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跑 教案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快速跑 教案 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2-17 21:5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速跑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和理论为依据,以合作互动为主线,运用教学器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设乐学氛围增强学习自信。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
二、教材内容:
《体育与健身》高中组教材,基本内容Ⅰ的快速跑,加速跑。
三、 教材分析:
跑是人们最基本的一种活动能力,田径运动中的跑有快速跑、耐久跑、合作跑等。学习快速跑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速度和位移速度,发展快速跑能力,提高机体无氧代谢耐力,发展腿部肌肉后蹬力量,在练习和比赛中培养竞争意识,体验快速跑的乐趣。让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促进骨骼、肌肉、韧带的发育,增强各种器官的功能。本课的重点是跑动中的摆臂和腿部折叠下压。体验加速跑、快速跑。
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虽然已学过跑的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快速跑的能力,但目前学生对跑、跳等比较枯燥的田径项目兴趣不大,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在本课教学中运用器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动体与动脑很好的结合起来,给学生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运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五、 学习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体验正确的途中跑技术,大部分学生能进一步掌握途中跑技术;
2、生理健康目标:快速跑对下肢力量和爆发力要求相对较高,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练习,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下肢力量的方法,慢慢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3、心理健康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练习中,游戏比赛当中以团队的荣誉为重,相互之间的鼓励和帮助,提升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培养其团队意识。
六、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跑动中的摆臂和腿部折叠下压。
2、教学难点:上体放松,蹬摆协调。
七、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过程。课的教法与学法应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制定,本课的教法与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教法:
1.讲解示范法,即指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教学的动作范例,用以指导学生学习与练习的方法、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名称、作用、方法、要领、要求以及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即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跑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解法,即让学生从简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
4.游戏法,即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学法:
1.观察法,即学生观察老师及示范者的动作,对动作有一定的了解。
2.练习法,即通过学生自身的练习提高、掌握技术动作。
八、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7’):
(1)整队集合,宣布上课内容(1’):通过举例刘翔,师问生答的形式导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慢跑热身(3’):前踢腿跑、后踢腿跑、螺旋形跑、蛇形跑。目的: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准备活动(3’):6节徒手操:a.扩胸运动b.体转运动c.腹背运动d.前弓步压腿e.侧压腿f.踝、腕关运动。要求:听从教师口令。
2、基本部分(33’):
(1)游戏(4’):①组、②组面对面站立。短哨音,①组返身跑,②组追赶;长哨音,②组返身跑,①组追赶。要求:认真听好哨音,蹬摆迅速。目的: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快速反应在快速跑中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2)对角线跑(8’):四路纵队成对角线站立。练习2次。第二次比第一次加快,目的是为了更清楚观察和了解所选定目标同学的跑步姿势的不足之处。要求认真观察、学习、体会,能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快速跑专项辅助练习(12’):①摆臂、原地半高抬腿练习;②行进间高抬腿练习;③后蹬跑;④收腹跳。要求:分成四小组练习;顺时针转换场地练习。目的是根据观察、学习、体会和老师讲解,纠正错误,练习快速跑技术动作。a.教师示范、指导;b.学生认真练习;c.教师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d.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突出问题进行强化;e.示范好的同学出来做示范;f.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要求:小组长带好队。学生积极自我展示,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要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让距跑、往返接力跑练习(9’):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赛氛围中进一步掌握快速跑的动作要领。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练习中,游戏比赛当中以团队的荣誉为重,相互之间的鼓励和帮助,提升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培养其团队意识。
①让距跑(3’):两个小组在前,两个小组在后,后组的追赶前组的。要求:摆臂积极、蹬摆协调、动作正确。
②往返接力跑(6’):每个小组合作接力。一个来回绕过▲(标志桶),把手中的棒交给第二个同学。先完成的小组获胜。小组接力完成后,各小组自由组合形成新的男女混合小组再进行接力。a.小组接力b.小组男女混合接力。要求:动作正确。
3、结束部分(5’):
(1)在教师带领下学生放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综合评价。
(3)归还器材
(4)师生再见
九、场地器材:
跳绳:10个;实心球:10个;标志桶:9个
十、预计效果与负荷: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70--80%,练习强度较大。
十一、安全预案: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2、游戏中学生易出现方向错误、碰撞情况等。
3、预防措施:保持队型,强调安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