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
课题: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第2次课)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高中排球教学中最简单、最基础的技术,它通常被用作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等,垫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胜负,因此掌握好垫球技术对于排球比赛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中,学生手臂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击球正确姿势的把握以及上下肢的协调用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课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时学生对于正面双手垫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建立正确的技术表象,使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的运用该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组合技术和比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高一将排球教学模块中的垫球分为6课时,本次课为第二次课:正面双手垫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知道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掌握技术动作、以及练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次课自主探究学练、徒手分解动作、垫固定球、一抛一垫和对垫的练习方法的学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基本动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当前的情况看:高中阶段是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与掌握体育与健康运动技能的重要时期。有的学生虽然在初中时有对排球技术的学习,但是只是很少一部分学生。他们很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且自信心较强,对动作技术的掌握日趋完善,渴望自己拥有正确的、完美的技术,但往往又具有一种不顺从性,或者有时过高评估自已的能力,对于教师一板一眼的“看教师示范——听教师讲解——模仿教师徒手练习——持球练习”的传统教法,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学练、利用平板电脑纠错、安排灵活多样的练习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等多样教学方式和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结合循序渐进的练习方法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对排球运动的认知度,使学生在练习与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中,树立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思想。 指导学生,并多给学生展示规范垫球技术动作的机会,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生带生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安全教育走在前,准备活动做充分,活动过程常提醒。确保活动中安全第一。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和全身协调用力。 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垫球。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准备姿势和垫球手型(叠掌式)。讲解、示范准备姿势和手型。组织学生徒手模仿练习 要求:重心要低,动作要迅速。 成体操队型练习准备姿势和手型。 在教师的口令下集体徒手模仿原地动作。 了解准备姿势及其作用。 模仿体会完整动作的基本构成。
2、探究学练,自主学练。 所有学生平均分成4个练习小组,每组一台平板电脑、利用平板电脑上网查询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完整视频信息并要求学生自主模仿。然后每组找一名同学做模仿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分组查询。 提醒学生根据所查到的内容做模仿练习。 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做模仿动作,看哪个组做的最好 认真听清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快速完成。 按照自己查到的视频进行模仿练习。 学生积极主动要求做展示。 让学生建立完整的技术动作表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徒手分解动作练习。 教师做徒手分解动作示范,边做边讲解。 组织学生做分解动作练习,口令1为准备姿势,口令2为击球的过程。 巡回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语言提示学生易犯错误。 重点:动作的准确性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理会动作要领。 身体重心要低,击球的动作要连贯。 让学生从基本分解动作开始练习,对技术动作有初步的感知。 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4、原地垫固定球练习 教师做垫固定球的分解动作师范。 组织学生做分解动作练习,口令1为准备姿势,口令2为击球的动作。 语言提示需注意的要点。 巡回指导,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 让学生垫的比较好的同学展示,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理会动作要领。 持球同学注意持球的手型和高度。 同伴之间相互鼓励和提醒,男生多多鼓励女生勇敢的进行击球。 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展示,不要害怕出错。 循序渐进,建立对急求位置的感知。
一抛一垫练习 教师做“一抛一垫”示范动作 组织学生进行抛垫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利用平板电脑给做错的同学录像,让学生与正确动作对比观看,清晰的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纠正错误动作。 学生垫的比较好的同学展示,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提醒学生练习时注意安全。 两人距离3到4米,抛球同学注意抛球的弧度和落点,尽量让同伴舒服的接到。 练习时体会移动击球时机、击球的力量,根据抛球质量注意脚下的移动。 同伴之间相互提醒,尤其是男同学主动帮助女同学提高。 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改进自己的动作。 每人垫球10次左右互换抛垫球。 体会移动击球时机、击球的力量。 形成完整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 及时纠错,改进提高。 反复练习,巩固提高。
“一对一”对垫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做对垫练习示范。 语言提示需注意的重难点。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并纠正错误动作。 让垫的比较好的同学展示,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认真练习、注意力集中。 技术动作合理,协调用力。 练习过程中,大声喊出对垫的个数,比一比别那一对同学连续对垫的个数。 难度太大的球不要勉强自己,减少过多的捡球时间,增加练习的次数与密度。 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用于挑战自我。 让学生对移动垫球有直观的感知。
小组展示 教师讲解规则,做示范。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提醒学生按规则做规范动作。 按照老师所讲规则完成任务。 学生整齐计数。 要求:认真完成对垫,互相鼓励。 增加学生的团队荣誉感。 增加学生联系的积极性
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监督学生按规则完成游戏。 口头表扬完成快的组。 学生认真听清老师所讲规则。 认真完成游戏、动作到位。 积极给本组队友加油打气。 体会团队的力量。 利用移动接力游戏发展学生快速移动的能力,运用游戏过程中的滑步、交叉步等移动步伐,为排球运动过程中的移动接球做好身体准备。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1.垫球时顶肘压腕
2.垫球部位正确
3.重心移动得当取位正确1.垫球时顶肘压腕
2.垫球部位正确
3.重心移动欠缺,取位不够1.垫球时顶肘压腕
2.垫球部位正确
3.重心移动欠缺,取位不够1.垫球时顶肘压腕
2.垫球部位不准确
3.重心移动欠缺,取位不够次数两人对垫8次以上
两人对垫5-7
两人对垫2-4
两人对垫1次以下
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
八、安全预设与措施
1、预防学生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措施:语言提示和充分的准备活动。 2、防止趣味慢跑时学生间碰到。措施:语言提示学生前后间距大一点。 3、一抛一垫练习和“一对一”对垫练习时,尤其是对垫练习时,预防学生发生相互碰撞。措施:语言提示注意安全、学生练习时前后左右大一点、提醒学生难度大的球就不要再强求去接了。 4、游戏时防止学生因比赛胜负观念太重出现过激行为。措施:游戏虽然是比赛形式,但不设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