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直腿后滚翻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2-17 22: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单元计划
教材 名称 体操—鱼跃前滚翻、直腿后滚翻、侧手翻及组合动作 总课次 7
教学目标 1、丰富技巧知识。 2、提高学生对技巧锻炼价值的认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学习和掌握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技能,提高动作质量。 4、发展学生柔韧、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调身体节机能,提高平衡定向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及应变能力。 5、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顽强的团队精神。
重与难点 重点:鱼跃前滚翻、直腿后滚翻、侧手翻 难点:腾空与缓冲;滚翻的速度;侧手翻技术、身体姿态控制
课次 课时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教法学法和知识点
1 了解前滚翻技术动作的原理,知道保护帮助的方法和作用。学生熟练掌握前滚翻,初步鱼跃前滚翻。使60%的学生能够勇敢正确的完成中等远度的鱼跃前滚翻。发展学生灵敏和协调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蹬地有力;滚动圆滑、方向正、撑地缓冲动作协调。 复习前滚翻动作,要求蹬地过程中瞬间将腿蹬直;利用标志线引导学生练习不同距离远撑前滚翻;设置不同难度的前滚翻。安全提示及教育。
2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在滚动中减小滚动半径、加快滚动角速度是直腿后滚翻动作技术的原理。学生初步练习直腿后滚翻,。使70%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在缓坡垫上完成圆滑快速的直腿后坐屈体滚翻至直腿推起动作。并做到撑手推起及时方向正。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和体操规范意识。通过合作学习提升直腿后滚翻技术动作的掌握,增进学生的友情,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曾强合作意识。练习中学生要勇敢、果断、克服畏惧心理形成。 臀部后坐柔和;滚翻中收腹举腿手撑时机 直角坐后倒成肩甲倒立;站立屈体后倒成肩甲倒立;站立屈体后倒成跪撑;屈体分腿推起成直立;在斜坡上由高到低后倒完成屈体分腿后滚翻;如何做到直腿后后坐柔和,如何做到滚动圆滑
3 进一步学习直腿后滚翻,使80%以上的学生能在帮助下完成直腿后滚翻。发展柔韧性、灵敏、力量等素质,增强体操意识。培养精益求精的品质。 臀部后坐柔和;滚翻中收腹举腿手撑时机 复习前滚翻、鱼跃前滚翻;在斜坡上完成直腿后滚翻分腿起过渡到直推起;在保护帮助下完成直腿后滚翻。如何做到直腿后后坐柔和,如何做到滚动圆滑
4 知道平衡原理和侧手翻技术要点,能在保护帮助下完成手倒立。发展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倒立动作,倒立时身体的感觉 复习鱼跃前滚翻、直腿后滚翻;在保护帮助下完成经倒立的侧手翻。平衡原理
5 复习改进侧手翻动作技术,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侧手翻,发展协调性、平衡能力、定向能力、应变能力。 翻转过程中手脚的落点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复习之前所学的内容,先由在保护帮助下完成侧手翻。
6 复习改进本单元所学单个动作,学习组合动作。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优良品德 复习鱼跃前滚翻、直腿后滚翻;侧手翻动作 复习所学的单个动作并提高纠正动作质量;练习组合动作由侧手翻开始接直腿后滚翻加鱼跃前滚翻接挺身跳结束;
7 学生通过考核,努力做到最好。达到考核目标,并在考试过程中传达出很好的体操意识。 组合动作的衔接身体姿态的控制;节奏的把控 练习组合动作, 知识点:技巧考试评分方法
课的设计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使学生在动作技能的学练中获得必要的运动知识,身体能得到必要的锻炼,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学生间的友谊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学习。拍样学生勇敢、顽强、果断,增强自信和好好的合作精神,体验主动参与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本课的教学策略。
1、突出时代特征。本课将在准备活动中设计一套有音乐伴奏的健身操,即能达到热身又能塑造学生的身体姿态,建立动作的节奏感,为后面技巧动作的学习铺路搭桥。学法设计上,使用大胆尝试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注重发挥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2、突出难点动作的解决,在解决主教材的教学时,将直腿后滚翻动作按动作的结构进行合理分解,设计成学习程序,并将难点动作贯穿在每个步骤之中,使难点动作得到充分的练习,并注重在帮助下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准确的体会动作的技术要点,从而提高动作的成功率,增强学生学好动作的信心。
3、将体操意识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身体姿态的控制,能体现出美感,是体操意识的核心,因此将身体姿态的控制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终。
4、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改变学生没有思维参与的体育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上课要看得清、听得准、练习时做到想练结合,要认真体会老师强调的动作要点、练习方法等学习重点,是学习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相互帮助与合作,做到事半功倍。
5、在制定目标上,注重切合学生的实际,技能目标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知识目标能够听懂,还要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讲解时做到深入浅出,一听就能理会。情感目标的实现,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方法上能让学生接受。
6、在教法设计上,在注重传统教法的同时努力尝试新组合、新手段,使教与学更加和谐有效。加入多媒体多功能便携电脑进课堂,在学生练习中可以拍录练习动作,并可以及时的看到自己的练习动作,发现不足及时进行纠正提高。
7、老师用规范漂亮的示范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用清晰、明了并富科学性的讲解征服学生心理,用平易近人的态度使学生产生亲和感,使之能自觉自愿的和老师学习。
8、努力创设欢快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使教与学做到安全、有序、规范、严谨,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又要使学生的上课行为文明有节。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教材(直腿后滚翻)是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册中的体操技巧项目。高一年级体操技巧是在初中技巧动作的基础上,将单个技巧动作组合编排成联合动作套路,进一步发展学生优美的身体姿态,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可以培养勇敢、果断、坚毅、顽强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本教材对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性、灵敏性等素质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本单元技巧联合动作的教学中共分7次课完成,本节课为第2次课。本科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尝试体会、合作自主学习,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本次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掌握在缓坡垫上完成圆滑快速的屈体滚动成直腿起动作及正确的撑手时机,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提高学生肢体控制能力,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和体操规范意识。注重已有知识应用迁移,体验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增进学生的友情,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品质。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男生为授课对象,学生活跃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此时正是身体发育的明感期,也是运动技能形成的最佳时期,学生心理发育中需要通过挑战自我来促进,通过自我展示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个性展示欲望。在技术掌握方面,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前滚翻动作,技术特点与直腿后滚翻都是滚翻类动作,但又有不同之处,所以大部分学生对于直腿后滚翻以及联合动作套路教材充满了好奇心。从信息技术角度来说,高中生对现代化的数码设备非常熟悉,但学生多数利用数码设备进行游戏娱乐。本次课让学生合理科学的应用iPad进入教学中,促进本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在滚动中减小滚动半径、加快滚动角速度是直腿后滚翻动作技术的原理。
2、技能目标:学生初步练习直腿后滚翻,。使70%以上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在缓坡垫上完成圆滑快速的直腿后坐屈体滚翻至直腿推起动作。并做到撑手推起及时方向正。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和体操规范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学习提升直腿后滚翻技术动作的掌握,增进学生的友情,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曾强合作意识。练习中学生要勇敢、果断、克服畏惧心理形成。
五、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屈体滚动举腿、翻臀;推手时机。
难点:圆滑快速屈体滚动、推手及时方向正确。
六、教学过程
1、开始环节:
开始环节教师直接用语言导入本课,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给学生们以鼓励和挑战,并使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2、准备环节:
以整齐化一的队列队形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创新的编排一套徒手健身操,突出身体姿态及推手动作的协调练习,在具有强烈节奏动感的音乐中进行热身操,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准备环节的新颜程度。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语言提示中完成规范、有节奏的热身操。为了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启发学生对后倒举腿翻臀的动作体会,特设计了垫上练习屈体拉伸、直角坐屈体后滚还原至直角坐动作。提升练习的密度,又为主体环节进行辅助铺垫。
3、主体环节
在主教材中,教师运用示范法、讲解法、纠正法、优秀学生展示等方法,并且利用多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制作本课中各教学手段的示范视频,结合文字的动作讲解和正常速度及慢动作示范动作。课前将录制好的热身操动作示范发到班级公共邮箱中,让学生收看自学。注重学生们的自主合作的学习,也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运用讲解、启发、激励、提示及小组合作等方法进行学习。在练习中体操规范意识贯穿整个课中。
1、①屈体直膝后坐练习(缓坡1展开垫子前3后2)。在准备环节垫上坐姿练习基础上,换到缓坡垫上练习,提升重心高度。由站立屈体开始,完成屈体直膝后坐的动作。教师示范练习动作,强调开始和结束动作。此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控制身体姿态,完成直膝后坐及手臂、臀触垫顺势后倒动作。要保持屈体直膝后坐,手臂在大腿两侧位置正确,臀部触垫后快速后倒举腿。缓坡上练习3-5。
练习停止,在刚才的练习中学生的动作存在屈膝腿不直后坐及两臂摆放位置不正确,个别同学已经纠正过了,希望同学们注意。
②屈体直膝后坐后倒举腿至移手屈体肩甲倒立(缓坡2展开垫子前2后1)。将缓坡高度降低,目的进一步巩固直腿后坐,提高主动加快后倒举腿的速度,再加上移手至肩上成屈体肩甲倒立动作,保持1秒钟稳定。教师示范及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方法,保护者站在练习者的侧后方,帮助举腿下摆速度,扶腰保持身体稳定,做出肩甲屈体倒立动作。缓坡垫上练习3-5次。(第一个学生保护第二个练习)
提示练习中学生可以观看iPad示范视频三,第三次学生拍摄自己练习动作,进行对比,发现并知道自己的不足,小组内学生讨论,说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后学生再次练习纠正。
2、教师示范直腿后滚翻完整动作。在示范完整动作前提问学生,看老师示范知道在刚才的练习中的动作属于完整动作中的后坐滚动阶段,还是滚动推起阶段呢?学生回答是后坐滚翻阶段。讲解动作要领由站立开始,直腿后坐,上体后倒举腿翻臀,换撑推手成直立。
3、屈体后坐经举腿屈臂成跪撑。(缓坡1展开垫子前2后1)
教师示范,再次强调滚动速度,撑手位置。讲解动作要领当后滚两腿下摆脚尖触地时屈膝推手重心后移成跪撑。讲解保护帮助,保护同学站到练习者的侧后方,及时提拉练习者腰臀位置。缓坡垫上进行练习4-6次。提示练习中可以自由的观看iPad示范视频四,及时的看老师的示范进行对比,发现问题。教师观看各组练习及练习视频,总结滚动速度及撑手用力问题。
4、缓坡垫上直腿后滚翻动作
①缓坡垫上分腿起。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学生能够在缓坡垫上先由保护帮助下完成屈体分腿直膝推手重心后移起身成直立。保护帮助同学及时扶腰提拉。缓坡垫上进行练习4-6次,并且循序渐进的激发鼓励学生及优进生在老师保护帮助下尝试直腿起动作。
②缓坡垫上分腿起。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在缓坡垫上完成直腿起是后滚成蹲撑,提升到后滚分腿起再到缓坡垫上后滚直腿起的动作。学生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规律,能够对动作有了足够的掌握。缓坡垫上进行练习4-6次,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提高正确动作的形成。
以上两个练习中学生可以自主的观看示范动作视频一和视频六,在老师的提示下对自己练习的动作进行录制并小组集体观看,讨论存在的问题,然后再继续练习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规范正确。
5、学生展示
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成展示,学生间相互观看,每人一遍后观看录制的效果,观看后讨论动作是否到达标准,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一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鼓励,学生鼓掌。
四、结束部分
小组长跑步带队到教师指定的集合位置,教师下达成体操队形可口。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进行放松拉伸练习,将练习的疲劳进行适当缓解。
密集队形集合,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生练习非常认真,通过我们的通力合作完美的完成了本次课较教学目标,掌握了直腿后滚翻的动作。
七、场地与器材
教学器材:大垫子9块 小垫子48块
八、预计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5-50%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钟
最高心率:130-140次/分钟
九、安全措施
1、课前检查场地,合理布置器材。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相关关节活动到位,身体各部分韧带充分拉伸,练习结束后做好放松整理运动。
3、课上增强安全意识,加强保护与帮助的措施,练习时态度端正。
课 后 小 结
一、本课亮点
学生是在初中基础上在高中阶段以体操-技巧单元模块教学的形式学习联合动作。本课是直腿后滚翻(直腿后滚翻)。其学习目标是学生能够在动作原理的知识层面明确相关的知识,又在将动作分解,依次解决直腿后滚翻后倒和起身站立两个部分。为了让学生掌握此动作和用力技巧,设计了符合学生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教法,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方法进行本课的教学。在教学中充分的保护学生的安全,利用大垫子和小垫子来保护提升学生练习,通过对垫子不同位置的摆放使学生能够顺利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亮点一:
1、新颖时尚的热身操,能够将直腿后滚翻中的重点推手动作编入到热身操中。
2、舒缓优美的放松操,在练习过后身体的疲惫在舒缓而优美的放松操中得到缓解。
亮点二:
1、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方法进行。
2、垫子移动便利,便于上课使用。
亮点三:
注重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将平时玩游戏用的iPad数码设备高效合理的应用到直腿后滚翻的教与学中去。
亮点四:
为学生录制了优美规范的与本课学习内容及练习手段相关的动作示范视频。视频中分为正常速度动作示范及放慢速度动作示范,再配合上文字的动作要领。
二、存在不足
1、由于场地的原因,不能在室内完成本次课及本格教学单元,有些小小的遗憾。如果能够在室内的体育馆里上课就可以有好多优越之处,比如说可以用大屏幕取代每组的iPad设备,在练习中找到统一的问题集体观看练习动作统一讲解,节省时间。
2、在学生练习中可以再加入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械,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每项练习,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
3、教师的语言调控,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还不够。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过沟通,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于更好的完成教学。还应该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注重完成动作有困难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4、信息数码媒体设备的使用有些生硬,光线太亮,个别组会看不到屏幕显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