影点附近快速放脚,步长较第2步小,一般约为1.85—1.95米。
由此形成栏间跑3步小、大、中的比例关系。
栏间跑三步节奏图解
过栏着地 第1步 -小 第2步 -大 第3步 -中 起跨过栏
第一步:迅速把跨栏动作转为平跑动作
第二步:合理发挥跑的技术,增强跑的节奏
第三步:既要保持和继续发挥速度,又要为跑跨下一栏做准备,创造有利的上栏条件,从而促进跑的节奏。
影响栏间跑节奏的因素
在栏间跑的过程中栏间三步的步长、步速、步频以及攻栏的姿势和下栏姿势的衔接是栏间跑节奏的主要组成部分。
栏间跑节奏的影响因素:
正确的起跨技术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适宜的起跨角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下栏主动下压摆动腿与着地支撑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下栏第一步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每一跨栏周期步长、步速的变化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栏间三步的步长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栏间跑腿的支撑时间与腾空时间的比例对栏间跑节奏的影响
结合过栏技术图解分析影响栏间跑节奏的原因
起跨蹬地攻栏 折叠摆动过栏 下压、剪绞、提拉
总体概述
本课是跨栏跑单元的第五次课,也是栏间跑教学的第一次课。
教学目标:学习栏间跑技术,建立栏间跑节奏的概念,初步掌握栏间跑节奏的动作方法,提高跨越障碍的能力,培养学生挑战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栏间跑节奏。
难点:能够有节奏的连续跨栏。
教学方法呈现
本课采用原理教学法,通过对跨栏跑全程技术和跨栏周期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分析栏间跑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运用观摩示范、尝试体验、探究学练、展示点评、技术再现、激励促进等手段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栏间跑节奏的概念,层层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栏间跑技术。
练习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分组,同时采取降低练习条件,开发和利用教学辅助器材等措施,增加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建立自信心。
学练要求
高中男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有挑战性的事物表现出非常强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积极尝试体验,大胆表现。
认真思考问题,科学分析理解,建立正确完整跨栏跑及栏间跑节奏概念。
从自身实际出发,分层分组学练,逐步提高动作技术掌握程度。
主动观察互助,促进同伴、改进自己。
互助合作探究,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和团队力量。
栏间跑节奏学练评价
本次课的评价采用生评、师评、互评的形式分成三个层次进行:
理解和认知程度:能够比较清晰的“秀”出跨栏跑的重要技术动作,呈现栏间跑技术特点。
节奏掌握程度:能够比较清晰的跑出栏间跑节奏。
技术掌握程度:能够较连贯的、有节奏的跑跨三个栏。
小结
跨栏跑是跑与跨结合的节奏性和连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虽然技术比较复杂,但是能够发展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动作协调性、准确和节奏感;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栏间跑节奏是跨栏跑技术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掌握科学稳定的栏间跑节奏,对于提高和增进跨栏跑速度是必不可少的。
2006年洛桑夺冠 ,12秒88打破尘封13年的世界纪录
世界飞人,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