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踞式跳远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给学生一个情景,让他们去体验;给学生一个疑问,让他们去释疑;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去放飞;给学生一个目标,让他们去追求,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快乐的主人,发展个性,升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蹲踞式跳远的踏跳与腾空步技术,激发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
2、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3、提高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品质。
三、教材手段:
蹲踞式跳远是跳远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但是单纯的技术教学枯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组织方法,结合游戏及竞赛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会蹲踞式跳远的技术。
四、教法与组织的设计要点:
1、教材的选择:蹲踞式跳远的踏跳与腾空步技术。
2、教学重点:腾空步的空中姿势定型。
3、教学难点:腾空步的质量。
4、主要教法:提问法、示范法、语言提示法、指导纠错法、共同参与法。
5、主要学法:游戏法、观摩欣赏法、分组法、互相学习法、竞赛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多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高,体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体会动作技术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运动负荷:运动量:中等;运动强度:平均心率:110—130次/分,密度:40%左右。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师生问好,宣布内容 集中注意力、体现组织纪律性
准备活动 慢跑 一切听指挥
徒手操及游戏 做好准备、活跃气氛、防止受伤
主教材内容 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 通过游戏引入蹲踞式跳远,提出问题让学生了解影响跳远成绩的因素,再通过原地跳收腿、有节奏助跑等形式,让学生学习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
结束部分 放松运动 听着柔和的音乐,通过动作和呼吸的调节,使全身心都得到放松。
课堂小结 学会自我评价,贯穿思想教育
六、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慢跑——徒手操——导入蹲踞式跳远的游戏——学习蹲踞式跳远的踏跳及腾空步——分组练习——放松运动——小结下课
课后反思:
蹲踞式跳远是实验教材必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着重学习跳跃基本动作,掌握跳跃基本原理,并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发展弹跳力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以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次上课的内容是上水平四的蹲踞式跳远起跳与腾空部分,蹲踞式跳远在单元计划设计里我一共设计了四节课。在单元计划里属于第一节课的内容。蹲踞式跳远的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部分组成,然而助跑部分如果作为第一节课上的话,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针对高一年级男学生的跳跃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身体素质较好,接受能力较强,富有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我将上课场地搬到了田径场的草地上,借助体操垫和踏板对学生进行了教与学,学生既感到了新鲜也增加了对课堂的兴趣。
本节课出现了一次动作示范面的不准确。该情形出现在讲解蹲踞式跳远技术动作时,原本正确示范面是学生成四列横队,师生成相对的示范面。但因为在游戏练习后,就进行了队伍的转换,所以就造成刚才所诉的问题。正确的示范面应该是在游戏练习环节结束后,立刻把队伍集合进行下一环节的技术动作讲解,之后再队伍调动,这样就不会因为示范面的不对,造成学生观看动作示范时角度不好的问题出现本节课在课前删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练习环节,该内容叫做“小组跨越障碍跳跃练习”。设置该环节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摆动腿上摆的意识,更好的掌握起跳和腾空动作,增加了该障碍之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主动的上抬摆动腿,有力地进行踏跳,让学生初步掌握蹲踞式跳远的起跳与腾空动作,从而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正是因为删掉了这一环节,整节课显得平淡和教学手段单一而没有针对性。
通过本次课,让自己意识到教学不仅要关注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只有教与学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