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纵箱分腿腾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纵箱分腿腾跃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2-20 21:0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纵箱分腿腾跃
本课教材
体操运动《跳箱—纵箱分腿腾跃》(高二年级)
教学创意
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教育思想为指导,运用数字化教学模式和微课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以团结协作、自主探究、欢乐竞争为主题,通过微课展示的方式和数字化的师生互动为手段,采用“大容量、高密度、中强度”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新颖与好奇”中收获知识。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机会,自然渗透德育和运动保健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微课学习,学生继续学习分腿腾跃的技术动作。
2.通过师生互动的数字化学习,初步掌握分腿腾跃的动作及要领, 85%的学生能熟练完成标准高度的分腿腾跃动作,10%的学生能够通过低箱高度做分腿腾跃技术动作。
3.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掌握自主锻炼的方法,从而发展平衡、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4.具有勇敢、顽强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关心同伴、互相协作、大胆创新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材分腿腾跃是《大纲》要求学会的基本技能之一,高二年级体操分腿腾跃共6课时,本课为分腿腾跃的第二课时;分腿腾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及上下肢的力量,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提高体操动作的规范性,激发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兴趣,促进心脏各器官的功能发展,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意志品质。
学情分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针对高二学生自我表现欲强、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微课和数字化信息相结合、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体验新教学模式下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分腿腾跃的正确方法,培养平衡性、柔韧、力量等身体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使身体得到健康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撑箱提臀 难点:远撑分腿
教法与学法
本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微课形式的先学后教理念代替传统教学模式,同时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学生以玩代练,以练代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方法下掌握纵箱分腿腾跃的技术动作。
1.教法:数字化信息运用法、讲解法、示范法、纠正指导法。
2.学法:对比法、练习法,评价法。
教学安全预案
纵箱分腿腾跃属于体操类技巧项目,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小学几乎没有接触过跳箱或山羊,所以基础非常薄弱。因为有踏板、跳箱、垫子等器械的存在,所以本课教学较其它项目比呈现出技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等特点。为了更好的保证学生上课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的伤害事故发生,并消除紧张、恐惧、胆怯的心理,我在课中预设安全预案如下:
1.固定器械。在踏板、跳箱下铺设地毯,加大摩擦力使器械更加稳定。落地缓冲过程中一定要有垫子保护,并且垫子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减。
2.加强保护与帮助。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做到人人会保护;人人会帮助;眼不离同学;人不离器械。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的安全。
3.如遇突发情况和伤害事故发生,将做如下处理:
①擦伤,用碘酒、酒精等进行涂抹、消毒。
②划伤,创伤口较大、较深、流血过多,马上进行消毒,然后立即进行包扎处理,视情况安排休息见习。
③拉伤,立刻停止其练习,休息,冷敷,安排见习。
④扭伤、骨折等严重外伤,及时进行冷敷,送往就近医院。
课中无论哪种伤害事故发生,教师都要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处置,如遇扭伤、骨折等较严重的意外伤害,教师除了第一时间进行现场处理以外,应立即联系该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并上报主管领导,及时与该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并立即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4.分层次教学。将跳箱摆设为不同高度,那么难易程度自然不同,对跳箱产生恐惧心理的同学可以先在低箱进行练习,增加其自信心,同时教师多鼓励,这样可以缓解和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浏览微课
三、游戏喊数抱团热身
四、静态牵拉热身
五、专门性练习
1.俯撑击掌练习
2.俯撑蹬地分腿练习
活动2【活动】基本部分
六、复习上节课内容
三步助跑上板踏跳练习
七、撑箱提臀、远撑分腿练习
1.教师示范练习动作
2.支撑提臀练习
3.推手顶肩、远撑分腿练习
八、纵箱分腿腾跃完整动作练习
1.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动作
2.学生体会动作方法,进行分层次高低箱自主练习。
3.以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录制本组练习视频,并通过WiFi无线技术上传。
4.组内观看视频,进行讨论加以练习
5.视频对比、听取教师讲解,找出错误动作。
6.知道解决方法、认真练习正确动作
7.优生示范
8.学生巩固与提高练习
活动3【活动】结束部分
九、放松活动
1.静态牵拉放松
2.评价本课收获(座谈)
3.教师小结
4.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